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两则之《采草药》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难解的文言虚实词, 疏通文句, 能够读懂课文, 翻译文句。
2、了解本文说明事理的思路,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3、认识作者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并学习之。
教学重点 1 学习并掌握实、归、理等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2 指 导学生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 进一步体会、学习作者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层次脉络,特别是前后两部分的关系。
教时安排本课文共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采草药》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第二课时,讲读《雁荡山》。
第三课时总析课文,比较阅读,练习。
教法选择目标教学法。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讲析 《采草药》 , 疏通文句, 理解文意, 理清思路。
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准备为四化建设更好地服务。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设问,引导同学了解《梦溪笔谈》及科学 家沈括,为课文展开创设情境。
二前提检测检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及前期预习情况,布置同学作前
题测评题,作完后加以核对订正。
三逐步导读达标。
一讲析课文第一段 1 读请同学朗读课文,注意学生朗读中的停顿。
并指导学生利用上下文,利用文下注释,掌握殊、芽、归、实、效等 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 疑针对本段内容设疑、质疑 1 本段如何说明古法未当?2 皆不可限 以时月与古法未当的关系如何?3 论引导学生对阅读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 讨论,解决疑惑。
1 讨论所设之疑。
答案略 2 学生质疑讨论。
引导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惑,并讨论解决。
4 结小结课文第一段,并导入课文第二段。
设问本段由否定古法到提出不可拘于时月已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为何 文章还未完?是否后文属于赘笔?2 讲读第二段 1 读请同学读第二段,并 请同学发现问题,准备质疑。
引导学生理清层次, 疏通文句, 重点掌握花、 芽、 实等活用实词及盖、 理、凌、望、荣等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文意。
2 疑引导学生针对本段内容设疑、质疑 1 已有结论,为什么还要继续 说明?2 前后两部分有什么关系?3 引导学生就读、 疑中的问题进行质疑。
3 论引导学生讨论前面所提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启发。
1 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理,当与不当之原因自明。
2 前面从用药的部位不同谈不可限以时月,是从内因的角度讲,后从
外部条件谈不可限以时月是外因。
4 结引导学生小结课文第二段,训练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1 实事求是一种科学的精神,值得提倡。
2 小结几个文言虚实词的用法和意义四总析课文脉络。
根据板书分析课文脉络,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思路,训练学生的多种 思维能力。
五达标测评指导学生作达标测评题并加以订正附达标测评题。
学生做完以后组织学生互相批改,发现共同问题请测评题作得比较好 的同学进行讲解。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六作业布置略附达标测评与板书设计前提测评一、注音宿根;黯恶; 愆 伏。
并汾乔木二、课文关于采草药的时间否定了什么观点,证明了什么观 点?三、解释1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
2无苗时采,则实而沉。
答案略达标测评 1、指出下列文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1 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光芽。
2 诸越则桃李冬实。
3 深山则四月花。
2、解释加点词 1 则津泽皆归其根。
2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
3 并汾乔木,望秋先陨。
3、作者如何论证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课文从哪 些方面论证采草药不可限以时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