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倪磊1.桂枝湯桂枝大棗草薑芍,必備稀粥稻米煞。
風溫溫熱冬溫疫,初惡風寒信可療。
霍亂濕傷吐利後,身痛不休小和調。
冷汗自出溫病者,身涼似水效還高。
有汗卻無咳嘔痛,傷燥如寒甚推敲。
2.桑菊飲辛涼輕劑桑菊飲,薄草蘆根桔杏翹,疏風清熱宣肺氣,風溫咳嗽輔之妙。
3.銀翹散辛涼平劑銀翹散,薄草蘆根豉蒡煎,芥穗桔梗淡竹葉,透表清熱解毒先。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細生地玄參方太陰溫病巳非輕,氣血燔時兩不平。
玉女煎方原可變,石膏知母地玄冬。
牛膝趨下無從取,熟地偏溫須易生。
咽病血傷雖未見,但防邪熱入其營。
4.五汁飲子五汁飲子味甘甜,梨藕蘆根荸薺鮮。
更取麥冬同搗濾,冷服熱飲善驅痰。
又療癉瘧陰先病,陽氣獨發熱不寒。
即或微寒亦多熱,舌幹口渴亦能安。
溫病後期肌膚燥,溲時莖痛燥咳兼。
暮熱脈數面微赤,皆當飲用莫遲延。
6.清營湯及其加味清營犀地元銀麥,連翹丹黃竹葉心,能療煩渴目欠利,寐難舌赤暑厥陰;更醫暑癇忽痙厥,還治邪燒老幼身;陽明溫病舌黃燥,質絳不渴也當循;寸大舌絳不渴者,除去黃連效更矜。
6.清宮湯·加味清宮湯清宮湯方治譫昏,誤汗偏多用五心。
玄冬竹翹蓮同沒,尖磨犀角可清神。
血分熱搏苔少絳,胸中大熱早清金,須加三位知銀瀝,驅盡三焦邪暑溫。
7.三黃二香散三黃二香散誰傳?乳沒將軍又柏連。
茶水香油先後敷,宜時應以水仙穿。
8.翹荷湯翹荷湯方草梗齊,黑梔綠豆取幹皮,緣為燥火傷清竅,症見齦咽耳目疾。
9.清暑益氣湯清暑益氣藥拾柒,升葛芪姜冬柏執。
曲澤青陳參歸棗,二術五味草煎汁。
發熱惡寒身重病,中暍脈弦細芤遲。
氣弱肢冷前齒燥,汗下溫針不可施。
10.清絡飲清絡鮮鮮竹葉心,荷邊銀扁兩花分,絲瓜皮配西瓜翠,不了頭邪戡暑溫。
11.銀翹馬勃散銀翹馬勃散,牛蒡射幹攻。
濕溫咽痛解,心膽兩經清。
12-1.宣痹湯(一)宣痹湯方通草輕,射幹杷葉豉郁金。
氣分痹鬱而為噦,濕溫上受太陰經。
12-2宣痹湯(二)宣痹杏翹己蠶砂,赤豆皮梔薏夏滑。
灰苔黃目濕中熱,骨骱煩疼經絡轄。
13.桂枝姜附湯桂枝姜附有白術,互證濕溫是兩途。
不渴舌白寒脈緩,經拘絡束豈能無。
14.杏仁湯杏仁湯內翹滑桑,苓蔻梨芩取法涼。
渴飲舌白伏暑致,嗽頻背冷速煎湯。
15.沙參麥冬湯沙參麥冬湯可貴,玉竹花粉豆桑甘,燥傷肺胃咳或熱,久咳須加骨皮三。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16.清燥救肺湯清燥甘桑膏杏參,救肺阿麥杷麻仁。
痰多貝蔞血枯地,熱甚犀羚一併吞。
17.化症回生丹化症回生血搏堅,乳沒丁茴降麝研;香附元胡蘇木子,良姜阿魏兩頭尖;紅花益母薑黃艾,棱杏漆萸鱉桂添;抵當四物合失笑,三十六位醋參全。
