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莒南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八下·武城期中) 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物品,使用时可以减小压强的是()A . 逃生锤B . 削皮器C . 金属锥D . 提包器2. (2分) (2018八上·武汉月考) 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 完整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minB . 初中生一年约长高8dmC . 成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4km/hD . 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的噪声不能超过90dB3. (2分)(2020·广州模拟) 关于信息的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5G比4G传输信息快,是因为在5G中传输信息所用的载体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B . 与微波相比,激光的频率更高,所以激光在光缆中的传播速度比微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C . 长波、中波、短波,在一定时间内,短波可以传输的信息最多D . 卫星通信是用光波来加载信息、传递信息的4. (2分)(2020·广州模拟) 小旋同学把甲、乙两只灯泡接入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甲灯比乙灯亮。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乙两灯的电压一定不相等B . 甲灯的额定功率一定比乙灯大C . 若乙灯被短接,甲灯一定不亮D . 若甲灯被短接,乙灯的亮度不变5. (2分)(2020·广州模拟) 龟和兔在一段路程为s0的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虚线是兔的图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在0~t1时间内,兔比龟快B . 在t2~t3时间内,龟比兔快C . 整个比赛过程,兔与龟相遇2次D . 为赶上龟,兔在t4~t5时间内做加速直线运动6. (2分)(2020·广州模拟) 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在甲图中,浮在水面上的浮桥,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B . 在乙图中,沉在水底的铁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C . 在丙图中,用手水平推着一个大箱子没有移动,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D . 在丁图中,用手握住一根长直铁棒没有下滑,手对铁棒的握力等于铁棒的重力7. (2分)(2020·广州模拟) 小旋把灌满水银的玻璃管(长为860mm)倒置放入水银槽中,松开手后的情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大气压的数值一定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B . 将玻璃管倾斜30°,管内顶部受到水银的压强定增大C . 若把玻璃管竖直向上提升30mm,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升高10mm,说明大气压变大了D . 在图中玻璃管的顶部打个小孔,若有水银向上喷出,说明大气压定大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8. (2分)(2020·广州模拟) 如图所示,小凯在某段水平直线路面上骑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共用时12s,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
已知小凯的重力为600N,自行车的重力为200N,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10-4m2. ,在t=7s时,小凯刚好到达这段路程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这段路程总长度为72mB . 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为200NC . 轮胎对地面的压强为4×106PaD . 整个过程,人和自行车所受的最大阻力为30N9. (2分)(2020·广州模拟) 如图甲所示,一个重为10N的圆台物体,上表面半径大于下表面半径。
把它浸入某液体后悬浮在其中,如图乙所示。
若把圆台浸入另一种液体后,圆台沉底,如图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在乙图中,圆台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一定大于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B . 在乙图中,圆台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一定等于圆台受到的浮力C . 在丙图中,圆台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差相比乙图一定变小D . 在乙、丙两图中,圆台受到的浮力相等10. (2分)(2020·广州模拟)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和初温相同,把甲投入一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Δt。
把甲取出后,再投入乙,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Δt,不考虑甲、乙、水三者与外界的热量交换。
由此可知()A . 甲的比热容大B . 乙的比热容大C . 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谁的比热容大11. (2分)(2020·广州模拟) 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电梯的()A .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 . 机械能保持不变C . 动能一定增大D . 重力势能一定减小12. (2分)(2020·广州模拟) 如图所示,小凯用拉力F提着重为G的物体匀速缓慢上升h,下列关于杠杆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拉力F所做的总功为FhB . 杠杆的机械效率是×100%C . 若把悬挂点从A点移至B点,把同一物体匀速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的大小与原来相同D . 若把悬挂点从A点移至B点,把同一物体匀速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所做的总功与原来相同二、填空题 (共1题;共9分)13. (9分) (2016八上·汽开区期中)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________.(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__,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3)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________ cm,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像.(4)如图2甲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乙图上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三、实验题 (共8题;共35分)14. (3分) (2015八上·江苏月考) 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两个玻璃凸透镜(A、B)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1)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________(选填“A”或“B”);(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中最方便合理的是________;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c.把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4)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成的像将_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15. (3分) (2020八上·岐山期末) 按要求完成填空(1)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撤去酒精灯,水慢慢停止了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2)如图乙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红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________开始下滑;(3)如图丙所示,将纸板NOF从直线AB所在位置绕ON向后转动,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4)如图丁所示,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来回跳动,且有声音产生,说明________。
16. (4分)(2016·姜堰模拟)(1)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在研究距离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用开有边长为1cm的菱形孔的卡片甲对着太阳,当卡片距地面15cm时,光斑呈________形;将卡片逐渐远离地面时,光斑逐渐变暗,到1m以上时,光斑逐渐呈________形.(2)如图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①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②热量由酒精灯的火焰传递给烧杯中的水,但不会反过来传递,这说明热量的传递具有________性;③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________;④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但小宇提出疑问:曾看见端上桌子的砂锅里的汤没有火加热仍沸腾,请你解释原因:________.17. (6分) (2020八上·洛川期末) 小明在课后做了几个小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在探究弦的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同种材料、松紧相同、粗细不同的琴弦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琴弦的直径关系,该实验中所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法。
若探究弦的音调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琴弦是________;(2)在探究水沸腾温度变化规律时,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处明显的错误之处:________;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3)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使激光束紧贴纸板照射,将纸板NOF向前折或者向后折,在纸板NOF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用签字笔将激光束描绘在纸板上,将纸板沿着ON对折,发现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径迹完全重合,这说明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18. (4分)(2018·龙华模拟) 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做了以下实验:①天平调平后,测量物块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物块质量是________g。
②往量筒中装50mL水,将该物块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乙,则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③如图丙,小明把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并浸没在水槽中,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N,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