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高考安徽卷《考试说明》解析 语文

2010年高考安徽卷《考试说明》解析 语文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 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 百,功业无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 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 现实。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 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 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 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 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 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 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 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 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 手法。 ①以物象为题; ②咏(题、赠、赞) +物象
2.内容特点: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 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 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 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 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②寄托什么志。
(三)写景诗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 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抒情上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 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主题: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③ 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 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四)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 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 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 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 (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 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 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 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 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 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古诗文阅读《高考说明》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中的 “利用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如题目、 注释、出处等)作出综合分析和准 确判断)一句中的括号删去了。
预示命题时会考虑为学生提供这方 面的信息。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要重点关注安徽作家以 及与安徽有渊源的一些作家。
2009年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
(二)内容方面:
设问方向: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 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 怀)。
答题过程: 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 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 孤独、生机盎然等)—— 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
(三)语言方面: 设问内容: 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答题方向: 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 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 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 话。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 精神内涵的词或字)
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 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 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 “诗骨”展开。
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 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 现实。
鲁山早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 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 许?云外一声鸡。
古代诗歌鉴赏:总结规律方 法,提高做题速度。
鉴赏古诗,可以从标题(注释)入手, 了解写作特点、描写对象等;
感受作品的形象(也叫意象),以理解作 品的内容;
寻求作者感情的聚焦点以及点示文旨 的关键字句,以评悟作品的意境;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 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 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 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怎样 描写的)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 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 虚实。
(四)边塞诗 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 题目中出现“塞”、“征”、“军”等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 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
安徽作家及与安徽有关的作品 1、安徽作家 曹操、曹丕、曹植、梅尧臣、张孝祥、 吴敬梓、方苞、姚鼐、刘大櫆、胡适、 朱光潜、田间、海子、梁晓斌、鲁彦
[元]舒頔 (Dí)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 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 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 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 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舒頔(Dí) 字道原,绩溪人。
(08、09年皆考词,
2008年安徽卷 2010年应注意诗,尤
小孤山①
其宋元明清安徽诗人
[宋]谢枋得② 作品)
揣摩作品的语言,尤其是作者炼字炼 句的着力点,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
古诗鉴赏常见表述: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技法,
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
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
起到了(某某)作用。注意联系诗张、 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 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 物言志等。
周等
2、与安徽有关的著名作品 《孔雀东南飞》《游褒禅山记》 《醉翁亭记》等 3、与安徽有渊源的著名作家 李白、欧阳修、王安石、姜夔等
推荐几首诗歌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秋浦歌(十四)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