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温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体温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体温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1、判断患者的体温有无异常。

2、动态监测体温变化,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况、合作程度。

2、评估测量部位和皮肤情况。

3、30 分钟内是否进行剧烈运动,有无进冷热饮、做冷热敷、洗澡及坐浴、灌肠等治疗。

三、物品准备
1、治疗盘内:清洁容器(内备已消毒体温计 1 支)、另备一容器(放使用后的体温计)、含消毒液的纱布或棉球、弯盘;
2、表;
3、记录纸、笔;
4、测量肛温时另备润滑剂、棉签、卫生纸;
5、测腋温时备清洁纱布 1 块;
6、快速手消毒剂;
7、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
35℃以下。

4、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

5、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选择测量体温的方法。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6、测量体温:按要求放置体温计,计时。

(1)测腋温:擦干患者腋下的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协助患者屈臂过胸夹紧,防止滑脱。

测量时间10 分钟。

(2)测口温: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热窝,闭紧口唇,切勿用牙咬,用鼻呼吸,测量时间 3 分钟。

(3)测肛温:患者取侧位或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 3-4 厘米,测量时间 3 分钟,并用卫生纸擦净肛门。

7、按规定时间取出体温计,并用含消毒液纱布擦拭后读取体温数。

8、告知患者体温的测量结果,并记录。

9、整理患者衣、被,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询问患者需要,根据病情行相关知识宣教。

10、按要求分类处理用物。

11、洗手,取口罩。

12、做好相应记录。

13、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 5 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测量结果。

2、告知患者测量体温的必要性、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

3、告知患者测量口温前 15-30 分钟勿进食过冷、过热的食物,测口温时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

4、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或家属学会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并指导患者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沸水中煮,以免引起爆炸。

5、指导患者处理体温计意外损坏后,防止汞中毒的方法。

六、注意事项
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的患者测量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护在患者身旁。

2、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该推迟 30 分钟测量。

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必要时可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测量方式作为对照。

4、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

5、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者,禁忌测量口温。

6、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

若病情允许,进食富含纤维素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