18.複亨丹複亨丹裏用硫黃,苾薢當歸苓桂藏,參茸椒炭與杞果,蓯蓉龜板小茴香。
老年八脈空虛甚,燥氣久伏下焦傷。
方與化症為對看,溫養溫燥暫服良。
19.霹靂散霹靂靈脂細辛薑,降木丁茴椒己榔,草果篳澄桂附薏,菖萸烏藥薤雄黃。
20.銀翹湯銀翹地麥甘竹共,下後無汗脈浮吞。
脈見浮洪需白虎,洪而芤者虎加參。
21.益胃湯益胃甘涼為複陰,玉竹糖麥地沙參。
下後汗出急議取,不教怯證熱咳臨。
22.清燥湯清燥湯方緩法明,陳柴當歸不可容,下後無汗而脈數,人中黃地母元冬。
23.護胃承氣湯護胃承氣大黃丹,知母元參地麥添。
下後數日熱不退,或退不盡口咽幹,舌黑或竟金黃色,脈沉有力熱使然。
陰竭氣虛脈沉弱,只須增液護陰痊。
24.新加黃龍湯新加黃龍用莫遲,正虛不運藥當知。
生草三參人元海,硝黃歸麥地薑汁。
25.宣白承氣湯宣白承氣用膏黃,杏粉蔞皮喘促商,右寸脈大痰壅滯,上開肺痹下寬腸。
26.導赤承氣湯導赤承氣治求因,左尺牢堅火腑尋,小便赤痛時煩渴,赤芍連地柏硝軍。
27.黃連黃芩湯黃連黃芩郁豉儔,陽明溫病有幹嘔,口苦而渴中宮亂,未可下時此場謀。
28.梔子柏皮湯·茵陳蒿湯梔子柏皮草宜濕,茵陳梔子黃宜熱,腹滿因熱不滿濕,不渴因濕渴因熱。
心中懊依又因濕,舌燥黃者還因熱,頭汗因熱無汗濕,陽明溲秘黃則熱。
29.冬地三黃湯冬地三黃元草齊,葦汁銀露兌服需。
無汗溲短不可下,陽明未劇早來醫。
30.三石湯暑溫蔓延三焦經,舌滑微黃邪氣生,三石膏滑寒水下,金汁花露杏仁通。
31.杏仁滑石湯杏仁滑石方,橘半樸芩通。
郁連三焦受,伏暑暑溫清。
證見胸痞悶,舌白潮熱生。
煩渴還自利,溺短汗不停。
31.半苓湯半苓各五一錢連,通草八錢厚樸三。
濕鬱不饑不食證,痞結胸滿太陰寒。
32.三香湯三香降鬱豉梔桔,枳殼簍皮上走邪。
濕熱口鼻募原道,揭開機竅納食貼。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33.草果茵陳湯·菌陳四逆湯草果茵陳豬苓樸,澤瀉三皮廣腹苓,中焦滯痞寒濕困,舌上灰滑取其通。
茵陳四逆附薑草,只需四位方即成,面目黃發且肢厥,寒濕在脾兩分明。
34.理中湯·五苓散·四逆湯理中參草配術薑,寒熱腹痛不渴詳。
脾胃陽傷濕為害,霍亂身痛吐利狂。
五苓術桂茯澤豬,熱多欲飲此方良。
四逆肢厥惡寒汗,吐利薑參附草商。
35.救中湯卒中寒濕盛夏須,腹中絞痛脈來沉,兼緊兼遲甚則伏,欲吐欲利腿轉筋。
四肢欲厥發痧症,急驅陰濁早回春。
內挾穢濁成眩冒,救中椒朴姜榔陳。
36.茯苓皮湯茯苓皮湯用豬苓,腹皮竹葉薏仁通。
神昏安宮先透竅,繼用分消淡滲功。
穢濕吸受三焦布,熱蒸頭脹溲難行。
苔白痛嘔渴不多,邪宣穢逐使神寧。
37.藿香正氣散藿香正氣散,加減五方通。
共取陳苓樸,因濕各有從。
曲麥杏腹茵,其一在走中。
