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2011年2月13日学习内容:王德第书记在全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学习笔记解放思想跨越赶超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德城王德第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积极因素和不利影响同时存在,我们发展既面临诸多挑战,也蕴含重大机遇。
一是我们赶上了一个好的发展时机。
当前,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未变,各种有利条件依然存在,加之省、市强劲的发展态势和有利政策,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找准对接点、选准突破口,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二是我们奠定了一个好的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区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产业结构越来越优,发展后劲越来越足,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是我们提出了一个好的发展思路。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德城实际,我们提出了“一个思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明确了“一个战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商贸名城、教育名城“一心两城”),确立了“一个目标”(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德城)。
这一系列思路目标的实施和落实,必将会使德城在“十二五”期间站在德州发展的制高点上、全省发展的制高点上。
四是我们拥有了一支好的发展队伍。
王德第要求,要充分发挥优势,推进工作要有重点。
一是扩大有效投入,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要狠抓项目投入,特别是要突出抓好东北商贸物流城、汇源食品物流城、实华化工搬迁、京铁物流园、东西长商业文化街等过10亿项目;要扩大园区投入,完善园区功能,美化园区环境,加快园区晋档升级步伐;要强化招商投入,南融北接,东进西拓,对接央企。
二是把握主题主线,打好产业转调攻坚战。
要做大服务业“首位经济”,着力打造区域商贸名城;要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导向,着力打造现代工业基地;要以畜牧、蔬菜、花卉、果品为支柱,努力打造京津济等大城市农副产品菜篮子、肉篮子;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约束性指标。
三是拓宽发展空间,打好城市建管攻坚战。
坚持向规划要空间、向城建要空间、向管理要空间,努力建设现代化城市。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打好民生和谐攻坚战。
大力开展“公共服务年”活动,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办几件实事,让老百姓享受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
王德第要求,要加强党的领导,谱写新篇要有落实。
一是要解放思想抓落实。
要有大视野,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要有高标准,全身心投入,全方位创新,不因困难而停步,不为落后找理由;要有新思路,提升境界、更新观念,把握规律、大胆创新,以新视角剖析具体事项,以新理念解决具体问题,以新举措推进具体工作。
二是要明确责任抓落实。
全区各级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珍惜岗位,忠于职守,敢于负责,积极作为,大事难事勇担当,面对矛盾不回避,时刻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工作激情。
三是要转变作风抓落实。
要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要大兴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之风;要大兴清正廉洁、执政为民之风。
四是要建强队伍抓落实。
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让实践分高低,真正让优秀干部有舞台、干成事,一般干部有压力、想干事,落后干部有危机、不懈怠,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发展。
张安民在讲话中,对2010年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回顾,对2011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他指出,2010年,面对宏观调控、科学发展、加快转调等一系列考验,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稳定第一责任、民生第一目标、党建第一保障“四个一”工作指导,大力实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商贸名城、教育名城“一心两城”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市2010年度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为“十一五”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他要求,2011年全区上下要扭住重点,强化举措,千方百计保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突出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扩总量、上水平,倾力打造商贸名城;抓财源、强征管,确保财政持续增长;强载体、增魅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抓项目、增投入,着力增强发展后劲;抓转调、上高端,力促工业提档升级;强基础、树亮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强保障、惠民生,推动社会和谐进步;顾大局、保平安,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他强调,要努力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狠抓工作落实。
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振奋精神、勇谋跨越,优化环境、创优条件,紧张快干、狠抓落实,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三)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
(四)积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五)不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胸怀大局,凝神聚力,扎实做好医院管理“双高”活动(一)着力解决当前医院管理、医疗服务中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力争用2年时间,提高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把我市打造成鲁西北、冀东南区域医疗服务高地,同时使我市的医疗工作跨入全省同级、同类医疗机构的先进行列。
(二)扎实做好医院管理“双高’’活动的各项工作。
医院管理“双高"活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以病人为中心,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作为主要内容;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全市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上来。
四是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凸显公益性质。
医疗单位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为医院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做到:一要在检查、治疗上要为患者精细打算,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诊治。
二要严格实行医院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材料消耗。
三要完善绩效考核,既要打破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过分悬殊。
四要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禁止在国家规定之外擅自设立新的收费项目,严禁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
五要积极推广临床路径,实现单病种的规范化治疗和实施检验结果一单通,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的势头,以实际行动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
中心组学习时间:2011年3月2日学习内容:全市卫生系统医院管理“提高水平打造高地”活动实施方案学习笔记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推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市政府决定自2 01 1年至2 01 2年在全市医疗机构开展医院管理“提高水平打造高地”活动(以下简称“医院管理双高活动”)一、活动范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市、县两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各类专科医院。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有关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作为主要内容,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全市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医院管理双高活动。
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三、活动目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打造群众放心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打造百姓满意医院。
努力把我市的医疗工作打造成鲁西北、冀东南区域医疗服务高地,跨入全省同级、同类医疗机构的先进行列。
四、活动内容:(一)加强医院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二)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三)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杜绝不合理收费(四)提高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就医(五)增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良好医德医风(七)落实医院公益性质,承担公共卫生职能五、活动步骤(一)动员部署(2 01 1年2月~3月)市卫生局组织市、县两级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到上级和医院管理先进地区参加现代医院管理知识培训;各地、各单位成立“医院管理双高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逐级动员、逐级培训。
(二)组织实施(2 01 1年4月~2 01 2年1 1月)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医院管理双高活动”内容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期间的督导方案、检查标准,组织专家每半年考核1次。
(三)总结验收(2012年12月)结合每半年考核成绩,领导小组组织“医院管理双高活动”终期考核,召开全市的“医院管理双高活动”总结表彰大会,评出“医院管理双高活动”优胜单位、德州市医院管理优秀院长。
六、工作要求医院卫生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事关千家万户老百姓的身家性命,还事关党的宗旨的实现与贯彻,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与威信,是最大的民生之一。
开展“医院管理双高活动”是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市打造区域文化高地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制定活动的扶持政策,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各级各类医院要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切实提高“医院管理双高活动”的领导,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为“医院管理双高活动”第一责任人,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我市将结合“医院管理双高活动”经验和体会,探索建立医院管理评价制度和长效机制。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标准,对照目标、任务和要求,从制度建设、内部评价、激励机制、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逐步研究形成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医院管理向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纵深发展,使“医院管理双高活动”逐步转入常态,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