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2016年”学科建设规划xxxx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3 年10月 20 日xxxx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2016年”学科建设规划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覆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实验室建设、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
其发展水平是衡量我院教学科研水平、学术地位等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不仅直接体现我院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更决定着我院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学科建设的发展,对提升办学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我院发展关系重大,它对学术梯队、人才培养、学科平台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济与管理学院经过建系、调整、建设、完善,已经步入正规化发展轨道。
当前,经济与管理学院处在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专业设臵增多。
为加强我院学科建设,推动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适应周边区域新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我院2014-2016年学科建设规划。
一、学科定位、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学科的定位:成为经济学学科与管理学学科中具有研究特色的学科;成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平台;成为学科实现xx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名片;成为xx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xx市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政策的智囊团。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经济战略管理,财务与会计和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
目前,我院学科发展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学科研究平台和管理实践训练平台已初具规模,形成职称、学历、学缘和年龄等方面结构较为合理、发展潜力较大的学术队伍。
研究特色:依托xx市中小企业,依托特殊行业,依托我院实验室,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展开研究,凸显实用性、实证性、区域性的特色。
二、学科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基本情况 11、学科点情况经济与管理学院最初名为经济管理系,成立于2005年。
建系以来,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支持下,经过全系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经济管理系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转变,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已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
自2005年建系以来,专业和学科建设得到很大的发展。
在原有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2个专业的基础上,2007年成功申报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0年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方向),2013年增设财务管理专业,使我院专业数量达到四个专业及一个专业方向,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方向)、财务管理专业三个专业一个专业方向均属于管理学一级学科及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一级学科。
2011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企业管理学科为校级重点培育学科。
2、学生人数到2013年10月,我院有在校本科学生1613人,其中,市场营销专业281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542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方向)173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469人,财务管理专业148人。
到目前为止,已有5届毕业生,共977人。
3、人才培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院一贯坚持的方针。
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懂经济、会管理、有技术、有专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特别是近年来推行的以能力培养为重心,实行“课证岗融通”的教育教学模式,突出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特色,将企业需要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教学实践特色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强,一次就业率高,据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处统计,近五年来,在就业困难及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4、师资队伍我院现有教职工63人(行管人员9人),校外兼职教师7人。
其中专职教师54人,具有主讲教师资格的50人,占教师总人数的92.6%,其中,副高级以上9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6.6%,中级职称31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7.4%,中级职称以上人数合计占教师总人数的74 %;在主讲教师中,博士占2%,硕士占92%; 2教师平均年龄34.7岁,35岁以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5.9%。
具有(美国)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资格认证证书、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营销师等职业资格认证证书的“双师型”教师14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5.9%。
有xx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1人,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
我院拥有一支学历较高、年纪轻、专业能力强、结构合理、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师资队伍。
5、科学研究近五年来,我院科研立项和结项工作成绩显著。
省、厅、市各级各类立项课题共114项,其中省哲学规划课题1项;省政府招标课题6项;省科技厅课题10项;其中获得资助的科研课题有6项,共资助经费2.2万元。
此外,无资助的科研课题有: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项目4项,省社科联项目、xx市社科联项目共74项,目前完成结项鉴定的课题82项。
