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五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五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五篇【篇一】**,男,1999年7月出生,共青团员,现服役于****区警卫一师。

有人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

在**市南阳镇康乐村,有一个孝老爱亲的好青年,他的故事在十里八乡被传为佳话。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在母亲急需骨髓移植,**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他对妈妈那份质朴的爱,让他变得勇敢、坚强。

捐髓救母,从道德层面、从情感理念来说似乎都是理所当然,可这背后是少年的一颗“反哺之心”。

常言道“自古忠孝难两全”,可**做到了,“孝”是责任,“忠”是担当。

捐髓救母,百善孝为先2016年6月,**的母亲**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父亲戴宇多次往返**、上海等地,带着妻子四处寻医。

2017年春节前,母亲* *病情突然恶化,需要马上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医生将这一情况告知**一家时,**毫不犹豫地向医生请求捐献自己的骨髓。

2017年元旦刚过,**跟着爸爸到**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骨髓穿刺以及凝血等几十项检查。

“做骨穿时,妈妈因为心疼我,眼睛都哭肿了。

其实妈妈每次做化疗、做检查的疼痛,比我抽血的疼痛要高出几倍。

”**心疼地说。

在医院做检查的日子里,**即使是再累,也会坚持每天都陪在妈妈的身边。

“妈妈哭的眼睛总是肿肿的,爸爸不停地来回挂号、买饭,爸爸看着我们睡着了,也会在外面偷偷地哭,但回到病房面对我们的时候还依然很乐观,给我很大的鼓舞。

”**说,妈妈承受的疼痛肯定不亚于他,但当医生要给他抽血的时候,一旁的妈妈还是不停喊着“轻一点,轻一点,别弄疼孩子”。

等待配型结果的过程是焦急的,但是最终的配型结果却是令人欣喜的,**的骨髓确认与他妈妈的骨髓匹配。

当**听说自己可以捐髓救母,他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你不忘初心,我可以救你了,你的病会好的!”2017年1月12日,**接受了捐献骨髓的手术。

手术中他体内的造血干细胞源源不断地分离抽取出来,输入到隔离仓中妈妈的体内。

捐献手术后大概1~2个星期**都感受到骨头发出的阵阵剧痛,实在疼的厉害时,哪怕是吃了止痛片还是整夜疼的睡不着觉。

但是在妈妈面前,他从来都不把疼表现出来,尤其是听到妈妈开心的说手术后感觉身体好了很多,就像没病一样,**心里感到十分开心,身体上的痛也算不得什么了。

术后,妈妈的身体逐渐好转,但是巨额的医药费却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难。

刚刚步入大学的**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利用寒暑假勤工俭学。

当别的孩子正在无忧无虑的享受着家里给的生活费过着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时,**正在辛苦的做着各种兼职,只为了给家里补贴一份家用。

入学后的**学习刻苦努力,热爱所学专业,尊重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

在室友的眼里,**是个非常友善和“忙碌”的人。

除了学习还要勤工俭学,别的同学在宿舍看小说、打游戏的时候,他正在努力的做着各种兼职。

**不但在学校表现出色,在家里也是一个非常孝顺、善解人意的孩子。

为减轻爸爸的负担,他主动承担照顾妈妈的重任,给妈妈抚背揉肩、端饭倒水,讲一些笑话,逗妈妈开心。

参军入伍,忠心献祖国每一个男生心中都有一个军人梦,**也不例外,还在读书的他看到了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宣传单,激起了他志愿参军保家卫国的决心。

家乡征兵工作一开始,他立马选择去报名了,却由于年龄太小,没有入选。

妈妈生病的这年,他再次报名入伍,但是由于捐献了骨髓未能通过身体检查,又要忙着照顾妈妈,入伍的计划只能又耽搁了下来。

纵然十分失落,但那股参军入伍的热情在他的心里却从未熄灭。

提起入伍,他总是骄傲的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愿意把自己的青春洒在军队的热土上,做人民的儿女,做人民的子弟兵,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无比崇高的志向和荣誉。

父亲戴宇也十分支持儿子去参军,不断安慰他,忠孝两全,能养出你这样的好儿子是我们的骄傲,今年失败了我们明年继续报名。

参军光荣,这不仅仅是自己的荣誉,更是一个家庭的荣誉。

一次失败,不放弃;两次无缘,再坚持;三次如愿,梦实现。

2018年夏天,**再次应征入伍,他对自己说:“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军旅梦想”。

报名、体检、政审,通过一系列的征兵程序后,在家等候结果的**忐忑不安。

也许是他的那份坚持与初心,换来了最后的成功。

在家人的陪伴下,**在**人民武装部参加了入伍前的欢送会。

晴空暖阳下,**身穿迷彩服,笑得畅然。

这个当兵的梦,他做了多年,终于在2018年的初秋,得以实现。

圆梦,不仅是自己的梦,更是整个家庭的梦,连续三年的坚持不懈,才圆了当兵的梦想。

如今,经历过三个月的新训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军旅梦,向未来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他骄傲的说:“我一定在部队好好干,把兵当好,当个好兵,成为家人眼中的骄傲!”重任在肩,光荣在前,齐家治国,忠孝为根。

**先后被评为“**好人”、“* *好青年”、“南阳楷模”,他的事迹感动和激励着江海大地上的每一个人。

【篇二】**,女,1988.06,汉族,****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和父亲徐老先生没有血缘关系,也无法律义务,徐老先生曾经是她继父,后来也算是她的养父,**却将她“曾经的继父”从沛县接到**赡养8年了。

