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PPT课件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PPT课件


微量营养元素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① 是某些酶的成分。 ② 参与体内碳氮代谢。 ③ 与叶绿素合成及稳定性有关(Fe)。 ④ 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⑤ 促进生物固氮(Mo)。 ⑥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B)。
微量元素营养失调症状
• 硼:茎尖、根尖生长停止或萎缩死亡。油
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花 椰菜“褐心病”、 萝卜“黑心病”等。
油菜缺磷:
自左至右,依 次为油菜幼叶 至老叶,缺磷 油菜叶片从暗 绿、暗紫发展 至紫红色。
胡萝卜缺磷:
老叶从叶缘变紫,同 时老叶柄也变紫并且 生长受阻。
玉米缺磷:植株矮小,碳水化合物代谢受阻,植物体内 易形成花青素,如玉米的茎出现紫红色症状。

• 生理作用:
①钾能促进光合作用; ②钾能提高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③钾具有控制气孔开、闭的功能; ④钾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并加速同化产 物向贮藏器官中运输; ⑤钾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病、抗盐 和抗倒伏等能力。

新抽出叶片的尖端和前一片叶连在一起,呈鞭状,俗称“Bull -whip”症状。
缺钙的马铃薯薯块: 块茎 很小, 数量多, 呈现不同的 凸出、凹洼、微卫星状的 畸形块茎,
大白菜缺钙其典型 症状是内叶叶尖发 黄,呈枯焦状,俗 称“干烧心”,又 称心腐病。
缺钙引起的 果实脐腐症。 果脐塌陷, 呈水浸状, 并逐渐变黑 形成脐腐病。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目录
• 种类 • 来源 • 必备条件 • 生理作用与失调症状
作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共有 17 种,分三类:
• 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
• 中量元素:硫、钙、镁;
• 微量元素:铁、硼、锰、锌、铜、钼、氯、 镍。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来自哪里?
• 碳: • 氢: • 氧: • 氮:土壤、空气

花椰菜:极度缺钼时,叶肉退 化,只剩下叶尖部分,称为鞭 状叶。

草莓缺钾和氯中毒:缺钾-边缘褪绿和枯萎;叶 柄坏死,受影响叶片干涸。氯过剩-边缘褪绿和 枯萎。
莴苣氯毒,外部叶片叶缘蕉枯.
磷素营养失调症状
(一)磷素营养缺乏症
*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蘖或分枝 少
*花芽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多 *延迟成熟,果实、种子少且不饱满 *细胞发育不良,致使细胞内叶绿素浓度相对提高,
使得茎叶呈暗绿或灰绿色,缺乏光泽,严重时会 形成较多的花青素,使多种作物茎叶呈紫红色 (二)磷素过多
*无效分蘖增加、早衰,造成锌、铁、锰的缺乏等
• 氯:缺乏症-植株矮缩,叶片失绿,叶形变小。
中毒症-叶尖、叶缘呈灼烧状,并向上卷曲,老 叶死亡,提早脱落。

西葫芦缺锰:老叶脉间枯黄导 致叶缘枯萎,主脉保持绿色。
葡萄缺锰症:左为正常,右 为缺锰。同一果穗中,着色 果粒和不着色果粒不均匀地 混合存在。
黄瓜缺钼:随植株成熟, 叶片保持浅黄绿色,叶脉 突出,叶缘宽而暗淡。
• 铁:顶端或幼叶失绿黄化,由脉间失绿发
展到全叶淡黄白色。果树“黄叶病” ;花 卉、蔬菜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或白化;禾本 科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

芹菜缺硼: 植株幼叶叶柄开裂, 内侧受伤组织表面 呈褐色
油菜
从开花后期到成熟期的油菜 (紫油菜)缺硼症。生长不 良、叶片萎缩、二级开花、 不结实。
西葫芦缺硼: 果实开裂

• 生理作用:
①氮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②氮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③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酶的成分; ④一些维生素和生物碱(如烟碱、茶碱、 可可碱、咖啡碱等)中也含有氮素。
氮素营养失调症状
1. 氮缺乏
外观表现
整株:植株矮小,瘦弱; 叶片:细小直立,叶色转为淡绿色、浅黄色、乃至
黄色,从老叶开始出现症状; 叶脉、叶柄:有些作物呈紫红色; 种子、果实:少且小,早熟,不充实; 根:色白而细长,量少,后期呈褐色。
• 硫:有3种氨基酸中含有硫,因此,它是蛋白
质的组成成分,缺硫时蛋白质形成受阻;在一 些酶中也含有硫,如脂肪酶、脲酶都是含硫的 酶;硫能提高豆科作物的固氮效率;硫参与植 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硫对叶绿素的形成有 一定影响。
缺素症:
钙:生长点坏死,幼叶卷曲变形,果实发育不良 镁: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黄化 硫:幼叶失绿黄化
苹果缺氮: 叶片呈淡黄绿色, 在收获前一个月 就开始落叶。
水培小白菜: 矮小瘦弱,老叶黄化
芹菜缺氮: 从左到右同一植株叶片从年幼、 中等到衰老呈现不同的黄化病, 单独一片叶的黄化均匀。
一品红缺氮:叶片小,均一黄化. 起初叶脉呈桃红色特别明显,但 随着氮的进一步缺乏叶脉颜色变 浅。
2. 氮过量 外观表现
辣椒缺钙: 浅褐色凹陷 区域在果实 的盛花期结 束时扩展。
豌豆缺镁:老叶脉间褪绿,从小叶 中央开始,叶缘是特有的绿色边缘, 这一点用于区别缺锰症;在田间成 熟的作物中叶片典型褪绿。

