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澳优、合生元奶粉事件

澳优、合生元奶粉事件

针对近期有声音质疑澳优奶粉非进口产品一事,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通过官方微博予以回应,称“这是因为并不了解澳优品牌和产品的真实情况,仅从片面的媒体报道来武断所致”。

澳优方面重申,旗下品牌“能力多”为原装进口;A选、优选分装系列为奶源100%进口,国内分装。

国内外不同的包装价格相差百元。

此次澳优奶粉回应外界对其身份的质疑并非首次。

2009年10月,部分媒体称澳优奶粉疑似“披着国际化外衣的‘假洋鬼子’”,公司总部实际上是湖南的一家贴牌商。

澳优奶粉CEO陈远荣在接受采访时否认了这一说法,并称澳优奶粉是“国外产品与本国品牌相结合”的国际化企业。

仍有误导为国外品牌嫌疑2003年9月,澳优乳品(湖南)有限公司成立。

据媒体报道,澳优奶粉从一开始就打“进口牌”的推广策略,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其市场份额迅速提升。

澳优将自己定位为中国市场领先的婴幼儿奶粉公司,主要在中国市场从事研究、生产及销售进口婴幼儿奶粉及辅食。

澳优方面负责人曾向媒体强调,“澳优奶粉”为中国品牌,该公司从未回避这一事实。

然而在实地走访中记者发现,在超市、母婴店等销售终端,销售人员对于澳优奶粉的中国身份仍然态度含糊。

在朝阳区乐成购物中心二层的丽家宝贝店,销售员在向记者竭力推荐澳优“能力多”系列奶粉时表示,澳优“绝对是外国品牌,在澳大利亚也能买到,就叫罐子上印的那个英文名字(Ausnutria)”。

记者拨打澳优客服电话了解到,该公司自2006年开始与澳大利亚塔图拉公司展开合作,后者在澳大利亚销售的奶粉品牌为“贝拉米”,在韩国销售的奶粉品牌为“伊东”,只有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销售的奶粉叫“澳优”,而并非如上述销售员所言的“一个牌子走天下”。

“能力多”产地不只澳大利亚记者发现,一直标榜奶源地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澳优奶粉,其“能力多”有机系列却出现产自别国的产品。

在乐成购物中心,位于地下一层的华联超市所销售的澳优“能力多”有机系列奶粉的产地为法国,而二层的丽家宝贝店相同产品的产地却为澳大利亚。

在澳优官网,“能力多”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仍被注明来自“国际认证的澳大利亚原生态有机牧场”。

为何“能力多”的原产地又多出一个法国?有消费者在澳优官网“产品问答”专区抛出相似的疑问。

澳优方面回应称,这是该公司出于战略需要,引入全球优质资源以满足多元化发展,与法国诺帝柏欧公司合作开发一款新的“能力多”有机奶粉。

“因为欧盟和澳大利亚的出口标准不同,两种产地的产品在配方上会有些许变更,但不能说产自哪里的奶粉更好,要根据婴幼儿的体质、吸收情况等做出实际选择。

”在回答是否会产生品质不一的问题时,澳优客服人员作上述解释。

打“有机牌”售价高出一截记者在北京多家超市对比后发现,澳优“能力多”有机系列奶粉售价要高出同为原装进口的旭贝尔“婴儿配发奶粉”、合生元“金装幼儿配方奶粉”将近100元。

但澳优方面并不认为产品售价虚高,表示“与其高端品质相比只属于中上水平”。

“像法国合生元,某些系列奶粉更贵,澳优奶粉相比并不是最贵。

”澳优客服人员解释,澳优的有机系列奶粉采取自然放牧,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转基因,成本偏高,产能较低,而价格只是稍微有点高。

超市促销员则表示,与美国旭贝尔等品牌相比,澳优奶粉就是贵在不含香精、香料、蔗糖和麦芽糊精,“尝尝味道就知道了,很多国外回来的就给孩子买澳优”。

但旭贝尔的客服人员也向记者否认了奶粉中含有上述成分。

澳优方面此前曾发布声明,澳优奶粉定价较高源于采购成本较高,但同行的毛利率更高:即使最高端的“能力多”系列,也只有40%的毛利率,低于国际同行的50%。

合生元:是营养奶粉,还是婴儿杀手乐清人有的是钱,还怕买不起贵的奶粉!很多乐清的有钱人,就怕不贵,越贵越有人买!你不买贵的,还显得不够上档次!要属现在市场上最贵的是什么奶粉?答案肯定是合生元奶粉!400百多块钱1听,谁听了都叫贵,但是乐清人就是买得起呀!但是买的贵,如果物有所值,我也就认了!偏偏你卖得贵,物没有所值,真是叫花冤枉钱呀!在法国,法国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合生元!有一位网友为此事专门作了调查,发现所谓的合生元益生菌只是法国一家小小的不知名的工厂帮忙代加工,为此合生元公司要状告那个曝料的网友,结果曝料网友胜诉。

