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共同进步

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共同进步

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共同进步
——泉州市奕聪中学初三化学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实践与反思
泉州市奕聪中学初三化学备课组杨新东执笔
一、我们对集体备课的认识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讲课效果的先决
条件。

而集体备课就是一种合作,能改变原有备课模式,使组内教师资源共享,能取得较好
成效的一种备课方式。

一件事情备课组的几个人一起来分担,多个智慧突破一个难题,“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

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素质要求越来
越高;新教材、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对教研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
享也越来越迫切。

仔细想想,现代的教育教学,靠一个人死打硬拼能行吗?眼界决定境界,
境界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未来。

自以为是,孤军奋战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现代的教育教学走
的就是一条合作与创新之路,“一枝独秀不算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合作的魅力源于集体
的智慧,在交流与沟通中,新的创新点被激发,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被付诸于实践,新的成
绩就这样诞生。

二、我们的集体备课历程
1997年,我和师专的同学廖鹏生两人毕业后就来泉州市奕聪中学任教,都是新教师,
没有老教师的帮、扶、带,但一起任教奕聪中学第一届初三化学学科教学的使命使我们联系
起来。

两人一起准备实验,一起研讨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的突破,一起摸索辅导学生的方法,没有任何掩饰的集体备课就这样在我们之间进行着。

这样的集体备课没有固定的地点,
没有记录,也不存在中心发言人,但伴了我们一起不断成长。

2008年秋三校整合后,班级增多了、学生人数增加了、备课组的成员也由两人扩大到
四人。

为了克服学校整合初期的一些矛盾和困难,使教学成绩不因人数的增加而后退,我们选择了加强集体备课,在教学中发挥团体的力量。

备课组成员通过学习同组教师先进的教学
理念、驾御教材的能力、课堂的掌控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同
组教师共同进步提高。

三、集体备课的一些做法
1、制定集体备课的制度和考勤制度古人云“没有规距,不成方圆”,在学校教务处和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秋我们备课组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制度和考勤制
度,为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制度保证。

我们的备课制度实行的是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
相结合的方式,既提倡资源共享,又注重突出个人特色.以达到互相交流,互相进步,互相提高的目的。

考勤制度结合学校的考勤制度执行。

2、每学期结束前制定下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为了减少工作盲目性,使工作计划有个提前量,从2008年秋季开始,每学期结束前,备课组长都会组织一次专题集体备课,主要讨
论下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集体备课计划,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

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
性、实效性。

3、具体实施情况
(1)、搞好集体业务学习。

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学习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加强对教材、相
关教学理论及知识的学习力度,促进集体备课更有实效。

(2)、抓好集体工作,做到每章有主备教师,其他教师补充,协同合作,抓住重点,突
破难点,交流教学方法。

从2008年秋季开始,我备课组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将教材的九章内容分为四块,每个教师负责一块,集体备课时,该老师就是这一块的主讲教师。

进行集体备课时,主讲教师先对该课题的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设计等,并且提供练习及单元检测卷初样,
其他教师进行补充、删减、初步形成教学设计预案。

由于各个班的情况不尽相同,不同的教师也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经集体讨论后的教案只是一个柜架,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具体情况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达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既吸收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又不在课堂上失去自己的风度或教学性格。

在新课结束后,总复习时负责教师进行轮换,经过两学年的轮换,我们四位教师都把教材全部分析了,练习也编写了,极大的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当有重要活动时,更是全组共同参与。

比如去年5月我校举行的科学文化艺术节,全组教师献计献策,共同组织,我们备课组的化学魔术表演极在地调动了学生的学生热情。

又比如去年9月,在我校第一次举行泉州市初中化学教研活动,我的那堂课更是全组教师共同努
力的结果。

(3)、鼓励督促同备课组老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

在评价中,尽量多做纵向比较,即
找出执教者本次教学较之以往教学更合理、更科学的地方;指出执教者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对其创造性的劳动予以积极的肯定;鼓励执教者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帮助其逐渐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

不管是评课者还是执教者,通过课堂体验,反思在教学中,哪些方法是更有效的,哪些地方处理不够妥当,通过反思,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点的把握,和对课堂的
掌控。

人人都要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做到评中带学,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同提高”的目
的。

(4)、结合我组承担的区级课题《信息技术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已通过中期检查验收,被确定为区重点课题),以及我校练习校本化和初高中衔接教材校
本化工程,本学期,在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我校启动了练习校本化和初高中教学衔接教材
校本化编撰工程,开发完善适应我校实际的练习和校本教材。

所以本学期我们的集体备课又
增加了新的内容,已经着手编写既适应泉州市中考,又能让学生到高中有继续学习化学能力
的复习学案,5月份开始启动新课的校本化教学设计、学案及相关测试题。

6月份开始与刚教完高三毕业班的教师一起编写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校本化教材,争取在8月份高一新生入学时投入使用,并不断完善。

四、对集体备课的一些思考
1、集体备课如何突破形式和时间上的束缚。

我校对集体备课的管理相对规范,但在规
范的同时又有很多形式上的东西。

集体备课一定要采取“一说、二议、三定、四行、五修”
的方式吗?是否一定要“做到五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学程序)、体现好五点(每节课研究好知识点、能力点、重难点、教育点、及“自主、综合、拓展、创
新”的渗透点)、做到五统一(统一目标、统一进度、统一训练、统一单元测试)”。

我认为集体备课主要看效果,形式是次要的。

2、集体备课不只是主讲人的事情,每一个老师都要精心准备。

要保证集体备课的效果,参与集体备课的每位老师都应认真备课,在主讲人提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后,其他老师应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更
利于学生的理解,更能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集体备课可以使自己对学生传授的知识点理解更
深刻,对教材把握的更到位,这就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与某个知识点的讨论时,
能开阔自己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初中化学的集体备课能否请高中教师也来参与?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初高中的教
学衔接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

我校是一所农村完中校,初中毕业的学生大多数都会到本校高
中部继续学习,如果在初三上新课时就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问题,而不是过多地关心中考考什么,那么学生到高中学习衔接就更顺利了。

这是我们学校在集体备课中的一点经验,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在洪老师和大家的
帮助下,能够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日常化,实用化。

2010年3月2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