菜豆缺镁:老叶上表部脉间有锈 斑(青铜色),最后青铜色区域 变黑。
柑橘缺镁:叶片中脉两侧侧 脉间黄化,叶尖与叶基保持 绿色。以叶柄为基部、叶尖 为顶点,黄化呈三角形。严 重时,整个叶片黄化、落叶。

缺铜柑橘果实: 首先,果梗附近出现黑褐色
小斑点,逐渐向整个果实蔓
延。图为成熟期果因缺铜而
裂开的状态
锌苹果缺锌:簇叶病• 锰:缺乏症-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小斑点散
布于整个叶片。
• 钼:缺乏症-叶片畸形、瘦长,螺旋状扭曲,生长
不规则;老叶脉间淡绿发黄,有褐色斑点,变厚焦 枯如花椰菜、烟草“鞭尾状叶”、豆科植物“杯状 叶”且不结或少结根瘤。
菜豆缺钾: 老叶叶缘褪绿,向叶脉扩 展。
将缺钾番茄纵切 为两半,即可看 到果皮内侧呈白 色,隔膜中部变 白而糠。
一般果实着色不良,出现各种类型的症状。有的 缺钾并不是引起
缺乏红色且不均匀、有的带有橙色、有的发青的 番茄不均匀成熟
维管束呈放射状等。
的唯一因子。
中量元素:
生理作用:
• 钙:钙是质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有防止

菜豆缺铁:从上排左边 到下排右边叶片显示不 同程度的缺铁症状。其 特征是幼叶较老叶黄化 症状更为明显,但叶脉 仍保持绿色。
葡萄缺铁: 老叶呈绿色,幼叶却变黄白色, 新稍生长停止。右为正常果穗, 左为缺铁树的果穗。缺铁树的 果穗小,果粒的膨大也受到抑 制。
花椰菜缺铁: 幼叶黄化,后成白色,中 脉和主脉仍保持绿色。
水稻氮过剩危害有倒伏、病 虫害侵染、产量减少、米质 下降等。
番茄氨毒害:氨气(NH3)从作物气孔进入体内并 夺取细胞氧,因而急剧地出现毒害。

• 生理作用:
①磷是细胞核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②磷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③磷是腺三磷成分; ④磷是植物体内各项代谢过程的参与者; ⑤磷有提高植物抗旱、抗寒等抗逆性和适 应外 界环境的能力; ⑥促进根芽分化及地下部分的生长。
葡萄缺镁:叶脉间呈淡绿 色,只有叶脉附近保持浓 绿色。脉间黄化逐渐发展, 严重时出现褐色斑点及坏 死。
接近叶 柄处的 叶片基 部变淡 绿色, 进而整 个叶片 褪绿。

菜豆缺硫:菜豆新叶统一褪绿呈 金黄色,生长停止,新叶不展开。
青割向日葵
玉米缺硫: 一般出现在 上部叶片。 通常叶片呈 淡绿色,进 而变黄白。
细胞液外渗和早衰的作用;钙是构成细 胞壁不可缺少的物质,缺钙会影响细胞 的分裂和新细胞的形成;钙是某些酶的 活化剂,例如淀粉酶;钙有中和酸和解 毒的作用,如草酸钙的形成,对细胞的 渗透调节十分重要。
• 镁: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时植物合成
叶绿素受阻;镁是糖代谢过程中许多酶的活化 剂;镁能促进磷酸盐在体内的运转;它参与脂 肪的代谢和促进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合成。
• 铜:生长瘦弱,新叶失绿发黄,叶尖发
白卷曲,叶缘灰黄,叶片出现坏死斑点。
• 锌:植株矮小,节间短,生育期延迟;
叶小,簇生。水稻“矮缩病”、玉米 “白苗病”、柑桔“小叶病”、“簇叶 病”等。
缺铜柑橘植株:大约从7月份 开始,春枝叶腋下部形成胶 袋状并流出胶状物质。枝条 先端干枯,约从8月份开始果 皮出现类似黑点病的锈斑, 果心形成胶状物质、裂果增 多。
• 磷、钾、钙、镁、硫、铁、锰、硼、
铜、锌、钼、镍:土壤
• 氯:土壤、空气、水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必备条件?
(1)这种化学元素对所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 的。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
不可缺少性 (2)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而 且其它任何一种化学元素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 这种元素后症状才特能有减症轻状或与消失。 (3)这种元素必不须可是代直替接性参与直植接物性的新陈代谢,对植 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苹果着色前缺 硼症状:严重 时,果皮下木 栓化部分变硬, 果实裂开或脱 落。
苹果收获期缺硼症: 果实虽膨大,但部分 果皮成水浸状或油浸 状,而且形成扭曲变 形果或畸形果。
豌豆缺铁:新叶一致
浅黄,带有不规则坏死
斑点,卷须褪绿(严重 菜缺铁豆)缺。硫:菜豆新叶 统一褪绿呈金黄色, 生长停止,新叶不展 开。
植物缺钾的常见症状:
通常茎叶柔软,叶片细长、下披; 老叶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逐渐枯萎; 在叶片上往往出现褐色斑点,甚至成为斑块,严
重缺钾时幼叶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 根系生长停滞,活力差,易发生根腐病
大豆缺钾: 生长发育不良,植株矮小, 叶片明显变小。老叶叶尖黄 化,随着症状加重,褐色斑 点由脉间扩展至叶缘。
➢ 营养体徒长,贪青迟熟; ➢ 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下披互相遮荫; ➢ 茎秆软弱,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 ➢ 根系短而少,早衰。
城市污水及畜产废水中含 有大量的含氮化合物,把 这种水用于灌溉的水田就 会发生氮过剩危害。
其具体预防措施为节水栽培, 导入抗病、抗倒伏的品种, 种植早熟品种,施用硅肥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