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设备的验收质量标准

电气设备的验收质量标准

电气设备的验收质量标准
电仪设备质量标准
1. 变压器
1.1 报告(检修、电试、油化、油色谱分析、继电保护、瓦斯)齐全、合格; 1.2 变压器本体和组部件等各部位均无渗漏:储油柜油位合适油位表指示正确;变压器本体无缺陷,外表整洁,无渗漏油和油漆脱落现象,变压器上无杂物;
1.3 呼吸器应有合格的干燥剂,无堵塞现象;
1.4 吸湿器与储油柜间的连接管的密封应良好,呼吸应畅通;吸湿剂应干燥;油封油位应有明确标识;
1.5 防爆管内应无存油,玻璃完整,其呼吸小孔螺丝位置应正确,压力释放阀及导向装置的安装方向应正确,阀盖和升高座内应清洁,密封良好;接点动作可靠,信号正确,接点和回路绝缘良好;
1.6 冷却装置风扇电动机及叶片应安装牢固,并应转动灵活,无卡阻;试转时应无振动、过热;叶片应无扭曲变形或与风筒碰擦等情况,转向正确;散热片表面油漆完好,无渗油现
象;
1.7 净油器上下阀门均应在开启位置;滤网安装正确;硅胶规格和装载量符合要求; 1.8 套管表面清洁无裂缝、损伤,固定可靠、各螺栓受力均匀;套管油封的放油小阀门和瓦斯放气小阀门应无堵塞现象;
1.9 气体继电器应采用挡板式,动作、流速进行过校验,正常时充满油,无渗、漏油,有防护罩;
1.10 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指示器清晰,内部实际档位与外部档位指示正确一致,机械操作闭锁装置的止钉螺丝固定到位,机械操作装置应无锈蚀并涂有润滑脂;有载调压开关电动、手动操作均应正常;
1.11 各部油位应正常,各阀门开闭位置应正确,油色正常;
1.12 主变压器引线连接可靠、对地和相间距离符合要求,各导电接触面应涂
有电力复合脂; 1.13 温度计及测温回路应完整、良好,就地和远方温度计指示值应一致; 1.14 变压器相位和接线组别应能满足运行要求;
1.15 各保护动作应正确,定值符合继电保护整定书要求;
2 隔离开关的验收
2.1 支持瓷瓶表面应清洁,无污垢、破裂及机械损伤;
2.2 触头无烧伤,弹簧无断裂、疲劳现象;
2.3 传动机械、操作机构外露部分无灰尘、油垢,主要活动部位加好润滑油,分、合指示正确;
2.4 进行3,5次拉合试验,隔离开关动作应灵活、正确,接触严密,预留间隙应符合要求,机械连锁、电气连锁、辅助开关的触点应无卡滞或传动不到位现象;
2.5 符合《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验收标准》的规定。

3 互感器
3.1 清点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3.2 符合“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验收标准”的规定;
3.3设备外观清洁完整无缺损
4 避雷器
4.1 清点技术资料文件应完整;
4.2 符合《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验收标准》的规定
4.3 避雷器的瓷质部分无破损、裂纹及放电现象;
4.4 引线接头牢固,无松股、断股现象;
5 断路器和操作机构的验收
5.1 外观检验
a) 骨架的油漆亮净,无剥落生锈、划痕、碰损等现象。

b) 所装配的绝缘件、金属零件、紧固件均应无碰损、锈蚀、镀层牢固,无影响产品技
术性能及外观的缺陷。

c) 各极元件的装配,特别是绝缘件和真空灭弧室的安装,应该使其中心线与安装基准
面垂直且一致性好,各极间的中心距等主要安装尺寸应符合图样的要求。

d) 灭弧室的上端盖应与其上端的安装件(如上母排弯板、上支架等)的间
隙,0.5mm。

e) 断路器在分闸位时,两侧的油缓冲器的压帽与油杯盖的间隙不应,0.5mm;合闸时,
缓冲器的压帽应能迅速复原升起,连续多次的合、分操作应无漏油。

f) 各连接紧固件应拧紧,无松动现象。

g) 各转动关节、滑动部分应涂油脂润滑。

h) 铭牌字码打印清晰,标识的数码、字符应正确。

5.2弹簧操动机构的安装调整检验
a) 手力操动应能正常分、合闸。

b) 手动储能操动正常。

机构处于储能位置时,凸轮连杆机构的扇形板一定要复位到脱
离半轴2~3mm,保持半轴自由复位。

c) 分、合闸脱扣的扣板与半轴扣接量应为2~3mm。

d) 合、分闸操动时,辅助开关的触点切换可靠。

5.3 符合《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验收标准》的要求。

6 低压电气设备
6.1 外观检查
a) 外观检查主要检查装置的外观质量、装配质量。

一般用目测或简单工具进行。

b) 所有安装的元器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图样及其相应的技术条件的要求。

c) 主、辅助电路接线应正确、整齐、美观,并符合相应工艺守则的要求,导线截面和
颜色的选择亦应符合有关工艺守则的规定。

d) 装置的铭牌、符号及标志(识)应正确、清晰、齐全,且易于辩别,安装位置应正
确,应满足相应工艺守则的规定。

e) 装置中绝缘件的处理应符合相应标准和工艺守则的要求。

f) 装置中的电镀件应无漏镀、锈蚀等缺陷。

装置的外观尺寸及安装尺寸应符合图样及有关工艺守则的要求。

g)
h) 对于装置结构件的搭接处、零部件和电器元件的保护接地应有专用的保护接地垫圈
(或采取其它措施),以保证保护电路的连续性。

6.2 机械操作试验
a) 安装于设备上的电器元件,其操作机构及抽出式功能单元应做操作试验,检查其机
构是否灵活,操作次数不少于5次,与其相联的机械联锁或其它附件均应承受上述
操作次数而无损坏,则认为试验合格。

b) 抽出式功能单元应有三个明显的位置:连接位置、试验位置、分离位置。

7 电动执行器
7.1 技术资料齐全,规格型号符合要求;
7.2 外观检查
a) 油漆亮净,无剥落生锈、划痕、碰损等现象。

b) 各连接紧固件应拧紧,无松动现象。

c) 各转动关节、滑动部分应涂油脂润滑。

d) 铭牌字码打印清晰,标识的数码、字符应正确。

7.3 绝缘电阻大于或等于1MΩ.
7.4 行程开关动作可靠,灵活。

7.5 机械传动机构传动灵活。

8 电接点水位计
8.1 技术资料齐全,规格型号符合要求。

8.2 材质符合使用要求。

8.3 外观检查无损伤,标牌完整。

8.4 电极绝缘电阻大于或等于100MΩ。

8.5 电极表面无裂纹,与筒体螺纹配合良好。

8.6 整体水压试验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