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 具体修定情况简介——3基本设计规定
5 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环境类别的分类和混凝土耐久 性的基本要求有变化
3.5.1 混凝土结构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 计,耐久性设计包括下列内容:
1 确定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 2 提出对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 3 确定构件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4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技术措施; 5 提出结构使用阶段的检测与维护的要求。 注:对临时性的混凝土结构,可不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与02规范相比,一级保持不变,二级适当放松,删除了准永久组合计
算构件边缘混凝土不宜产生拉应力的要求;三级裂缝控制等级对预应
力混凝土构件稍有放松
3 具体修定情况简介——3基本设计规定
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 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 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
李明顺、白生翔、孙惠中、胡德炘等18位专家为规范修
订顾问。
规范修订组成立于2007年2月8日, 2009年12月25-26日
送审稿通过审查会,形成报批稿。修订组共召开四次全体 工作会议。
新规范于2010年6月获批,2011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2 新规范修订的总体情况
落实节能、降耗、减排、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2 新规范修订的总体情况
3 具体修订情况简介
1 完善规范的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 到整体结构的设计,补充“结构方案”和“结构抗倒 塌设计”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3 具体修定情况简介——3基本设计规定
3 具体修定情况简介——3基本设计规定
2 完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内容,增加以构件分 项系数进行应力设计等内容。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表达式有所改变(规范3.3.2)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中增加了重要结构抗倒塌设计 验算的要求(规范3.3.4)。 当进行结构防连续倒塌验算时,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函数应 按本规范第3.6节的原则确定。
3 具体修定情况简介——3基本设计规定
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
结构防连续倒塌设计的涉及面广,目前研究尚不充分, 规范仅提出了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概念设计的要求。
3 具体修定情况简介——3基本设计规定
7 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原则的基本规定。
既有结构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优化结构方案,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2 荷载可按现行规范的规定确定,也可根据使用功能作适当 的调整;
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
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
3.4.4 结构构件正截面的受力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及 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 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 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准值; 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 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规范表3.4.5 规定的 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 的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规范表3.4.5 规定的最大裂缝 宽度限值;对二a 类环境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应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 且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准值。
国策,淘汰低强材料,推广高强、高性能材料。
适当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水平与抗御灾害的能力。
强调了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性。
加强了与相关标准的协调。
应用范围为房屋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
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不适用于轻骨料混 凝土、特种混凝土等结构的设计。但考虑将来各专业 规范的统一,参考了其他行业混凝土规范的规定。
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目录
1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发展 2 新规范修定的总体情况 3 具体修订情况简介
1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发展
1952年,《建筑物结构设计暂行标准》 1955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暂行规范》(结规 6-55) 1966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BJG 2l-66) 1974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 10-74) 1989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 2002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2010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1
1.7
02规范
3 具体修定情况简介——3基本设计规定
4 增加楼盖舒适度要求,规定了楼板竖向自振频 率的限制。
3.4.6 对混凝土楼盖结构应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进行竖向自 振频率验算,并宜符合下列要求:
1 住宅和公寓不宜低于 5Hz; 2 办公楼和旅馆不宜低于 4Hz; 3 大跨度公共建筑不宜低于3Hz。
1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发展
2 新规范修订的总体情况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6]77号文要求,由中国 50010-2002)进行修订,并由建研院结构所负责组织 具体工作。
赵基达、徐有邻为主编、副主编,李东彬、陶学康、黄
小坤、李云贵、王晓锋、朱爱萍、邸小坛为修订组成员。
3结构既有部分的混凝土、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根据强度的 实测值确定,当材料的性能符合原设计的要求是,可按原设 计的规定取值;
4设计时应考虑既有结构构件实际的几何尺寸、截面配筋、 连接构造和已有缺陷的影响;当符合原设计的要求时,可按 原设计的规定取值;
3 具体修定情况简介——3基本设计规定
6 增加重要结构防连续倒塌设计的要求 。
混凝土结构防连续倒塌是提高结构综合抗灾能力的重要 内容。在特定类型的偶然作用发生时或发生后,当结构体系 发生局部垮塌时,依靠剩余结构体系仍能继续承载,避免发 生与作用不相匹配的大范围破坏或连续倒塌。无法抗拒的地 质灾害及人为破坏作用,不包括在防连续倒塌设计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