豆卷通防薏,其二本行經。
舌黃滑杏取,其三久熱平。
查曲合草果,其四氣分行。
大腹蒼術穀,其五胃脾恒。
濕穢遏氣機,邪去氣正功。
38.九痛丸九病狼牙九痛尋,吳萸巴豆附薑參。
血病墜車與落馬,連年積冷注胸心。
39.新制橘皮竹茹湯新制橘皮竹茹湯,柿蒂薑汁噦者嘗。
陽明濕溫胃氣壅,辛苦驅濕得安康。
40.黃芩滑石湯黃芩滑石用豬苓,大腹苓皮白蔻通。
脈緩身痛勿發表,舌淡黃滑內忌攻。
汗出熱解繼複熱,裏外濕合渴甚輕。
徒清此熱濕不退,祛濕熱留熾則凶。
41.薏苡竹葉散薏苡竹葉散,辛涼淡亦輕。
大忌辛走表,純苦熱難平。
濕鬱經脈外,身熱並身痛。
汗多還自利,白疹腹胸生。
內外合邪害,苓翹蔻滑通。
42.杏仁薏苡湯杏仁薏苡將氣宣,己姜朴夏桂蒺煎。
不饑苔白肢若廢,風暑寒濕咳脹痊。
43.加減木防己湯加減木防己,暑濕癰者宜。
石膏桂枝杏,滑名通草薏。
44.二金湯二金雞內海金沙,樸腹豬通氣可達。
外幹時令傷水谷,夏秋疸病熱濕加。
45.杏仁石膏湯杏仁石膏半柏梔,三焦裏證枳薑汁,黃疸脈沉中痞見,噁心溺赤便結時。
46.連翹赤豆飲·保和丸連翹赤豆飲,花粉豉梔通。
保和卜子夏,楂曲翹陳苓。
素積勞倦者,再盛濕溫生。
曾因誤發表,身面俱黃呈。
不饑還溺赤,兩感症能平。
47.草果知母湯草果知母夏梅苓,花粉姜汁厚樸尋。
背寒胸中痞結滿,瘧來日晏漸傷陰。
48.麥冬麻仁湯瘧傷胃陰津不復,潮熱得食須熱加。
不饑不飽還不便,知梅芍麥首烏麻。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49.黃連白芍場黃連白芍積實功,薑汁沖兌夏苓同,不渴多嘔寒四未,太陰腫瘧熱心胸。
50.厚朴草果湯厚樸草果醫濕瘧,廣皮苓夏各仁煎。
渴喜熱飲因濕蘊,苔白脘悶四肢寒。
51.青蒿鱉甲湯青蒿鱉甲地知丹,搜剔伏邪氣血間。
熱自陰來退無汗,早涼夜熱一服安偏于熱重少陽瘧,汗解渴飲脈左弦。
暮熱早涼去生地,花粉加來桑葉添。
52.加減芩芍湯加減芩芍苦辛寒,廣皮厚朴木香連,滯下已成腹脹痛,實因疏利走腸間。
53.滑石藿香湯滑石藿香豬苓配,廣苓皮樸蔻通襄。
渴不多飲溲不利,滯下紅白苔灰黃。
54.玉竹麥門冬湯玉竹麥門冬,沙參甘草從,燥傷胃陰病,用此有奇功。
55.黃連阿膠湯黃連阿膠芍藥芩,蛋黃合治少陰溫。
壯火複熾陰欲竭,心煩不臥死將臨。
56.小定風珠小定風珠雞子黃,阿膠童便菜龜商,既厥且噦細勁脈,下焦肝動莫溫陽。
57.桃仁承氣湯桃仁承氣用歸芍,丹皮硝黃蓄血調,夜熱晝涼少腹滿,通達便秘盡逍遙。
58.大定風珠大定風珠取法酸,甘鹹同用在充填,麻仁芍地草膠味,龜鱉牡蠣蛋黃團。
久羈熱邪真陰爍,舌絳苔少陰難還,瘛疭脈氣並虛弱,妄攻誤表費周旋。
59.桃花湯桃花湯證細推敲,石脂炮薑粳米調。
熱撤裏虛脈濡小,下利稀水血膿交。
還醫肢厥食不進,澀止斂滑固脫牢。