93岁的继父与**的生母有过短短一年的婚姻关系,以前对**疼爱有加。

为报答曾经的养育之恩,更为让老人安度晚年,2010年从**经贸学校毕业后,**放弃了去上海以及国外工作的机会,留在**创业,公司生意刚刚稳定下来后,她就回到沛县老家,将父亲接到市区居住,放弃了到一线城市工作的机会,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她在距离公司最近的小区租房居住,送父亲上老年大学,教父亲做瑜伽,给父亲按摩,每天下厨给父亲做好一日三餐。

父亲喜欢喝牛奶,为让父亲喝上放心奶,**还收购了小区里一家鲜奶吧,每天亲自加工鲜奶给父亲喝。

现在她靠自己的能力买了房又买了车,父亲骄傲地说,想让全世界都知道闺女有多孝顺。

**2018年7月获评**好人(孝老爱亲)称号,2018年11月获评**好人称号,**晚报、都市晨报、快哉APP等多家媒体对其事迹进行整版报道。

【篇三】2018年11月至今,“最美的撑伞背影”红遍了网络,点击量超千万,传递了正能量;她把1000元奖金全部捐给淋巴癌病人,她被评为港城善行榜人物、首批“新时代**好少年”,她热心参加公益活动,成为大家的榜样,成为“爱心代言人”。

她就是**县第二中学高二学生**。

“最美的撑伞背影”红遍网络2018年11月8日6:50,一位卖菜老人拉了一车菜,在过斑马线时,一箱黄瓜掉到了地上,老人便在雨中捡拾掉落的黄瓜。

一位正在上学路上的女孩看到后,快步上前为老人撑伞挡雨,直到老人捡完黄瓜才离去。

这一过程被路人拍下,发到了网上。

短短一天,播放量突破30万,2万个赞,近千条评论。

经多方排查,她原来是**二中高二(6)班**同学。

11月10日,**县教育局派人了解* *的事迹,并采访了班主任和同学。

随后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台海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新闻、光明网、腾讯网、凤凰网、**教育新闻网、《新京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教育报》、《**日报》、《苍梧晚报》、《**日报》、浙江在线、名城新闻网、北青网、厦门网、**零距离、连网、58同镇、**电视台、**微平台、**发布、**教育发布等媒体刊发或转载了**的事迹,“最美撑伞背影”红遍网络,其助人为乐精神温暖了人心,传递了正能量。

“彩虹伞女孩”捐献爱心奖金**为卖菜老人撑伞的暖心事件被报道后,这位“彩虹伞女孩”被评为“**县水晶少年”;2019年1月初,**入选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组织的“年度正能量人物候选者”。

她的班主任刘老师的妻子淋巴癌晚期,急需化疗。

**把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给她的1000元奖金全部捐给了刘老师,并祝愿师母早日康复。

“爱心代言人”传递正能量11月9日中午,**电视台专门采访**同学,**腼腆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当时没想那么多,为老爷爷撑伞完全是潜意识的行为”。

12月14日《高中生为老人撑伞演绎最美风景》入选**县11月新人新事。

2019年1月,**还应邀参加**县爱心帮扶协会举办的“跨年公益晚会”,表演精彩的《中国奇迹》,被誉为“爱心代言人”。

2019年2月,**事迹入选**市“港城善行榜”,获得众多网友的点赞。

2019年2月,**获评首批“新时代**好少年”。

**同学为卖菜老爷爷撑伞、捐献爱心奖金、参加公益演出等善心之举,是她一贯助人为乐精神的体现,在全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篇四】**,男,1987年2月出生,大专文化,2011年4月加入公安辅警队伍,现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二墩港中队工作。

工作七年来,他认真学习、踏实工作,默默无闻却成绩斐然。

他没有义薄云天的壮举,没有豪迈激昂的誓言,有的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他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余名,被盗摩托车10余辆,协助民警查纠交通违法行为25000多起,是**市局打击犯罪、绩效工作方面的一名优秀标兵。

因工作突出,2012年他被评为“**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2016、2017年度两次被**市公安局评为优秀辅警,2018年被**市公安局评为“季度好辅警”。

一、祖孙三代孝老爱亲远名扬“省道德模范”实至名归但凡认识**的人都对他有一个共同的评价,说他是个孝敬长辈助人为乐的好人。

他们家祖孙三代人60年来悉心照顾3个聋哑残疾人的故事更是在**人口中广为流传。

2016年其爷爷、奶奶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光荣称号,201 7年全家被省政府授予“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的爷爷郭纪荣有三个聋哑的残疾弟弟。

三个弟弟天生聋哑,不会说话,其中一个弟弟还腿脚不便,生活不能自理。

他们没有工作能力,没有经济收入。

6 0年来,郭家祖孙三代人悉心照顾他们没有听到他们的一句感激之词。

**从小耳濡目染,传承了爷爷、奶奶及父母的美德。

家庭经济上的贫困也磨砺了他坚强的性格特点,他将三个残疾人视为亲爷爷,帮助家庭分担服侍老人的责任。

2014年,爷爷奶奶和三个残疾老人住的房子被拆迁,**二话不说将他们全部接到自己家中住下,一家十二口人挤在一起生活,他成了老人们的服务员、勤杂工。

2 017年,奶奶和两位残疾老人相继生病去世,这一年多时间里**几乎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家里医院跑过不停,工作之余他几乎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他服侍老人不嫌脏,不怕累,为老人们洗澡擦身,为老人端茶烧汤。

他工资微薄,自己舍不得买一点好吃的,却总是毫不吝啬地为老人买这买那。

他平时对自己很苛刻,从不肯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

为了省钱,时常将单位食堂里吃剩下的菜用食品袋收集起来带回家留着自己吃。

为了节省一些钱,他在医院服侍老人时总舍不得加一张陪伴床位,整夜整夜地趴在老人的床边打个盹。

老人们舍不得,**说“我很年轻,熬得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