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名称:我爱我家(一)主题要求:1、尝试使用多种形式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2、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家庭的温暖。
二、环境创设:1、活动室环境创设:主题墙面设计——我们收集的资料、展示出生时的用品、我爱我家、全家福、爸爸调查表等;游戏活动区——投放与主题相关的容与材料(详见区角活动、角色游戏)。
2、家庭社区资源:家长参与——共同收集资料、和孩子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家电和家具、“我爱我家”亲子书、指导孩子在自己的家里开展一些活动。
如:爸爸调查表、我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听爷爷奶奶讲故事等。
社会考察——参观家具店、敬老院、参观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等。
三、主题容:★集体活动:目录:1.活动:全家福2.活动:我家有几口人3.活动:家是什么4.活动:开锁5.活动:我的家6.活动:我家的厨房7.活动:我的爸爸本领大8.活动:我的漂亮妈妈9.活动: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10.活动:方脸和圆脸11.活动:画爷爷奶奶活动一:全家福目的:1、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
2、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家的温暖。
让孩子萌发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带一全家的合影;活动过程:(一)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向幼儿介绍自己家庭的成员,引发幼儿对自己家庭成员的关注。
(二)引导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和工作。
(三)启发幼儿回忆自己在家中经历过和最幸福的事,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从家中亲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方面感受幸福。
(四)讨论:你最喜欢家中的哪位亲人?为什么?你为自己喜欢的亲人做过什么?当你最喜欢的人生病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五)活动延伸:启发幼儿在墙面上设计、布置自己的家,并数一数家里有几个人,说一说他们是谁,做什么工作等,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
活动二:我家有几口人活动目的:1、知道自己家有几个人,从游戏中学习数量级1~5。
2、体会拥抱的感觉。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绳子、数字卡。
3、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歌曲《我家有几个人》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活动:数一数家里有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二)集体演唱《我家有几个人》(三)玩游戏“我家有几口人?”。
1、指导幼儿按照卡片上的数字寻找好朋友组成家庭。
请幼儿边唱边按老师的口令在歌曲结束时,找3~5位“亲密家人”。
2、师提醒幼儿数一数,看看人数对不对,并请“亲密家人”抱紧一点,避免外力将他们分开。
(四)谈话:刚才的亲密家人是哪几个,为什么要找他们当亲密家人?(五)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时,给家中的每个人一个“爱的拥抱”活动三:家是什么一、目标:1、喜欢听散文诗,感受散文中优美的语句和意境,感受家的温暖。
2、能用简单的线条表达出自己喜欢的物品。
二、准备:1、“我的家里有什么”的记录。
(可以是文字、图片或家的照片)。
2、一盏灯、一个屋檐、一柔软的床,爸爸妈妈笑脸的卡片。
三、过程:(一)说说自己的家里有什么?讨论:你的家里有些什么东西?(教师引导时,对有些孩子不太熟悉的东西,可以稍作讨论,帮助孩子了解)(二)欣赏散文诗。
1、教师朗诵散文诗《家是什么》。
2、谈论:幼儿交流自己听到的散文诗,家是什么?(可以相互补充各自的感觉。
)(三)抒发感受。
1、你最喜欢家里的什么地方?2、你觉得家是什么?3、教师小结。
4、画一画:在你的心里家是什么?请你把它画下来。
5、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一下。
活动四:开锁目标:1、了解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感受锁给家带来安全。
2、在游戏中尝试开锁,体验快乐的情感。
准备:用环形锁锁好的自行车一辆,录象一段,幼儿收集锁的资料,人手一份带锁的小礼物。
过程:一、引起兴趣:(出示自行车)你们想骑吗?怎么骑不动呀?原来装了锁,所以骑不动,谁能把锁打开?1、幼儿尝试2、我们看到自行车上有锁,请小朋友想一想你们家里有锁吗?哪些地方有锁?(幼儿自由地讲,出示幼儿记录的画、照片、实物)3、装锁有什么用呢?小结:有了锁,我们的家就安全了。
二、开锁1、每个家的门上都装有锁,你们家的门锁你会开吗?怎么开?2、看录象:看看这里的门锁都是怎么开的?(1)普通的门锁,用钥匙打开。
(2)有把手的门锁也是用钥匙打开的。
(3)用钥匙打开的挂锁。
(4)密码锁(请小朋友猜猜是怎么打开的)(5)刷卡锁(也请幼儿猜)小结:锁的品种有这么多。
你们的本领也很大,知道那么多开锁的方法。
三、操作:1、想不想自己动手开开锁呢?2、人手一份带锁的包或者盒子,只要你打开了锁,就能拿到里面的礼物。
3、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4、一起用礼物装饰我们的教室。
活动五:我的家活动目标:了解自己家的住址,分辨各房间的功能,并画出有关房间的主要家具设备。
活动准备:平面住房效果图。
若干家具,橱具、卫生洁具的图片等活动过程:1、谈话:你家住在哪里?用记号笔写出自己的家的门牌。
(老师可帮助幼儿完成)2、观察平面效果图:*房间里有什么?*你最喜欢家的什么地方?这里有些什么?你在这里做些什么?3、出示家具、厨房、卫生用具的图片。
*归类*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4、画一画:画出家中你最喜欢的东西。
活动六:我家的厨房活动目标:1、了解各种厨具的名称和功用。
2、尝试将各种餐具进行分类整理,互相交流各自的理由。
活动重点:尝试将各种餐具进行分类整理。
活动难点:互相交流各自的理由。
活动准备:DV录象、各种厨房餐具模型、图片等。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欣赏DV录象,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你家的厨房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那些厨具是做什么用的吗?二、互动游戏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将已经打乱的厨具进行分类。