下利無度脈微細,虛甚又必人參桃。
60.護陽和陰湯護陽和陰血室傷,兩清氣血半邪亡。
脈數餘邪還不解,芍參草麥地黃將。
61.連梅湯連梅可使少陰調,暑入厥陰麻痹療。
麥地阿膠先紫雪,神迷心熱燥煩消。
62.椒梅湯椒梅酸苦複辛甘,薑枳芩芍參半連,暑陷厥陰苔灰渴,嘔蛔下血且聲難。
63.來複丹來複偏醫暑誤療,元精靈脂共硫硝,青橘納利塞胸氣,胃口傷殘渴燥調。
64.香附旋覆花湯·控涎丹香附旋覆花,辛淡香開絡;蘇子廣皮苓,半夏薏仁作。
伏暑又濕溫,無寒但潮熱,或竟如瘧狀,脅痛或不咳。
病減但不除,控涎遂戟芥。
65.鹿附湯鹿附草果菟絲苓,身痛苔白濕可清,足跗浮腫足經病,少陰濕去待陽升。
66.安腎湯安腎茅術蘆巴苓,菟絲補腎久濕通。
脾陽消乏腎亦憊,附茴韭子鹿茸功。
67.黃土湯黃土湯方黃土多,地術膠附草芩合。
先便後血寒濕症,剛柔相濟小腸得。
68.椒桂湯椒桂良薑吳茱萸,更取柴茴青廣皮,暴感寒溫疝寒熱,脈弦反數痛當臍。
69.宣清導濁湯宣清導濁二苓寒,皂莢蠶砂治便難,又化三焦濕彌漫,竅阻神昏少腹堅。
68.術附湯術附姜陳厚樸參,濁濕留久注肛門。
穀道墜痛因氣閉,舌苔白腐不食臨。
69.溫脾湯溫脾草果蜀漆姜,桂樸茯苓養髒強。
腹脹不渴反嘔水,太陰三瘧要達陽。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70.扶陽湯扶陽參桂附歸茸,嗜臥形寒三瘧從,舌淡脈微發不渴,少陰得治久服寧。
71.茵陳白芷湯茵陳白芷藿香柏,茯苓皮與西秦皮。
酒客久痢無他症,飲食不減卻須醫。
72.雙補湯雙補覆盆補骨山,菟蓯巴戟芡萸蓮。
老年久痢參苓味,陽氣衰殘脾腎還。
73.加減理陰煎加減理陰薑附逢,白芍熟地味茯苓。
久痢小便不通治,厭食得轉欲嘔平。
74.斷下滲濕湯斷下樗榆術,銀楂柏茯豬,久痢猶帶血,肛門氣墜服。
75.人參烏梅湯人參烏梅蓮子山,木瓜灸草治舌幹。
微熱微咳還口渴,實為陰傷久痢牽。
76.參茸湯參茸附子菟絲茴,杜仲當歸一併隨。
腰胯脊髀酸還痛,臟腑奇經肛痢全。
77.參芍湯參芍草附味苓全,治似癥瘕少腹間。
下焦陰陽虛不攝,可知休息痢經年。
78.肉蓯蓉湯肉蓯蓉湯薑炭歸,桂炒白芍參附隨。
胃關不開由於腎,噤口須濟少陰危。
79.專翕大生膏專翕大生沙苑膠,參苓杞味地萸芍,海鮑龜鱉蠣蓮芡,烏雞豬脊並羊腰。
常醫燥久傷肝腎,尚把胎傷三月調,理法方藥臻完善,進而求之引伸高。
80.桂枝芍藥知母湯桂枝芍藥知母湯,三芍腳腫吐五薑,知防術桂均須四,附子麻甘二兩停。
81.鱉甲煎丸鱉甲煎丸瘧母方,蟅蟲鼠婦及蜣螂,蜂房石葦人參射,桂樸紫葳丹芍薑,翟麥柴芩膠半夏,桃仁葶藶和硝黃,瘧纏日久肋下硬,癥消積化保安康。
82.逐瘀湯血府當歸生地桃,紅花甘草殼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