科研课题立项的层次、数量明显提升,成效卓著。
共出版学术著作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6篇,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农业经济、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
6、教学及科研设施实验室建设是进行学生实训的物质保障。
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加大了教学及科研设施建设的力度,各项设施和条件不断完善。
我院完成了实验室建设五年规划,拟建实验室9个,总投资296.5万元。
现在,我院拥有实验室用房910平方米,已建成公共机房1个,手工会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电子对抗实训室、物理沙盘实训室、证券与期货实训室、ERP 实验室各1个。
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金碟”经营决策沙盘、ERP、“奥派”人力资源管理、“北森”人才测评软件系统、“用友”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南京“世格”国际贸易模拟软件、“易盛”证券与期货交易系统、电子商务和“华谱亿方”现代营销模拟平台等教学模拟软件8个,总价值超过100万元。
我院与xx地方企业保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我院设有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及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小企业管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实训教学中心主要承担我院现有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实训以及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意大赛、挑战杯等比赛的实训工作。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实验课开出率100%,见表1。
实训室担负着对外开放任务,学生协会在正常教学实训以外时间,经申请可以使用我院实训室进行活动,如学生ERP协会、3市场营销协会经常使用我院实训室进行专门训练。
表1 经济与管理学院实训室一览表序号实训室名称建成面积面向专业可容纳时间学生数 1 经营决策沙盘实训室 2008年 150 市场营销、所有专业 48 2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 2008年 506 国际经济与贸易 80 3 ERP电子对抗实训室 2008年 497 市场营销、所有专业 48 4 电子商务实训室 2008年 524 市场营销、所有专业 80 5 会计手工实训室 2009年 150 所有专业 64 6 证券与期货实训室 2012年 97 所有专业 60 7 人类资源测评实训室 2012年 121 人力资源管理24 物流与文化产业管理综文化产业管理、8 2012年 104 116 合实训室所有专业 7.实习基地我院建设有校外实习基地12个,类别多样,地区分布广泛,接受学生涵盖现有所有专业,基本满足学生实习需要,见表2 表2 实习基地及实习专业建立序号实习基地名称地址面向专业时间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2009 1 xx长城门业有限公司Xx市川汇区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2009 2 新四方药业责任有限公司xx市川汇区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2009 3 xx万果园商贸有限公司 xx市川汇区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 2010 4 xx证券xx分公司 xx市川汇区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 2011 5 天津鑫坤泰集团天津市国际经济与贸易 6 xx市联营电脑学校 xx市川汇区人力资源管理 2011 文化产业管理、市场营2012 7 xx小樱桃动漫集团河南郑州销、人力资源管理8 佛山市南海海特玻璃工艺制广东佛山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2012 品厂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9 xx市东方塑胶有限公司xx 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2012 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10 xx甲尔申鞋业有限公司 xx 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2012 4理、国际经济与贸易11 xx乘风药业有限公司河南郑州市场营销、 2012 人力资源管理 12 xx凯丰制暖设备有限公司xx 市场营销、2013 人力资源管理(二)主要困难与问题1、高水平的学术团队没有形成在五年的学科建设过程中,没有形成学科学术梯队的培养机制和科研激励机制,对于学科专业内隐资源重视不够,由于过于重视显性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和硬件设施建设,而忽视学科专业内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等隐资源的培育,导致目前我院无论是学科专业队伍总量,还是学科专业队伍结构,或是学科专业队伍研究能力和水平,都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我院学科带头人的匮乏,严重地影响了高水平学术团队的建设,制约了学科向纵深发展,学术团队建设目标尚未实现。
没有学科带头人在科研方面的引领,我院教师的科研方向不够凝练,致使在一些研究方向上没有形成有效的科研团队,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不高。
需要继续加强博士、具有真才实学又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的引进。
2、学科研究方向有待进一步凝练与优化,学科点的研究特色不够鲜明,省级重点学科未获得。
一方面,作为学科建设及特色专业建设的主体,却没有专业设臵和调整的自主权,阻碍了学科建设及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另一方面,我院学科研究方向与国家需求及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规划中的重点方向联系不够密切,对接不够紧密,对本学科发展前沿和部分领域揭示不够清楚,学科内涵研究不够,特色优势不鲜明、不突出,行业影响不够显著,未能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影响了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特色和优势学科有待强化。
由于我院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对科学研究方向凝练严重不够,对学科建设的特色优势与发展方向把握不准,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特色不突出,尚未建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学科整体优势尚不明显。
学科点建设及专业发展如何突出产业发展特色,如何突出行业发展特色,如何突出区域发展特色,如何突出学生发展特色,尚需进一步探索。
3、高水平“产学研”项目及科研平台亟待建设 5科技创新平台是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础,尤其对经理管理类学科而言,高水平、系统齐备的科技创新平台更是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
我院学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科研条件和环境上与省内外同类院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投资经费的不足,不能充分为我院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制约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