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空间是指(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顺序性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3.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4.下列选项中,强调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A.出污泥而不染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C.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D.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6.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感觉-概念-感觉D.实践-认识-实践7.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A.客观性B.绝对性C.全面性D.相对性8.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9.下列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检验真理标准观点的是( )A.以实践的效果定是非B.以伟人之言论定是非C.以众人之意见定是非D.以自己的认识定是非第 1 页10.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是( )A.生产资料B.生产方式C.生产力D.生产关系11.国家的政体是指( )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B.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C.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D.行使国家权力的指导思想12.阶级首先是一个( )A.政治范畴B.思想范畴C.经济范畴D.社会范畴13.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A.管理社会各项公共事务的机关B.调节社会各种民事纠纷的机关C.统治阶段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D.保卫国家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组织1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把社会历史理解为( )A.社会形态的演变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国家政权的更替史D.思想文化的交流史1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概念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B.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C.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16.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 )A.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B.不受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C.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D.按照人们共同拟定的计划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17.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者B.原料、燃料、辅助材料C.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D.劳动者的劳动、工具、厂房18.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是(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1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A.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小决定的B.是由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大小决定的C.是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D.是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具体劳动时间决定的第 2 页20.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成正比关系的因素是( )A.货币流通速度B.货币周转次数C.商品价格总额D.相互抵消的货币额21.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A.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D.流通资本22.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抽象劳动的作用是( )A.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生产出使用价值B.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C.创造出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D.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23.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指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加(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同比例上升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同比例下降C.不变资本比例上升,可变资本比例下降D.不变资本比例下降,可变资本比例上升24.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 )A.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B.劳动者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C.劳动者创造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D.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25.生产价格形成后,个别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更多利润属于( )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C.垄断利润D.不当获利26.资本主义地租是( )A.农业资本家向地主缴纳的对土地投资的利息B.农业资本家为使用土地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全部MC.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资本折旧费D.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种土地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27.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A.资本输出B.货币输出C.商品输出D.劳务输出28.由于商业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商品生产价格就等于( )A.生产成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B.所有资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第 3 页C.生产成本+商业利润+平均利润D.生产成本+企业利润+利息29.垄断阶段银行的新作用集中表现在( )A.它是借贷的中介者B.它是收支的代理者C.它是万能的垄断者D.它是货币的发放者30.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 )A.先进的技术获得的B.科学的管理获得的C.新颖的产品获得的D.垄断地位获得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有(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D.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E.时间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32.下列命题中,属于量变引起质变表现的有( )A.积羽沉舟,积腋成裘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3.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许多星球就客观存在着,但它们没有成为认识的客体。
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后,它们就成了认识的客体。
这说明( )A.认识的客体具有整体性B.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C.认识的客体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D.认识的客体具有社会历史性E.认识的客体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3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风俗习惯D.生产方式E.国家政权35.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有( )A.按群众的一切要求办事的观点B.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D.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E.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36.“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句话说明( )A.新生产关系代替旧生产关系必须以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程度为基础第 4 页B.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新生产关系才会代替旧生产关系C.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D.新生产关系的建立和旧生产关系的灭亡是纯粹自发的过程E.新生产关系代替旧生产关系与人的活动没有必然联系37.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是(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固定资本E.流动资本38.利润向平均利润转化的过程同时就是( )A.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过程C.超额利润完全消失的过程D.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E.各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39.土地价格( )A.与地租成正比B.与地租成反比C.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正比D.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E.是资本化的地租40.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表现在( )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利润总额B.有利于节省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C.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周转D.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E.商业资本的存在会消除经济危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42.怎样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3.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有什么影响?44.简述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4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大量输出资本?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性质,说明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47.试述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