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石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

岩石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


(一)正确理解构造环境与岩石地球化学
特征的内在联系是,除数据精度基础外,
克服盲目性、提高岩石构造环境地球化学
判别效果的首要因素。按地质运动中各种基础
运动形式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地
学哲学观,对各类岩石形成过程来说,构造(环 境)起着沟通物源、约束过程发生场所和运移途 径,以及制约热动力学条件的作用。具体说明如 下:
8.随研究的深入,某些构造环境鉴别已不 能满足于大类确定,还需区分细的类型。 例如,岛弧环境需进一步鉴别出洋内岛弧、 大陆岛弧和陆缘弧;在洋脊玄武岩中需区 分正常型洋脊玄武岩(N-MORB)、过渡型 洋脊玄武岩(T-MORB)和异常型洋脊玄武 岩(E-MORB);板内构造环境需要区分大 洋裂谷与大陆裂谷,等等。详细区分的原 理与标志说明如下。
2.不同构造限定着岩石形成过程活动场所 与运移途径的不同,例如,洋脊构造限定 了玄武岩浆沿扩张脊活动,形成的岩石只 同海水作用,成分常受海水蚀变的影响;B 型俯冲限定岩浆在岛弧区自下而上运移, 穿过大洋岩石圈(洋内岛弧)或大陆岩石 圈(大陆岛弧),因而岩石会受洋或陆壳 物质影响而表现出成分差异。
3.不同构造环境显示出不同的热动力学和 物理化学条件,影响着各类成岩过程的机 制 和 特 征 。
3.从岩石中元素含量差别程度看,微量元 素应优于主量元素。例如,洋脊玄武岩 (MORB)与大洋裂谷玄武岩(洋岛玄武 岩OIB)和大陆裂谷玄武岩(CRB)相比,微 量元素含量有些可相差1~2数量级,而主 量元素含量相差甚微。所以微量元素标志 能有更显著的判别效应。
4.从元素在岩石变质过程中的稳定性看, REE、HFSE及Cr、Ni、Co也较为惰性, 适合于在大陆岩石多受变质的条件下应用; K、Rb、Cs、U、Sr、Ba和Pb等较活动, 只能在岩石未变质或变质轻微情况下应用, 特别须注意避免遭受流体交代的蚀变岩石 样品。
(3)大洋裂谷OIB和大陆裂谷CRB的区分。 两种裂谷环境中产出的玄武岩均多为地幔 柱源岩浆形成,一致显示上述地幔柱源岩 浆的地球化学特征,并且常与长英质岩石 组成碱性双峰岩套,一般不易区别,只是 OIB有时更富集Nb-Ta(在蛛网图中显示正异 常),CRB常显示陆壳污染特征。区分时, 应注意反映洋和陆的其他标志,如共生沉 积岩海相和陆相的特征、有无蛇绿岩相伴 等。
9.同位素和微量元素联合判别能提高效果。 例如,N-MORB来源自亏损地幔(DM), 其 现 今 ε Nd(0) 介 于 +8 ~ +12 ; OIB 和 EMORB来自地幔柱源,其现今ε Nd(0)介于 +10 ~ - 2; 而岛弧玄武岩的ε Nd(0)介于+8 ~ - 2。如将Nd同位素标志与微量元素标志 联合应用,则可明显提高岩石构造环境的 分辨率。在此应注意有些情况下同位素和 微量元素是解耦的,如地幔柱源岩浆在不 相容微量元素上是富集的,但在Nd同位素 方面则多数显示亏损特征。
岩石构造环境判别
岩石构造环境地球化学判别运用中出 现的问题:
• 数据精确度不高; • 选择判别标志和图解带有盲目性: • 岩石地球化学判别标志本身存在多解性,例如,具有 洋脊玄武岩(MORB)化学特征的玄武岩可以产出于洋 脊、弧后盆地及边缘海盆等环境; • 岩石变质或蚀变的影响等。
这些问题常常导致误判。如何改进,以下几 点值得注意。
图7 丹凤群变玄武岩的Th/Yb-Ta/Yb图解(Pearce,1983) (引自张旗等,1995) DM: 亏损地幔;MORB:洋脊玄武岩(N型);OIB:洋岛玄武岩; TH:拉斑玄武岩; CAB:钙碱性玄武岩;SHO:钾玄岩。空圈为 三十里铺玄武岩;黑圆点为郭家沟玄武岩;×:LREE亏损型玄武岩.
