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副井更换罐笼安全技术措施

副井更换罐笼安全技术措施

禹州神火隆源矿业有限公司
副立井更换罐笼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人:尹建立
施工单位:机一队
施工负责人:靳红举
二O一八年七月十四日
副井更换罐笼的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隆源矿副立井井壁与罐笼间隙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现状,经集团煤业公司机电科组织有关人员对副井罐笼距井壁间隙进行实际测量,测得井壁距北碼罐笼局部最小间隙为170mm、大部分为260mm,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直接影响副井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

鉴于以上情况,经隆源矿领导班子和业务部门共同研究决定,通过以下方案,调整罐笼与井壁间隙,使副井罐笼与井壁安全间隙达到要求。

施工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一、改造方案:
本方案将通过缩小罐笼尺寸、调整天轮中心和处理局部井壁同时进行。

1、缩小罐笼。

将现有的罐笼原有数据长1495×宽1050×高2690(mm)拆除,更换为为长1500×宽930×高2690(mm)罐笼。

2、调整天轮中心。

将现有的天轮经过重新加工将中心向绞车中心线方向偏移45mm。

3、处理局部井壁。

对北侧井壁局部间隙小的地点进行局部处理.
二、改造要求及施工方案:
1、更换罐笼时,为实现煤业公司下发的罐道绳管理的规定,在罐道绳上端加装液压张紧装置。

2、为了保持原有提升绞车的最大静张力和静张力差不变,新作罐笼必须保持原有的罐笼重量不变。

3、为兼固更换罐笼后的提升中心,将北码罐笼北侧的原有两根制动绳上下端南移105mm,将现有的天轮中心经过更换天轮达到天轮
中心南移45mm。

4、天轮中心南移45mm后,经过实际测量和计算北码钢丝绳绳摆角内侧为0.70,外侧为0.90,符合《安全规程》规定的绞车运行条件。

(绳摆角计算见附页)
5、在更换罐笼、加装罐道绳和移动制动绳前要结合现状制定便于操作有安全保证的安全技术措施,且经矿总工程师批复后,在指定人员的监督下施工。

6、罐笼更换到位后,矿方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罐笼距井壁间隙进行实际测量,对井壁局部间隙小的地点必须制订专项措施,在确保井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局部处理。

三、施工前准备
①确定施工方案;
②准备工器具及材料,如钢丝绳扣、手拉葫芦、卸扣等;
③清理副井井架附近施工现场;
④清挖副井底罐座。

⑤准备Φ21.5钢丝绳30米,液压张紧装置4套;
四、施工方法及步骤:
1、拆除第一条罐道绳并固定——井口安装液压张紧装置——罐道绳上端固定在液压张紧装置上——罐道绳固定在井底罐座上——罐道绳张力调整。

2、更换时,把北码罐笼上提到井口,用4根5米长的工字钢把罐笼托住;同时应把另一边井口用木板棚实;有机电队负责拆除罐笼上的钢丝绳绳套及防坠器;然后,利用倒链拉住罐笼底部,把罐笼向西方移动,同时,慢慢的下放绞车,使罐笼平放在井口位置。

拆除罐
笼上的连接装置,在连接装置拆除前,应在井架上对主钢丝绳进行固定,以防拆除连接装置后,钢丝绳拉出天轮。

3、然后用倒链把旧罐笼拉到密闭房出口处,有铲车配合将旧罐笼拉出密闭房,运至机修车间空闲地方。

4、新罐笼有铲车配合运进密闭房,然后用倒链把罐笼拉到井口安全门处,开始与连接装置进行连接;随后,慢慢开动绞车,使用倒链配合,利用绞车将罐笼提起。

5、校对并安装东北及西北角的罐笼制动绳,在调校制动绳时,应把提前测量数据与更换罐笼的实际数据现场进行校对,严禁盲目施工,造成罐笼不能正常运行。

6、安装绳套及防坠器;有现场负责人进行确认后,方可对罐笼进行空载试验。

四、安全措施:
4.1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劳保用品,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
4.2施工前必须对使用的工器具进行检查检修;
4.3各个永久性或临时性的连接部位连接后,必须经现场负责人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作业;
4.4高空作业所使用的工具,在使用时必须使用绳系好,严防使用过程中手滑下落伤人;有恐高症人员禁止上高空作业。

4.5井底作业时,必须安排专人对井筒内的情况进行观察,以防意外发生;
4.6井口作业时,井底车场必须有安全员和井底信号工在井底把关,井底东西10米范围内严禁有人员走动和进入;只有在得到井口许可的情况下,井底人员方可进入隔离区。

4.7罐道绳张紧压力调整后,试车期间,绞车速度必须控制在0.5米/s以下;
4.8新作罐笼安装到位后,必须对新作罐笼的防坠器进行脱钩和不脱钩试验,确保灵敏可靠后,方可投入运行。

在没有进行脱钩和不脱钩试验前,本罐笼严禁乘坐人员。

4.9罐笼更换到位后,矿方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罐笼距井壁间隙进行实际测量,对井壁局部间隙小的地点必须制订专项措施,在确保井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局部处理,保证罐笼距井壁间隙符合<<规程>>要求。

安全措施审批意见
安全技术措施贯彻情况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