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排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量按有关规定协调。 工业企业废水量根据工艺特点确定
2.2 污水量的变化
污水量变化可以用变化系数和变化曲线来描述。
Kd——日变化系数,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
量的比值
Kh——时变化系数,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最大
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KZ ————总变化系数,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污水管网设计的主要任务
污水管网总设计流量及各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管网各管段直径、埋深、衔接设计与水
力计算; 污水提升泵站设计与设计; 污水管网施工图绘制等。
1 排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
布置原则:
(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进 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2)先确定排水区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网, 从干管到支管的顺序布置;
1 2
3
4
5 6 河
1.城市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 主干管 5.污水厂 6.出水口
支管定线
街坊狭长或地形有倾斜时:低侧式 地形平坦且面积较大:围坊式 建筑已定和街坊管道自成体系:穿坊式
低侧式
围坊式
穿 坊 式
排水泵站的布置
中途泵站:位置根据沟道的最大合理埋深决定 终点泵站:一般设在污水厂内处理构筑物之前
2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2.1 设计污水量定额
污水量定额与城市用水量定额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称为排放系数。 一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约为用水量60~80%。但由于地下水和地面 雨水从接口、裂隙进入,使实际污水量增大。
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用水定额,结 合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
位置。
雨水管渠系统布置考虑因素
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 结合街区及道路规划布置。 雨水管渠采用明确和暗管相结合的形式。 雨水出口的设置。 调蓄水体的布置。 考虑设置排洪沟。
废水综合治理和区域排水系统
废水综合治理应当对废水进行全面规划和综 合治理。和许多因素有关: 合理的生产布局和城市区域功能规划 合理利用水头、土壤等自然环境的自净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严格控制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 做好区域性综合治理及建立区域排水系统
排水区界是污水排水系统设置的界限。
排水流域是指在排水区界内,按照一定要求所划分的 不同排水区域。(通常根据等高线划分排水区域, 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照面积的大小进行划分。)
每一个排水流域应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干管。
II I
IV
III
(2)选择污水厂出水口的位置
城市的下风向
原
则
水体的下游
离开居住区和工业区
局部泵站:比较低洼地区,高楼地下室,地下 铁道和其他地下建筑物中
泵
站
设
置
中途泵站
局部泵站
地
点
终点泵站
雨水管渠布置
雨水管渠系统组成:雨水口、雨水管渠、检 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
城市雨水管渠规划布置得主要内容: 确定排水流域和排水方式; 进行雨水管渠定线; 确定雨水泵房、雨水调节池、雨水排放口的
(3)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并 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
(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 (5)规划时要考虑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6)近远期结合,留有发展余地,考虑分期实施的可
能性。
排水管网布置形式——正交式
排水干管与等高线垂直相交,主干管与等高线平行 铺设。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正交式
1 2
3
3
3
河
1.城市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正交式(干管与河流垂直)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截流式
1 2
3
3
3
4
5
河
6
1.城市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主干管 5.污水厂 6.出水口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平行式
1
2
2
2
3
4
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KZ=Kd Kh
(1)居民生活污水量变化系数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污水平均日流量 5 15 40 70 100 200 500 〉1000 (L/s)
总变化系数 (KZ)
2.3 2.0 1.8 1.7 1.6 1.5 1.4 1.3
2.3
Qd 5
Kz
2.7 Q 0.11
1 2
8
3
3
7
4
6 35
1.支管 2.干管 3.支干管 4.主干管 5.泵站 6.污水厂 7.污水灌溉田 8.河流
污水管网布置
主要内容: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选择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 拟订污水干管和总干管的路线; 确定需要提升的排水区域和设置泵站的位
置
(1)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充分利用地形,使污水自流接入; 地下复杂易布置成几个独立的排水系统; 地势起伏大易布置成高低区排水系统; 个别低洼地区应局部提升。
2. 污水主干管的走向与数目取决于污水 厂和出水口的位置和数目
3. 污水干管一般沿城市道路布置。通常设 在污水量较大或地下管线较少的一侧人 行道、绿化带或慢车道下。 道路超过40m,可考虑在道路两侧各设 一条污水管。
(3)干管布置和定线
影响污水管平面布置的主要因素:
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 城市总体规划、竖向规划和分期建设情况; 排水体制、线路数目; 污水处理利用情况、处理厂和排放口的位置; 排水量大的工业企业和公建情况; 道路和交通情况; 地下管线和构筑物分布情况。
1. 地形是影响管道定线的主要因素
河
5
1.城市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污水厂 5.出水口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分区式
1
3 2
3
5
河 4
1.城市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泵站 5.污水厂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分散式
灌溉
1
4
2
3 河
灌溉
河
河
1.城市边界 2.干管 3.主干管 4.污水厂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适应于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的地区。
51.0
1 2
8
50.0
4
3
5
9
7 6
1.支管 2.干管 3.主干管 4.溢流口 5.泵站 6.出口渠渠头 7.污水厂8.污水灌溉田 9.河流
排水管网布置形式——平行式
排水干管与等高线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基本垂直。 适应于地形坡度很大的地区。
34.0 32.0 30.0 28.0
d
5
Qd
1000
1.3
Qd 1000
(2)工业废水量变化系数 和产品种类和生产工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