“小朋友们,今天呀厨具宝宝们淘气,到处乱跑,结果连它们自己也找不到家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送它们回家好不好?”“冰箱是谁的家呢?”“锅子应该放在哪里呢?”三、交流共享:说说自己一组分类的理由,“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分呢?”除了将厨具这样整理,我们还有哪些其它的办法。
四、家园互动:尝试回家帮妈妈整理厨房。
活动七:我的爸爸本领大活动目标:1、听故事,能体会到爸爸对自己的这份爱,同时能自然地在自己心里形成“我可以为爸爸做点什么呢?”的意识。
2、创编歌曲《我的爸爸本领大》,从中体会到创编歌曲的快乐,也从中能萌发出对爸爸的敬佩之情。
活动准备:故事挂图,自作的调查表。
活动过程:1、说一说,议一议你的爸爸:根据小朋友做好的调查表,说说自己的爸爸,夸一夸自己的爸爸。
2、创编歌曲《我的爸爸本领大》第一,让小朋友想一想可不可以用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爸爸本领大。
大家一起努力编编歌词。
然后老师作总结。
第二,试一试,唱一唱:老师先做一遍示,然后请小朋友试一试把自己要说的东西加进歌曲当中去,反复试唱几遍。
第三,集体唱《我的爸爸本领大》共同的地方大家一起唱,创编的部分老师进行点唱。
3 、听故事《爬在树上的爸爸》,回答问题带着问题听故事:爸爸为什么要爬到树上去?小宝宝为什么着急?该不该让爸爸爬到树上去?说一说你喜欢什么样的爸爸,送给爸爸一句话。
活动八:我的漂亮妈妈目标:1、引导幼儿尝试看照片、说说、画画自己的妈妈。
2、激发幼儿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材料和环境创设:版画布置“妈妈的照片”(在每照片下用数字编号)画笔、蜡笔、画纸、作品一幅。
活动流程:导入活动——欣赏讨论——幼儿创作——展示交流一、导入活动:前几天,老师收到了封信,请老师画一心中最美的人的画,参加画展。
你们猜猜老师会画谁呢?(幼儿议论)二、欣赏讨论:1、欣赏老师的画:为什么老师认为妈妈是最美的?她手里拿着什么?会去干什么呢?2、说说自己的妈妈:这是老师眼中漂亮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漂亮吗?(展示版面“妈妈的照片”)(1)第几排的几号是你的妈妈?为什么你觉得你的妈妈很漂亮?(2)你们的妈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幼儿自由交流、讨论)教师先示自己的妈妈是个孝敬老人的妈妈。
小结:我们的妈妈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她们爱工作,爱劳动,孝敬老人。
她们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的人。
3、瞧,你们的妈妈真漂亮,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上的妈妈,说说自己妈妈的特征和爱好。
(五官、发型、服装等等)(幼儿自由说说、交流)三、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我们也来画一妈妈的画,去参加画展,好吗?1、请从展示版画上取下自己妈妈的照片,看看妈妈梳了怎么样的发型,妈妈的脸是怎么样的?喜欢穿什么?等等。
引导幼儿边看照片边画画。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并及时加以表扬。
四、展示交流(1)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介绍自己的妈妈。
(2)想对妈妈说一句什么话?活动九: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目标:1、看看议议画画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事,尝试大胆地表现表达;2、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萌发对妈妈的关爱之情。
3、准备:(1)翻看和阅读成长相册。
(2)邀请朱医生,召开“小小咨询会”。
(3)区域活动中“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材料收集与布置。
(4)图片欣赏、彩色纸、水彩笔、蜡笔过程:1、看看议议(1)从哪里看出妈妈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妈妈累不累,辛苦吗?(2)妈妈大肚子的时候是如何照顾宝宝的。
2、尝试表现(1)你在妈妈肚子里几个月了?(2)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3、欣赏交流: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我和妈妈的故事。
4、活动延伸:回家把画送给妈妈,并对吗说一句好听的话,表达对妈妈的关爱之情。
活动十:方脸和圆脸活动目标:1、在故事中找一找方和圆,了解生活中有许多圆和方。
2、初步知道有些物体是圆和方组成,不能分开的。
3、通过故事,渗透幼儿对家的理解,了解一家人在一起开心才会有快乐的道理。
活动重点:知道生活中的许多物体是由方圆组成的,不可分开。
活动难点:让幼儿知道家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活动准备:有关故事的图片,一些圆和方的物体图片,黑板,篮子等。
活动流程:导入-欣赏、讨论故事-幼儿理解。
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每个人都有家,小朋友有家,老师也有,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家是什么,请你们说说,家是什么?2、幼儿听故事名字:《方脸和圆脸》3、师:小朋友们,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呢?(方脸和圆脸)二、欣赏、讨论故事:听故事从“山脚……”到“……分吧。
”1、在故事的图上找一找圆和方2、听故事从“…站在院子里一看”听到“袖子是圆的。
”说一说老婆婆找到了那些圆的东西(老公公又找到了那些方的东西)3、看图,找一找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的那些又是圆的又是方的物体。
4、师:老师这边呀有许多东西,我请小朋友呀帮老公公和老婆婆分一分,哪些是老公公的,哪些是老婆婆的?(请小朋友送到圆的家和方的家里,准备方圆的家不要拿出来由小朋友发现问题后出现)5、幼儿分类(出示圆和方的图案或图片等让幼儿分)6、小朋友能帮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出来吗?7、那又是方的又是圆的该放哪儿?他们该分给谁?老公公还是老婆婆?8、从“老两口再相互一看”听到“两颗门牙是方的”9、师:那老公公和老婆婆有没有分家呢?请小朋友猜一猜。
10、听故事到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