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写作过程
写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比较艰苦的脑力劳动,写作的结果就是文章。
文章的写作是有章可循的。
这里以学生的写作为例,谈谈作文“五步走”的操作程序: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修改。
一、审题
无论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作文第一步就是审题。
审题是立意的前提。
审题不准,将导致方向性错误,或跑题偏题,或不着边际,有可能全盘皆输。
因此审题要慎之而慎之。
那么,审题要审哪些方面呢?
其一审体裁。
拿到一个题目,首先要思量它写什么样的文章合适,好比一块布料,它是用来做内衣合适,还是做外衣合适呢?有些题目只适合写记叙文,如“记事”“写人”一类的题目;有些只适合写议论文,如“谈什么”“说什么”“论什么”一类题目。
而有些既可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还可以写成散文,如“足迹”“选择”“机遇”等。
其二审范围。
一篇文章的内容总有它规定的选择范围,否则就文不对题了。
有些题目有明显的限制,如“冬日的温暖”“我的一天”“一张旧照片”“谈义气”“手机是把双刃剑”等。
有些题目没有明显的限制,如“诱惑”“寂寞”“胆识”“选择”“机遇”“足迹”等,这一类题目适合写多种文体的文章。
其三审意图。
这是审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一篇文章总有一个中心,一个主旨:或以此来写人记事,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事物的思想意义;或以此来抒情明理,抒发作者的思
想感情,说明一种事理道理,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为一个写作者,必须仔细揣摩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这样才能投其所好,合符写作要求。
二、立意
这里的“意”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主题或者主旨。
立意如何,直接关系到文章境界的高下,所以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他强调写文章要“意在笔先”,动笔之前必须首先确立主题,我这篇文章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必须心中有数,这样才可以以其皦皦,使人皦皦;否则,就如王夫之所说无帅之文,谓之乌合,以其昏昏,使人昏昏。
立意是如此之重要,那么立意的要求是什么呢?第一,立意要正确。
第二立意要深刻(或者高远),第三立意要新颖。
正确是底线,深刻拿高分,新颖才优胜,优胜凭个性,个性鲜明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三、选材
文章的中心确立之后,就可以围绕它来选择材料了。
一篇成功的文章,一定是材料和观点统一的文章,它选择的所有材料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所以,选材的原则就是“围绕中心”。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好的米才能做出好的饭,好的饭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
那么该如何选材呢?第一,选材要准确,准确才有可信度。
第二选材要典型,典型才有代表性。
第三选材要丰富,丰富才有说服力。
第四如果选材新颖,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四、布局
材料选好之后,紧接着就要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了。
所谓那篇布局,就是整体构思文章的写作格局:即文章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分几段来写,哪个材料为重点,安排在第几段,其余材料安排在哪里,都要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全局安排好了后,以“写作大纲”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为下一步的行文规划了写作的线路,保证行文时不走偏路,不走弯路。
四、行文
这里所说的行文,指的是按照写作大纲起草文章。
起草文章要一气呵成,要先想象“形象”“画面”,再把它们转换成文字;或先要扣住一个观点,然后去说明它。
行文时,既要高度兴奋,勇往直前,势如破竹,又要控制情感,心平气和,字斟句酌。
五、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此话一点不假。
除了李白、王勃那样的天才,我们常人要写出好文章,一般都需要修改,甚至多次修改。
文章起草完了,自己至少要仔细读两遍,看看文章的主题表达是否鲜明,结构是否合理,语音是否通畅。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
还可以请别人为自己文章点评,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加以斟酌,直至不能再删一句话,一个字;也不可再加一句话,一个字。
这样改出来的文章才是主题鲜明、结构严谨、文从字顺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