堂堂的“法国合生元”不得不改名为“广州合生元”,自从国内三聚氰氨奶粉事件曝光,合生元借着自己的名气进入奶粉行业,知道国人的消费观念,知道不贵的没有人买,从而借得法国某家奶粉生产厂家推出最昂贵的奶粉,借得媒体的大力宣传,国人趋之若鹜!现在市场上高档的奶粉最贵的也要200-300之间,合生元奶粉凭什么卖得这么贵?奶粉产品的好坏,总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和优胜劣汰,象那些穿着“洋外衣”的奶粉迟早会失去自己的市场,象施恩,澳优被媒体曝光“洋外衣”,结果市场销量大跌!披着“洋外衣”的合生元奶粉,你还能风光多久呢?“合生元公司”往事早在2002年,合生元冲剂就已在市场上推出,当时市场上以“益生菌”为名的产品还非常少,几年时间,合生元公司发展迅猛。

但在2005年左右,网上陆续出现了对合生元冲剂的质疑,其中有一篇帖子最有影响力。

该帖作者表示,合生元公司自称来自法国,但其在法国找不到公司提到的“BIOSTIME”这个品牌;同时作者根据合生元公司提供的信息,找到了一个名为Lallemand集团的法国公司,该公司告知这位作者,Lallemand只负责给合生元公司生产袋装菌种,研发则是由合生元公司自主进行。

最后,该作者得出结论,认为合生元公司是一家披着“洋外衣”的中国公司。

该帖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2007年5月14日,法国Lallemand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质疑进行了解释。

Lallemand集团及法国合生元公司亚太区总监表示,“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是由Lallemand集团位于法国图卢兹的研发中心研制,由该集团位于法国圣西蒙的GMP工厂生产并同时出口到中国;且“BIOSTIME合生元”品牌目前只在中国销售,而该集团生产的相同产品在法国则以ImmunoStim品牌销售。

此举一出,市面上对合生元冲剂的质疑声随即消失,而合生元公司也将该帖子的转载网站“315投诉网”告上了法庭。

商标更改之惑事情到这里似乎应该结束了,然而近期《每日经济新闻》又接到了读者的质疑,随着多日的调查,尽管几年的时间已经过去,相关资料十分难寻,但记者还是发现,事件依然有不少疑点和矛盾之处没有解释清楚。

比如在合生元公司官方网站的“大事记”中,有这样的描述:1999年,合生元公司成立;2000年,与法国Lallemand集团合作,在中国共同以“BIOSTIME合生元”品牌推广益生菌概念及系列营养健康产品;2005年,为更好地开发中国市场,与法国Lallemand集团在法国成立法国合生元公司。

但记者却在一段2002年合生元冲剂的广告中发现,广告中的产品自称为“法国合生元”。

如按照其网站的描述,即2005年才成立法国合生元公司,为何早在2002年就采用了这样的称呼?无独有偶,记者还发现,在合生元冲剂2002年的广告中,当时的商标为“BIOSTIME法国合生元”,而最新的商标已经被改为“BIOSTIME合生元”,法国两字已被去掉。

那么这个法国合生元到底是不是所谓的2005年成立的合资公司法国合生元呢?如果是,为什么却在其成立之前3年就采用其名字进行宣传?如果不是,这又是哪一家合生元公司?据Lallemand集团及法国合生元公司亚太区总监的解释,在分工中,Lallemand集团负责研制和生产“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合生元公司负责以合生元品牌在中国进行推广和销售,而法国合生元公司则只简单地描述为Lallemand集团下属控股的合资公司,并无具体职责内容的描述。

对此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称:既然Lallemand集团已经表示在益生菌业务上采用B2B(指Lalemand 集团生产、合生元公司推广和销售)的发展模式,为何还要多此一举,成立一个名为法国合生元的合资公司呢?包装微调之谜在2009年12月,合生元冲剂曾进行过一次包装的微调。

根据有关规定,其产品由“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更名为“合生元牌益生菌冲剂(儿童型)”,在更名的同时,其包装的细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记者发现,在此前包装的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中,包装下标注着“法国进口(ProductofFrance)”的字样;但现在,合生元冲剂的最新包装已经改为“法国进口益生菌粉”。

在2005年引起网络巨大反响的帖子里,该帖作者透露曾给Lallemand公司致电,结果公司方面表示其只为合生元公司生产袋装菌种。

而事后,Lallemand集团又在新闻发布会上澄清,合生元冲剂是在法国圣西蒙的GMP工厂生产并出口到中国的。

分析人士认为,既然当年Lallemand公司极力进行澄清,表示出口到中国的是益生菌冲剂成品,那合生元公司为何又在今日将产品的外包装上进行上述调整呢?此外,法国合生元投2000万元巨资在广州兴建的新厂房已于2008年通过了国家GMP认证,为何还需要进口?以上疑点仍令人费解。

营销人士:合生元概念炒作成功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还发现,类似合生元冲剂的产品在国外或许并不畅销。

一位来自法国的人士就告诉记者,“虽然我并不知道ImmunoStim(合生元冲剂在法国的名称)这个产品,但我十分确认,这类产品在法国根本不流行。

”记者咨询的其他多位来自欧洲国家的外籍人士,也均表示了相同的观念。

据Lallemand集团官网介绍,该公司原是一家成立于19世纪末的家族企业,一直致力于食品领域,直至1998年收购了拥有70年细菌研究历史的名为InstitutRosell的机构后,才介入益生菌领域。

为何国外并不算畅销的产品在中国却表现火热,甚至卖出高价?“这是合生元公司借‘洋概念’宣传方式的成功。

”某业内营销专家表示,这一操作方式,就是寻找一家海外背景的公司,抓住部分消费者的崇洋心理,进行一系列营销活动。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在合生元冲剂早期的宣传中,总是法国两字不离口的原因了。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