图1 勉略蛇绿混杂岩带玄武岩球粒陨石和N-MORB标准化微量元素组成模 式
图2 各类玄武岩N-MORB标准化微量元素组成模式 N-MORB-正常洋脊玄武岩; IAB-岛弧拉斑玄武岩; CABI-岛弧钙碱性玄 武岩; CABM-陆缘弧钙碱性玄武岩;WPB-板内玄武岩。据BVTP(1981)数 据。
图3 大洋中脊玄武岩 N-MORB 标准化不相容元素组成模式
图4 松树沟变拉斑玄武岩Nb/Th-Nb(a)和NbN-ThN-LaN(b) 图解(据Jochum et al., 1991) (引自周鼎武等, 1995a) MORB: 大洋中脊玄武岩(注: N- MORB), OIB: 洋岛玄武岩, PM: 原始地 幔, CC: 大陆地幔. 倒三角为第一组岩石; 正三角为第二组岩石; 空心方 块为第三组岩石.
5.多元素综合判别比少数元素构成的判别 图解更有效,例如,近年发展起来的各种 蛛网图(spidergram), 即以LILE、HFSE等 不相容元素为基础,按不相容性减弱趋势 排序,以球粒陨石、N-MORB、ORG、原始地 幔等标准化,编制元素组成模式图,其判 别效果就优于少数元素的二元和三元图解。 将世界已知构造环境中岩石数据与待判岩 石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多元判别分析与多元 对应分析,也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1.不同构造切割壳幔的深度和部位不同, 洋脊可沟通地幔的软流圈,B型俯冲可导 致俯冲洋壳与岩石圈地幔的相互作用,A 型俯冲可引起俯冲陆壳与另一侧地壳深 部和地幔的相互作用,等等。由于地球 各层圈及层圈内不同部分均为化学成分 差异的物质库,所以特定构造和构造环 境就沟通着不同物质库(源区)及其组 合,使岩石一定程度上继承源区的化学 特征。
图5 松树沟变拉斑玄武岩Th/Yb-Ta/Yb(a)和Ta-Th-Hf(b)图解 (引自周鼎武等, 1995a) a: MORB(注N-MORB)、IOB、SHO、CAB、IAT和DM分别为正常 洋脊玄武岩、洋岛玄武岩、钾玄岩、钙碱性玄武岩、岛弧拉斑玄武岩 和亏损地幔(数据根据Pearce, 1983); b:N-MORB-正常型洋脊玄武岩, E-MORB-异常型洋脊玄武岩, WPB-板内玄武岩(数据根据Wood, 1980). 图例同图3.
