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半个学期很快过去了,期中考试已经结束。

现在来分析六年级二班语文考试的具体情况。

本试卷从拼音、词语、查字典、写句子、改句子、整理句子、阅读理解、习作表达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

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覆盖面较广。

下面就试题的情况、学生答题情况以及对今后的教学等方面作点分析,谈点看法。

一、情况分析:应该参考人数52人,实际参加考试52人。

最高分是87分,最低分是10.5分。

优秀人数2人,优秀率3.8%,及格人数44人,及格率84.6%,不及格人数8人,平均分70.02。

1、基础知识:占45分。

多数学生对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的试题内容掌握不是较好,有很多学生字写错。

第五、六题得分率都不高。

2、阅读分析:阅读共占25分,其中课内阅读13分,课外阅读12分。

阅读一直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但是这一次的阅读,课外阅读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得高分,但课内阅读中有部分习题相对而言较难,减的分较多。

3、作文:占30分。

题目是忘不了你的——,是一个半命题作文。

横线上可以“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通过一件事来写,不少于400字,应该说难度适中。

二、各题的具体分析
第一题是根据拼音写字成词,大部分学生做的还好。

错的较
多的就是“坚毅”、“流连忘返”这两个词语。

课本没有出现“坚毅”这个词语,课外积累很少;“流连忘返”这个词较难,学生容易写错。

第二题是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第一小题正确答案是C,学生对于刚劲、血液、奔丧的读音没有掌握。

第二小题正确答案是D,关键点是学生对于“波光明灭”的意思不明白。

第三小题中学生对于“宁静”“幽静”没区别开。

第四小题查字典的音序大写出错的多。

第三题是按要求写句子,其中转述句的人称错得较多和双重否定句错得较多
第四题是积累填空这题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得高分。

只有少部分学生把有些字写错了。

第五题是阅读题,课外阅读理解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的高分,答案都在短文中,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出错。

课内阅读做的不好,但学生们说得太多,没抓住重点;还有第6小题,写的不够精炼。

以后应多加强阅读方面的专项训练。

第六题是写作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忘不了你的------,题目不难。

主要问题是文章结构安排合理,文章条理清晰,但在叙事和写人的时候技巧单调,突现的不足就是学生由于课外阅读量小,缺乏积累,因此视野不够开阔,选材略显狭隘。

由于积累的缺乏,使部分学生的表达略显吃力,语言过于平淡,不够生动具
体。

尤其是有些学生不能围绕主题用一件事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三、具体改进措施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平时要注重加强读题、审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耐心检查,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对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和教育,培养他们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

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许多学生字、词不过关。

试卷中考查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学生必须掌握的。

这些词语在平时的练习册中也常出现的,学生应该有较多认识和巩固的机会,可为什么学生的得分率还不高呢?主要是教师平时设计的课堂练习题的题量少而简单,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课堂作业虽然都是生字抄写、组词、句子等一些基础的训练题,但对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是很有帮助,很有效果的)。

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

在检测卷中,字、词类的题目只要学生平时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3、继续抓好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理解和阅读能力。

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

平时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引导督促学生多阅读,多思考。

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当然,还要多从方法上指导阅读。

4、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材中出现过的训练形式,要指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反复练习掌握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拓展练习。

要重在教规律,教方法,而不是告诉学生某题的正确答案。

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练习。

在小处把握好学生的解答中的细小语病,在大处要教活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求要严,方法要活,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5、在写作指导上仍应多下功夫。

随时引导督促学生动笔写一点,方式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一些,多进行习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习惯。

另外,要求学生课外多阅读文章和课外书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