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Na:23 Mg :24 Al:27 Si:28 S :32 Cl :35.5 Fe:56 Co :59第Ⅰ卷选择题(42 分)选择题(1-12 题每题2分共24分,13-18每题3分共18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化学与材料、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B.利用CO2 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实现了“碳”的循环利用C.制备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不饱和烃D. 铅笔的主要成分是石墨与黏土,黏土含量越多,铅笔硬度越大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石英坩埚耐高温,可用来加热熔化烧碱、纯碱等固体C.明矾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3. 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浓盐酸分别和MnO2、KClO3 反应制备1mol 氯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 AB.标准状况下,3.36LHF 和 3.36LNH3 所含的电子数、质子数均为 1.5N AC.标准状况下,76g 3H2O2中含有6N A 共价键D.0.1mol ?L-1MgCl2溶液中含有的Mg2+数目一定小于0.1N A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 时,加几滴CuSO4 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 溶液滴定NaHCO3 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做过硫升华实验的试管用酒精洗涤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5. 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
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A . 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B . 不能与 Br 2的 CCl 4溶液发生反应C . 该物质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D .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 18H 17O 2N 26.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1 mol ·L -1 CaCl 2溶液中: K +、 Na +、OH -、NO 3-+ -12 -1 2+ + - - B. 由水电离出的 c (H +)=10-12 mol ·L -1 的溶液中: Mg 2+、K +、Br -、HCO 3-C.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H +、Fe 3+、SO 42-、NO 3-D.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Ca 2+、 NH 4+、 CH 3COO -、Cl 8.A . 检验试液中的 SO 42-:试液 无沉淀 白色沉淀B . 检验试液中的 SO 32-:试液 气体 褪色C . 检验试液中的 I -:试液 棕黄色溶液 蓝色溶液D . 检验试液中的 CO 32-:试液白色沉淀 沉淀溶解10. 短周期主族元素 W 、M 、X 、Y 、Z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 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 3 倍,Ⅹ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Y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说法正确的是( )A . Y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Ⅲ族B .X 2W 2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 1∶ 1C .M 、Z 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 M <ZD .盐 XZW 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含 XZW 的溶液11. 已知: pK a =- lgK a ,25 ℃时, H 2SO 3的pK a1=1.85 ,pK a2= 7.19 。
用 0.1 mol ·L -1 NaOH 溶7.Z 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
下列液滴定20 mL 0.1 mol·L-1 H2S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的数字为p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点所得溶液中:2c(HSO3-)+c(SO23-)=0.1 mol/LB.b 点所得溶液中:c(H+)+c(SO23-)=c(OH-)+c(H2SO3)C.c 点所得溶液中:c(Na+)>3c(HSO3-)D.d点所得溶液中:c(Na+) > c(OH-) > c(SO32-)12. 把8.0g 铁粉投入40mL某HNO3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 2.4g, 产生NO2 和NO的混合气体0.12mol 。
若不考虑N2O4的存在, 则原H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 -1 -1 -1A.6.0 mol·L-1B.7.0 mol·L -1C.8.0mol ·L -1D.9.0mol ·L -113.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Ba(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Ba2++HCO3-+OH-===BaCO3↓+H2O- 2- - +B.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 2FeO42-+3Cl -+4H++H2OC.将 2 mol Cl 2通入含 1 mol FeI 2的溶液中:2Fe2++2I-+2Cl2===2Fe3++4Cl-+I2D.将等体积的 3.5 mol/L 的HCl 溶液,逐滴加入到 1 mol/L 的NaAlO2 溶液中:-+3+6AlO2-+21H+==5Al3++Al(OH)3↓+9H2O- 2- 2- - + 2+ 3+ 14. 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 Cl -、SO42-、SO32-、HCO3-、Na+、Mg2+、Fe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某同学取100mL上述溶液X,进行了如下实验(不需考虑空气对该实验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体 A 可能是22B.溶液X 中一定不存在Fe3+和Mg2+, 可能存在Na+C.溶液X 中一定存在SO42-D.向溶液 A 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能生成白色沉淀15. 分子式为C5H12O 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 种 B .6 种 C .7 种 D .8 种16. 如图为1mol SO2Cl 2(g)和1mol SCl2(g)反应生成SOCl2(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C.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 不变﹣1D.1 mol SO 2Cl 2(g)和 1 mol SCl 2(l )反应生成SOCl2(g)的△ H=(x﹣y)kJ?mol-21 - 7 2+17. 已知298 K 时,K sp(NiS)=1.0×10-21,K sp(NiCO3)=1.0×10-7;p(Ni)=-lg c(Ni 2+),p (B)=-lg c(S2-)或-lg c(CO32-)。
在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S 和Na2CO3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i(NO3)2溶液产生两种沉淀,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对应阴离子的钠盐,d点向 b 点移动C.对于曲线Ⅰ,在 b 点加热, b 点向 c 点移动D.P为 3.5 且对应的阴离子是CO23-18.正在研制的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铜空气燃料电池。
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2Li+Cu2O+H2O=2Cu+2Li ++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OB.放电一段时间后右侧水溶液电解质中LiOH 浓度逐渐增大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D.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第Ⅱ卷非选择题(58 分)(本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第19-21 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2、23 题为选做题,考生任选一道作答。
)19. (14 分)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SiO2等)可以制取多种化工试剂,以下为草酸钴晶体和氯化钴晶体的制备流程,回答下列问题:H Co Fe Mn Al Mg Ca②沉淀Ⅰ中只含有两种沉淀。
pH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 3Mn(OH)2开始沉淀 2.77.67.6 4.07.7完全沉淀3.79.69.2 5.29.81Na2SO32)NaClO3在浸出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入Na2CO3调pH 至 5.2 ,目的是____ ;萃取剂层含锰元素,则沉淀Ⅱ的主要成分为(4)操作Ⅰ包括:将水层加入浓盐酸调整pH 为2~3,_______ 、________ 、过滤、洗涤、减压烘干等过程。
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5)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 的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沉淀质量。
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CoCl2·6H2O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回答一条原因即可)。
(6)将 5.49g 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置于空气中加热,受热过程中不同温度范围内分别得到一种固体物质,其质量如下表。
经测定,整个受热过程,只产生水蒸气和CO2气体,则290~320℃温度范围,剩余的固体物质化学式为__________ 。
[已知:CoC2O4·2H2O的摩尔质量为183g·mol -1]20.(15分)某小组欲探究反应2Fe2+ + I 2 2Fe3+ + 2I -,完成如下实验:资料:AgI 是黄色固体,不溶于稀硝酸。
新制的AgI 见光会少量分解。
1)Ⅰ、Ⅱ均未检出Fe3+,检验Ⅱ中有无Fe3+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Ⅱ中溶液,(2)Ⅲ中的黄色浑浊是___ 。
(3)经检验,Ⅱ→Ⅲ的过程中产生了Fe3+。
①对Fe3+产生的原因做出如下假设:假设 a :空气中存在O2,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 ;假设b: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假设 c :假设d:该条件下,I 2 溶液可将Fe2+氧化为Fe3+。
②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a、b、c 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假设 d 成立。
Ⅱ→Ⅲ的过程中I 2 溶液氧化Fe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经检验,Ⅳ中灰黑色浑浊中含有AgI 和Ag。
①验证灰黑色浑浊含有Ag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洗净后的灰黑色固体,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