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讲 第二章 墙体变形缝构造
第四讲 第二章 墙体变形缝构造
楼板后浇带
结构柱网平面图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裙房3层
温度、沉降 后浇带 主楼14层
2、后浇带作法
后浇带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水中养
护14天的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大于等于0.015%。后浇 带中梁、板钢筋跨内均增加20%,后浇带应待主体结
构完成60天且沉降稳定后,再用较相邻砼强度等级高
一级的膨胀砼浇注。
2、悬臂构件
变形缝两侧垂直承重构件分别退开变形缝一定距离(双边悬 臂),或单边退开(单边悬臂),用水平悬臂构件向变形缝 方向挑出。——基础部分易脱开距离,设缝较方便,特别适 用于沉降缝。建筑物扩建部分常采用单边悬臂的方法,以免 影响原有建筑基础。
变形缝结构处理
基础沉降缝 构造P195
3、简支的水平构件
用一段简支水平构件做过渡处理,即在两个独立单 元相对的两侧各伸出悬臂构件来支撑中间一段水平 构件。这种方法多用于连接两个建筑物的架空走道。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
用双柱方案设缝
用双边悬臂方案 设缝
某教学楼
简支水平构件
变形缝
某图书馆两栋塔楼之间的连接体由两 端塔楼支承,并设缝适应变形 连接体室内
重点介绍 四、变形缝构造 ——墙面、楼地面、屋面变形缝构造
后浇带楼板、梁构造做法
小节: 变形缝的种类、特点及设置情况。 重点:变形缝特点、设置情况; 结构处理; 施工后浇带。 难点:变形缝的设置情况。
思考题: 1、何谓变形缝?其特点与设置情况如何?
后浇带优点是立面效果好,有利于发挥建筑物的使 用功能。
后浇带——有后浇沉降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 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减小温度应力问 题。 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上部结构施 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 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 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 异沉降,又达到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基础变形 缝
二、比较
规范对砖混结构伸缩缝长度 作出规定:60米——P32
建筑物长度过长时,设置温度缝
高层与裙房间设沉降缝
内景
体型复杂建筑设抗震缝
变形缝将复杂形体 建筑划分为相对简 单的独立单元
建成后室内
某扩建建筑 新旧建筑交接处新建筑 结构退让原基础再出挑 与老建筑设缝连接
三、变形缝处建筑结构处理 在建筑物设变形缝的部位,结构处理方法主要有: 1、双墙或双柱 按照建筑物承重体系类型,在变形缝两侧设双墙或双柱。 ——较为简单,但容易使缝两边结构基础产生偏心。用于伸 缩缝,由于基础可不断开,故无此问题。
相应章节介绍
P30~34 缝
变形缝设双墙处 屋面盖缝
半地下室顶面盖缝
室内板底、楼 面、墙面盖缝 做法
变形缝处设门,门扇开启方向不 得跨越变形缝
成品变形缝盖缝板
建筑物长度很长100多米未设温度缝
主楼与裙房设沉降缝
五、不设缝——设置后浇带 建筑物总体布置中,常用沉降缝、伸缩缝或防震 缝来消除沉降、温度收缩和体型复杂对建筑物的不利 影响,与建筑使用要求、立面效果及防水发生矛盾。 目前常采用施工后浇带克服,后浇带是现浇钢筋 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和结构主 体沉降而可能产生的有害伸缩和沉降的一种临时施工 缝。
1、后浇带位置
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建筑物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 情况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1/3处), 且要上下对齐,不宜错开。 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 一侧。 先施工主楼,后施工裙房,在主楼与裙房之间先留出后 浇带。待沉降基本稳定后,在预留的后浇带处浇注膨胀混凝 土,使两者的地梁、上部梁板连接成一个整体,后浇带的宽 度为800mm~1000mm。
第二章 墙体构造
——墙体、楼地面、屋面、基础变形缝构造
主讲:丁一
《建筑构造》上册 P30~34 P81 P135~136 P195
第三节 墙体变形缝构造
一、定义
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
沉降和地震因素影响使建筑物发生裂缝或破坏,设计时应预 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个部分能自由变化。 变形缝包括三种: 伸缩缝(温度缝):基础不必断开; 沉降缝:基础必须断开; 防震缝:一般基础不必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