2.由物理化学条件能引起的差异强度看, 必须重视 LILE与HFSE的相对关系。因 LILE一般为造岩矿物的组成,这些矿物的 稳定性较小(易熔和易溶),而HFSE则主 要受稳定性较大的副矿物(Ti、Nb、Ta复 杂氧化物, 锆石等)的控制,所以这两类元 素的相对关系能较灵敏地反映物理化学条 件不同的构造环境。
(1)洋内岛弧(如阿留申)、大陆岛弧 (如巽他)和陆缘弧(安第斯型)的地球 化学区别。根据:按上列顺序,岛弧玄武 岩的地幔源区中陆源沉积物的影响依次增 强(洋壳俯冲带入)。标志为:虽共同具 有亏损HFSE的特征,但洋内岛弧基本无大 陆物质影响,大陆岛弧至陆缘弧大陆物质 影响逐渐增大。具体表现:相对洋内岛弧, 不相容元素(含REE)增富,(La/Yb)N增大, La/Nb、Ba/Nb、Th/Nb等增高。
(2)N型、T-型和E型MORB的地球化学 区别。三种MORB均产于洋脊,在大陆上 均与蛇绿岩有关。N–MORB来源于亏损地 幔(DM), E-MORB岩浆源自地幔深部 地幔柱源区,而T-MORB为上述两种地幔 源岩浆的混合产物。相对于DM,地幔柱源 岩 浆 明 显 富 集 不 相 容 元 素 ( 含 REE ) , (La/Yb)N>>1(6.6~13.6), Ti≈Ta; Th/Yb 、 Ta/Yb、Ba/Nb、Ba/Th、Ba/La等偏高, Zr/Nb偏低。
图8 丹凤群玄武 岩εNd-Nb/Th、 εNd-La/Nb和 εNd-Ba/Nb图解 (据李曙光, 1994) 基础数据引自张 旗等(1995).
图9 垃圾庙苏长辉长岩εNd-Nb/Th、 εNd-La/Nb和εNdBa/Nb图解 (引自李曙光, 1997)
(2)弧后盆地构造环境
产出部位:岛弧后近大陆一侧,拉张环境。 物质来源:复杂,早阶段有俯冲消减物质, 甚至地幔柱物质加入,晚期主要来自亏损 地幔。
图6 板内玄武岩N-MORB标准化不相容元素组成模式 CRB-大陆裂谷玄武岩;OIB-洋岛玄武岩。 据BVTP(1981)数据。
2. 与俯冲消减带有关的火山岩
(1)岛弧构造环境
• 产出部位:板块会聚带, 随部位不同分洋内岛
弧、大陆岛弧和陆缘弧。 • 物质来源:洋内岛弧包括俯冲洋壳、远洋沉积 物和大洋岩石圈地幔;大陆岛弧包括俯冲洋壳、 陆源沉积物与洋或陆岩石圈地幔;陆缘弧包括俯 冲洋壳、陆源沉积物与大陆岩石圈地幔。 • 共同特征:亏损(相对于LILE) Nb、Ta、Zr、 Hf、Ti、P等高场强元素。
(三)各类板块构造环境中岩浆岩的化学 特 征 及 其 应 用 的 实 例 下面将对不同构造环境中产出的玄武岩类 (含长英质火山岩)和花岗岩类的地球化 学特征、鉴别标志及其用于判别的情况, 以图表方式说明之,以期能够加深对上述 原理和原则的理解,改善在研究中
(二)选择有效判别 标志和方法的原则
1.由物源看,地壳和地幔的各个结构层均 可视为物质库,在它们之间元素组成差别 最 明 显的 应 是强 和 较 强 不 相 容 元 素 , 即 LILE(Rb 、 Th 、 K 、 Ba 、 LREE 等 ) 与 HFSE(Ti、Ta、Nb、Zr、Hf、Y等),以 及强相容元素(Cr、Ni、Co), 它们在岩浆 与固相源岩之间有最强和较强分异能力, 应具有更好的判别意义。
6.这里所讨论的构造环境是自大约1.8 Ga 以来板块构造体制下的,不应直接搬用于 地球出现板块构造体制之前,尤其太古宙 构造。例如,一些太古宙的岩石也显示 SZC的化学特征,但不应说它们就与洋壳 俯冲消减有关,就是产于岛弧环境,因为 那时如果发生下地壳拆沉也可能造成类似 SZC的特征。
7.各类岩石形成机制、条件等的复杂程度 不同,用于板块构造环境判别的研究深度 也有差异。一般火山岩,尤其玄武岩研究 最多,应用最广;其次为花岗岩类,研究 较多,应用也较广;而沉积岩则相对研究 得弱些,但也有一定的应用。应分别了解 它们在各种构造环境中的地球化学特征和 鉴别标志,以便较好地应用。
玄武岩的化学特征:早期的类似岛弧玄武 岩,晚期的与N-MORB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