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公开课)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公开课)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P62、P63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情景理解方程的意义——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相
等的关系。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数量关系
2、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的核心之
一,即建模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探讨交流,培养学生抽象、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进一步探究方程知识的乐趣和
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即用数学符号表示相等的关系。

教学难点: 会列简单的方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活经验.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师:谁能来说一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
的情景?(当两边的距离相等,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二、探究研讨,以书为本
1、读书本例题四幅连环画,领悟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玩了跷跷板,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与跷跷板相类似的物体吗?
师:是的,利用跷跷板的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

你知道天平是用来称量什么物体的吗?其实天平也可以称很重的物体。

请看大屏(课件出示各种天平)
出示天平图片,引入30+20=50
师:像30+20=50 这样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等式。

你能试着说出几个等式吗?
(强调“互相等于”,动作演示左边等于右边,右边等于
左边)
师:下面我们来称量这个水杯的重量(课件演示:先出示一个托盘天平,然后再出示一个水杯)。

我应该把水杯放在哪?
(课件演示:把水杯放在左盘,而且天平左高右低)然
后呢?(在右盘放砝码)老师在右盘放了100克砝码,你发现了什么?(天平平衡了)
这说明了什么?(一个杯子重100克)
师:那么一杯水重多少千克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演示往杯子里倒水),
你发现了什么?
(天平不平衡了)这说明了什么?
(杯子和水的重量大于100克)如果老师要想称量这杯水的重量怎么办?
(接着放砝码)
请大家观察(课件演示又拿来100克放在右盘中)
这时你发现了什么?
(天平还是不平衡)哪边高?哪边低?
这说明了什么?(杯子+水> 200克)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师:如果想继续称量怎么办?
(接着放砝码)好,请同学们接着仔细观察课件演示又拿来
100 克,放在右盘中)你发现了什么?天平左高右低了)这
说明了什么?
(杯子+水v 300克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现象吗?
(板书:X+ 100v 300)
师:通过刚才两次称量,你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的质量大于200 克,小于300 克)你能猜猜杯子和水的质量是多少吗?那么到底是多少呢?我们得接着称量。

谁能说一说应该怎样继续称量?(拿走100 克,换上一个
小一些的砝码)请同学们接着观察,你看见了什么?(课件演示:拿走100 克,拿来50 克)这时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
你能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平衡情况吗?
(X+ 100 = 250)
三、引导分类,构建概念
1 .引导分类。

师: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式子来描述天平的平衡情况你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吗?
1 )小组生讨论,师巡视。

2)汇报交流。

生1 :我们组是按是否含有未知数来分的,
将a+b=100,60+x =100,60+x<100 ,60+x>100 分为一组,其余的分为一组。

生2 :我们组是将平衡的分为一类,
大于100 的分为一类,小于100 的分为一类。

生3 :我们组是将平衡的分为一类,将不平衡的分为一类。

师:拖放课件上的式子,按学生的汇报将不平衡的归到一起。

师:(指着含有等于号的式子)像这样的含有等于号的式子,数学上称之为等式(板书:等式)其它的式子我们都
称之为不等式。

观察这两个等式, 有什么不同点? 师:观察这些等式,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有的没有字母,有的含有字母。

2、揭示课题:
师:这些字母表示一一未知数。

(板书:含有未知数)
像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称之为方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研究方程的意义。

板书:方程的意义
师:能说说什么叫方程?
生:齐读概念。

师:联系刚才的操作,说说你对方程的理解
生:……
3 、理解方程和等式的联系
师:如果用一个圆来表示等式,那方程应该放在哪里
四、形式判断,加深认识
1.练习写方程。

师:大家对方程有了一定的理解,刚才我们列出了一个方程。

(指着黑板上已有的方程),下面,大家根据自己对方
程的理解任意写几个方程吧 !
生:在练习纸上写(叫部分学生在黑板上写) 。

2. 师:老师这也有几个式子,它们是方程吗?请大家帮 老师判断一下
课件出示 :
⑴ 、 下面的式子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想一想为什么?
35+65=100 X - 14> 72
Y+24 5X+32=47
28V 16+14 3 + X=1.5
师:要想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课件出示 : 一个方程必须具备的条件:
2、含有未知数
⑵、判断题
引导师生圈出重点词语,并区分方程与等式的区别,方程 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 曰绝才
是等式
三、巩固提高、突破难点
师:我们继续研究,现在老师给你一幅图片,大家能不能试着列出方程?课件出示图片:
1、
2、
3 、四、形式判断,加深认识1.练习写方程。

师:大家对方程有了一定的理解,刚才我们列出了一个方程。

(指着黑板上已有的方程),下面,大家根据自己对方程的理解任意写几个方程吧!
生:在练习纸上写(叫部分学生在黑板上写)。

2.交流:师:先来看看黑板上这几位同学写的,都是方程吗?同桌间再互相检查一下,看大家列的都是方程吗?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一进行判断,并说说为什么?
1 .师:下面咱们来玩个小游戏! 把天平下方的材料拖放到天平上,要求大家看到天平的状况就能列出一个方程来。

师:你觉得要让大家能列出方程来,关键是什么?3、判断并说明理由。

师:大头儿子也写了两个式子,可是不小心被墨水给弄脏了,
猜猜他原来写的是不是方程?
生:……
师:同意吗?为什么?
4.介绍数学文化
师:看来,大家对方程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

方程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生:听录音,了解方程的历史。

师:随着数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充,方程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方程的类型也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发展。

但是,无论类型如何变化,各种各样的方程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五、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生:天平要平衡,还要有未知数。

师:演示,问:能列出方程吗?能就赶快写在练习本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