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培优科普阅读题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

【化学】培优科普阅读题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用小刀一切,就能观察到它的本来面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钠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目前,世界上多数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得金属钠。

氯化钠的熔点为801℃,将氯化钠和氯化钙按质量比2:3混合共熔,可得到熔融温度约为580℃的共熔物,降低了电解所需的温度。

电解时,正极放出氯气,负极产生的金属钠和金属钙同时浮在共熔物,从管道溢出。

把熔融的金属混合物冷却到105~110℃,金属钙结晶析出,通过过滤可以分离出金属钠。

金属钠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制造过氧化钠(Na 2O 2)等化合物。

还能用于生产更加昂贵的金属钾,以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钾和氯化钠,生成的钾能以蒸汽的形式分离出来。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钠的原子结构中,与钠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__________。

(2)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

(3)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目的是隔绝__________。

(4)钠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写出用钠制取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最外层电子数 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质地软) 隔绝水和氧气222Na+2H O=2NaOH+H ↑ Na+KClNaCl+K 高温【解析】【分析】【详解】 (1)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故在钠的原子结构中,与钠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最外层电子数(2)钠的物理性质有:有金属光泽,银白色;(3)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目的是隔绝水和氧气;(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Na+2H O=2NaOH+H ↑。

(5)钠与氯化钾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氯化钠和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KCl NaCl+K 高温。

考点:元素化学性质,物质性质,灭火原理。

2.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

它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 )。

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应而生成。

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

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CO )。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NO 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HNO 3)和亚硝酸(HNO 2)。

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

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NO 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 和NO 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 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NO 2和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答案】无色气体 分子构成不同 N 2+ O 22NO 2NO 2+ H 2O = HNO 3+ HNO 2 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解析】【分析】【详解】(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包括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

(2)决定物质的性质的是组成和结构,NO 和NO 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

(3)产生NO 的过程化学方程式:N 2+ O 22NO (4)NO 2和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 2+ H 2O = HNO 3+ HNO 2(5)防止光化学污染的措施很多,如:少开私家车,使用清洁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3.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

它的构造图如下图所示,若行进在桥上,可一览沿途多种类型的风景。

而它也是伶仃洋上最美的一处风景。

而大海深处的那“一根针”就是总长5.6公里的沉管隧道。

建成这条距离海面46m的最深最长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凝聚了众多工程人员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究、探索、实践。

为什么要在46m深处建设隧道呢?这是因为大桥临近香港机场,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在东、西人工岛附近的海域上空有严格的限高要求,因此就没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修建桥塔,只能选择改修一条海底隧道。

而这片海域又恰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要保证这样的巨轮自由通行水道就需要修建的足够深。

将管沉入46m的海底不怕漏水吗?建设隧道的沉管共有33节,每节标准沉管的内部由超过40万根近1万吨的钢筋和7万吨混凝土组成。

但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受到拉力易开裂。

沉管隧道使用一种抗渗透型很强的混凝土,它的结构非常致密,有害离子很难渗入。

为了避免沉管段之间的缝隙发生漏水,在沉管的节段和节段之间,还设置有一层厚厚的橡胶垫来弥合缝隙。

这样沉管内部与外部就被严格地隔离起来,不怕漏水啦。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图片,构成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有_____(填序号)。

A桥B隧道C人工岛D机场(2)用于弥合缝隙的橡胶垫属于_____材料。

(3)氯离子是影响海洋工程混凝土的有害离子之一,氯离子的符号是_____。

(4)隧道需要建设在46m深处的原因是_____。

(5)建造港珠澳大桥需大量钢材,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海洋环境使钢铁易生锈,为满足大桥的设计要求,桥体表面涂上了高性能防腐涂料。

请再写出一条金属铁防锈的措施_____。

【答案】ABC 合成 Cl-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为保证巨轮自由通行需要46m深 3CO+Fe2O3高温2Fe+3CO2制成合金(合理即可)【解析】【详解】(1)观察图片,构成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有桥、隧道、人工岛,故选ABC。

(2)橡胶垫属于合成材料。

(3)氯离子的符号是Cl-。

(4)隧道需要建设在46m深处的原因是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为保证巨轮自由通行需要46m深。

(5)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CO+Fe2O3高温2Fe+3CO2。

(6)金属铁防锈的措施有涂漆,涂油、制成合金等(合理即可)。

【点睛】金属铁防锈的措施有刷漆,涂油、制成合金等。

4.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2来实现的,如图是碳循环主要途径的模式图。

(1)结合图,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

A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B碳循环过程只涉及到化学变化C碳循环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D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碳循环中的下列变化①动物体内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

②消耗二氧化碳的一种方式_____。

(3)从化学的视角看物质目前,人们对二氧化碳的评论褒贬不一,请列举有力的证据取论证褒贬两方面的观点。

要求:①表达完整,因果关系清晰明确②一个角度举出一个事例即可③字数分别控制在30字内。

有益处:_____;有害处:_____。

【答案】AD C6H12O6 +6O2酶6CO2+6H2O CO2+H2O=H2CO3二氧化碳可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尿素、纯碱、制碳酸饮料等;二氧化碳可以制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或人造云雾等;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灭火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所以可以使人窒息死亡;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温室效应【解析】【详解】(1)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B、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是碳循环过程只涉及到化学变化,故错误;C、碳循环过程中,有单质氧气生成,氧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错误;D、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正确。

故答案:AD(2)①生物体内的葡萄糖(C6H l2O6)被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 +6O2酶6CO2+6H2O。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3)观点一:二氧化碳的“利”大于“弊”;观点二:二氧化碳既有“利”也有“弊”;观点三:二氧化碳的“弊”大于“利”论据①:有益处:A、二氧化碳可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B、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尿素、纯碱、制碳酸饮料等;C、二氧化碳可以制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或人造云雾等;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灭火;论据②:弊:A、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所以可以使人窒息死亡;B、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温室效应。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镉(C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IIB族,原子序数是48;镉(Cd)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密度8.64g/cm3、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镉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铁、锡之间,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水体中的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氯化镉易溶于水,氢氧化镉、碳酸鎘均难溶于水。

镉一直稳定地存在于大自然中,与人类相安无事。

是人类的工业革命将安静的镉发掘出来,成了一个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多面手”:塑胶、电镀金属外壳、颜料、油漆、染料、电池,都可见到镉的身影。

但是,镉并不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镉对人体十分有害,摄入过量鎘污染的食品和水,会引起肺和肾脏疾病。

目前治理被镉污染的河水或土壤方法是投入一些药剂,使镉离子形成沉淀,以降低镉离子的浓度。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镉原子的原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层: 核外有_____个电子在绕核运转。

(2)镉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目前治理被镉污染的河水或土壤的方法是投入一些药剂,使镉离子_____(填离子符号)形成沉淀,而消除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