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大杯辩论赛私家题解
D组(3月30日):
D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2医学院
正方:乡村小学的大量合并利大于弊
反方:乡村小学的大量合并弊大于利
八卦:
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但确实在这四年中没听到过丝毫关于计算机学院辩论队的消息,前些日子跟软件园的线人稍一打听,得到的回复也大概是计算机并无常设院队,亦无传承,并无太多消息可透露。
医学院是山大第一大院,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居高不下的分数线双重作用下,出现任何人才都不稀奇,但他们同样要面临全校最重的学习任务,无法抽出太多时间参加校园活动,但不知为什么,笔者有种预感,医学院今年会有亮点,至于这预感准不准,就请各位拭目以待了。
题解:
此题诛心。
虽然题目类型是老套的利弊比较,但敢于把乡村小学的话题拿到辩场上讨论,出题选题人要么存心戳人泪点,要么心怀大慈悲。
生活在部属高校的我们,每天都在吐槽饭菜不好吃、自习室不够用、暖气不够热、宿舍没空调……诚然,是我们的奋斗让自己拥有了占有这些资源的权力,吐槽无可非议,甚至理所应当。
但列位,可曾见识过,或者至少想象过农村小学的教育环境?
合校之前破烂不堪的桌椅,全校三四个老师教六个年级的全科,带着弟弟妹妹上学……这不是危言耸听,中西部的山区此情此景处处可见;合校之后多少学生因为三小时甚至更远的山路每日睡眠不足,又有多少人因为住不起校辍学,从此失去了改变人生的机会?
贫穷、愚昧、生活的重压,最终换来的是孩子无辜的眼神和家长无奈的叹息。
没钱带来的遗憾太多太多,都说未来的经济要考计算机行业来带动,也说医学院的同学们将来要悬壶济世、医者仁心,这个题目,就请你们展现人性的关怀,无关结果,只要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在他们的心中深深埋下一颗种子,你们便都是胜者,这是作为大学生的担当。
D3泰山学堂——D4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方:流动人口增加有利于城市发展
反方:流动人口增加不利于城市发展
八卦:
泰山学堂知名度最高的人想必是点赞狂魔——袁嘉浩,当然我个人更倾向于称之为大高胖。
大高胖同学其实是一位相当有潜力的大二辩手,只是身兼数职,想当人生赢家的他究竟会在辩论上投入几分精力呢?上学期为泰山学堂讲了一堂辩论课,课前同学们居然都在写作业,
课业负担之重可见一斑。
同理,未来的科学家们能抽出多少没课的时间讨论辩题,恐怕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场上表现。
控制学院的辩手,个人只接触过四位。
08级林一学长、09级王鑫学长、10级段凯强和12级陈垂裕。
事实上,由于“资深辩论爱好者”08级林一学长的带动,控院曾在09、10两级出现过短暂的辉煌,至于后来为什么没有延续下来,笔者也不得而知。
另外,11年起的四届山大杯,控院第一轮对手分别是体育、艺术、艺术、泰山,如此签运……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题解:
流动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在带来廉价劳动力,降低原住民生活成本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著民的生活质量,因而受到一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思维的排斥;同时,流动人口本身的生活质量与发展机会仍不容乐观,在做出大量牺牲赚到一点钱之后,他们的未来依然模糊,然而即便如此,他们往往还是坚定的留在城市中打拼。
虽然本题只讨论这一现象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但不妨把视角放宽,因为城市发展本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治安、社保、维权等种种要素息息相关。
D5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D6药学院
正方:政府应该斥巨资重建古城
反方:政府不应该斥巨资重建古城
八卦:
文学院的小朋友们,虽然今年已不适合再与你们并肩战斗,但相信你们前些年辛勤的耕耘到了收获的季节。
相信你们的实力,不再多言,唯有祝福。
药学院的辩论队只认识09级丁保扬学长,这也算是高中就结识的直系学长了,后来药学的辩论一直无甚突破想必也与繁重的课业负担分不开,预计今年药学院队不会有多强。
题解:
熊浩博士的一篇反方结辩仿佛已经打废了这个辩题,抽到此题可算正方的大不幸,个人觉得此题应从题库中删除。
但正方并非无话可说,再精彩的论断放在那里也经不住两三天的拆解,建议正方先从反驳那篇结辩入手,想清楚最坏的局面,于败中求胜。
当然对战场的抢夺也很重要,怎样打出重建的现实需求,避免让反方构建出空灵的意境,是你们要着力思考的。
D7儒学高等研究院——D8法学院
正方:当今中国缩减贫富差距更应该注重机会平等
反方:当今中国缩减贫富差距更应该注重结果平等
八卦:
儒高是辩坛新锐,去年在山大杯的首秀便斩获八强,最终败在了如日中天的颖姐手下。
11级一辩胡静无论是立论还是接质询给人的感觉都相当舒服,12级的董尚结辩刚猛有余,平实不足,如能放弃对形式的追求,转而注重内容,将会有极大的进步。
虽不知上述二人今年
是否上场,但每日面对竖排繁体熏陶的他们,必定不会让观众们失望。
“后巴奥时代”的法学院能否再续神奇?个人看来是有希望的。
法学院自09级起始终保持着“奇数年定律”,每逢奇数年必有出类拔萃的新生。
09级是贺茜学姐、袭振……我实在叫不出学长来;11级是赵巴奥、张国栋、彭小天,外人只知巴奥不知后两人,其实后两人论辩论天赋也能排进全校11级的前五名;至13级,法学院又迎来了王雅梦、杜怡蒙。
这一年见过的小朋友不多,但个人认为13级中的最强一辩是王雅梦,最强三辩是杜怡蒙,(二辩已在前文中提过,四辩……可能是自己对四辩要求太高了,暂时没挑出来。
)
虽有小天才,但毕竟无人压阵,新生毕竟是新生,巴奥退役之后,袭振也没在名单里,如此法学向来最强,也是山大杯最重要的结辩很可能由大二的何涛独力承担,这位有痘痘的小萌男表示压力山大。
今年的法学可算历年最弱,难怪袭振此前曾戏言要开始两三年的重建,如此说来,D组出线形势可谓扑朔迷离,这又是另一番精彩。
题解:
总觉得要把辩题改成“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才顺耳,毕竟公平的意思通常是“规则公正、机会均等”,而“平等”则更倾向于心理地位的相当和现实结果的平均,虽然很难区分,但也未必不能成为突破点。
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也可算一类母题,哪怕放在缩小贫富差距的背景下,也可以讨论得很深入。
“机会平等”的好处,是让人在心理上无怨言,你比别人穷是因为能力不足其实贫富差距未必真的会被缩小,因为自由竞争之下很容易出现马太效应;而“结果平等”的好处,则是切实的强行缩小贫富差距——无论使用征税还是什么其他手段——但这显然会拖慢社会进步的速度。
原则上大概这样说,具体政策究竟属于哪一方的立场又将是一番精彩的交锋,而最终双方在价值层面的对立,则会展现两种不同的世界观,相信这会是D组首轮最精彩的一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