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泉州中心城市如何做大做强

大泉州中心城市如何做大做强

大泉州中心城市如何做大做强?
今年“两会”期间,鲤城区、洛江区人大代表团以及杨松坡等位人大代表,就加快行政区
划调整、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出建议。

日前,市政府办公室分别就建议的办理情况向各位代
表作出了答复。

今年“两会”期间,鲤城区、洛江区人大代表团以及杨松坡等位人大代表,就加快行政区
划调整、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出建议。

日前,市政府办公室分别就建议的办理情况向各位代
表作出了答复。

三途径做大城市规模
在议案中,代表们提出,由于中心城市规模偏小,不利于人才技术的引进,不利于城市
综合经济的充分发挥,因此建议扩大城市规模。

针对代表的建议,我市提出从三个方面做大城市规模:
往中心城市靠树立大泉州观念,依托项目带动和载体建设战略,集中人、财、物,全面
调动各种要素,进一步激活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使中心市区有与泉州经济、金
融、物流、信息、文化中心相匹配的体量;继续坚持“打开大门、治理两江、保护古城、建设新区”和“东进、南下、西拓”的城建方针,完善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构建高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撑大城市东、西、南、北骨架。

往海边上逼充分发挥个港区和公里海岸线的优势,集中精力抓好长达多公里,涉及个县(市、区),集交通、旅游、战略、防潮防浪、发展区域经济五大功能的沿海大通道建设和
港口建设,加快组团式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枢纽城市建设。

往第一层面挤站在全省发展第一层面的高度,加快泉州湾城市群概念性规划、市域城镇
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认真执行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行政中心搬迁
的方案》,扎实推进“八城创建”活动和今年市个重点城建项目建设,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抓紧申报“较大的市”,建设经济生态文明城市。

分三步调整行政区划
近年来,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各地纷纷调整区划,突破行政束缚,在国内掀起一阵区划
调整浪潮。

代表们建议我市学习广东、江苏等地经验,调整现有行政区划,整合周边县市,
扩大城市规模。

就此建议,市委市政府提出,为将我市建设成为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将分两期三步
调整行政区划,按先后顺序将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平方公里的规划区控
起来、做起来、管起来,最终实现将泉州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繁荣带中部枢纽城市的目标。

三方面强化城市功能
强化城市功能,带动经济发展,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目的所在。

为此,市委市政府将
从三个方面强化中心城市功能。

科技工业区和江南高新技术园区,促进江南新区的形
成;发展城东、洛秀组团,抓好秀涂港和新工业园区建设;抓好江滨路等市区外环路建设,
大力推进泉三高速公路建设,扩大城市发展的腹地。

强化城市集聚功能在通过各种渠道吸纳人才带动人口集聚的同时,努力吸引市域内外的
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资源的涌入,形成畅通的资金流、人才流、物质流、信息流、技
术流。

强化城市服务功能在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注意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拓展,注
重造就社会化、专业化的城市生产服务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大力发展以金融、信息、通
信、物流、旅游、保险、咨询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强化对周边地区经济的服务、带动和辐
射功能。

本报记者徐佳灵庄黎虹
相关新闻
建设大泉州正是好时候
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位人大代表提出建议,要求加快行政区划调整,做大做强
中心城市。

日前,市政府就代表建议作出答复。

记者就此再次采访相关人士,他们称,建设
大泉州,正是好时候。

区划调整正当时
纵观古今,横览中外,行政区域不是也不能一成不变,而应依据新的形势予以调整。


州现有的行政区划,已不能很适应大泉州经济发展的需要。

代表们称,泉州进行区划调整正
是时候。

近年来,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跃上一个新水平,全市经济总量位于全省首位,被省
委、省政府列为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次中心城市晋江、石狮、南安、惠安都进入全国“最发达县”前名,全市各县(市)全面进入福建省经济发展“十强”县、“十佳”县,涌现出安海、水头、崇武、湖头个省级重点中心镇和蚶江、百崎等个部、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同时,
个市级重点镇正在加快规划建设中。

观念束缚要破除
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转变各县(区、市)政府官员的观念是关键。

有代表指出,受本
区域经济发展利益的影响,目前,各县(区、市)在发展经济方面,基本处于各诸侯割据、
各自为政的状态,发展什么对本区域有利就发展什么,这种观念不利于大泉州经济的发展。

代表们认为,发展大泉州经济与各县(区、市)独立发展区域经济之间是+>的道理,各县
(区、市)政府官员要跳出小城,立足于大泉州,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而不能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