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金融专硕复试联系导师经验指导

2016年金融专硕复试联系导师经验指导

2016年金融专硕复试联系导师经验指导第一节导师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
1.强烈的求知欲
你的探索能力要比别人强。

尽管能够通过考研初试的同学学习成绩都不错,但绝大部分学生都属于试卷功夫厉害,却缺乏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

研究生期间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坐享其成的过程,学生需要有自主查阅相关文献、自觉学习研究的能力,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能够完成这种任务,并同时体现出良好的自主探索能力的学生才是导师想要的学生。

2.坚持到底不服输
除了高水平的专业素质之外,坚定的意志力也是必需的,科研生活是很枯燥的,只有不怕困难才能坚持到最后。

很多学生尽管学习成绩优秀,但意志力不坚定,三心二意导致一事无成,这是很难把科研做好的。

相反,真正优秀的学生能够知难而上,想尽办法解决问题,不怕困难,面对科研任务态度积极,对克服科研中的各种障碍有信心。

3.有团队意识
做学术不是单打独斗,几乎所有科研项目都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即使在没有做项目的时候,大家也需要共同生活和共同学习,学术上有问题互相讨论和解决,生活上有问题互相理解和支持,这是一个人和一个团队能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项目能成功的关键。

具有团队精神的学生很难得,这往往是容易被学生忽略但却是导师很看重的一个因素。

4.善于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发现问题往往是进步的开始,而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一定是善于思考的,很多学生往往不愿意思考,有问题了也不去面对,最后只能以失败收场。

而有些学生碰到问题会及时向其他人请教,积极思考,这样自然进步也会越来越大。

在复试过程中面试老师一般注重对同学们的学术能力(或潜力)、对学术的兴趣或热情、其它能力(如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第二节联系导师常见问题
1.导师招专业型硕士主要看重哪些方面?
答:能力方面——(工作或实习)经验,做过(或参与过)的项目;兴趣方面——对应用型任务的兴趣和热情。

2.在复试前,学生有必要联系导师吗?
答:这要根据学校而定,如能够联系到导师最好。

3.成绩出来以后可以联系导师吗?
答:一般是成绩出来之后,联系导师,但也要懂得分寸,别让导师产生厌烦心理即可。

4.从哪里可以了解到导师的情况呢?
答:一是从上届师兄师姐那里了解,二是来源于学校官网的导师介绍。

5.联系导师之前需要了解哪些情况?
答:联系导师之前一定要了解导师情况,主要是导师的经历、工作状况、学术研究状况以及师生之间相处情况。

6.怎么联系导师呢?
答:邮件是最好的联系方式,写邮件之前需要注意邮件的格式;打电话也可以,需要提前准备好谈话的提纲,注意打电话的态度。

7.邮件联系导师需要注意什么?
答:首先注意邮件的格式和用语;其次内容要有条理性,告诉导师读研的决心和信心,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最后,邮件要反复打草稿,搞清楚所写内容是否表达清楚,内容的结构和条理是否清晰。

8.导师不回邮件怎么办?
答:导师一般都是不会回邮件的,除非你之前跟他有过交流,但是不回不代表导师没有看到,发邮件还是很有必要的。

9.电话联系导师需要注意什么?
答:(1)对于要谈话的内容列好提纲,打好草稿;
(2)如果是通过手机号联系,提前发短信自我介绍,询问导师有没有时间接电话;得到确认之后,最好隔5分钟左右打电话;如果没有时间,可以再约定时间,下次打电话之前也要短信确认时间。

如果导师没有回复短信,隔段时间再发,如果还没有回复,就放弃电话联系;
(3)拨打导师的办公电话,注意要在工作时间段拨打。

10.与导师沟通哪些内容比较合适?
答:根据自身情况来定,一般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情况,本科专业课程,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和兴趣等。

11.在复试前,联系多位导师,是不是一件比较忌讳的事情?
答:不忌讳。

但最忌讳的是群发邮件。

群发的邮件基本上会当做垃圾邮件处理,没有一个老师会认真看你的群发邮件,也不会回复。

12.复试前,学生多久联系导师一次比较好?
答:不要太频繁,如果真有事要问,不要想起一件事就给导师打电话、发邮件,因为导师一般都比较忙。

13.如果想要提前见导师,能够见到吗?
答:有些学校明确规定,复试之前不允许导师见学生。

是否面见导师,还要看导师的意愿。

14.如果导师同意复试前见学生,需要带礼物吗?
答:尽量不要带,提前准备好交流的内容以及周全的礼仪更显诚意。

15.性格外向的学生会不会更受导师喜欢?
答:过于外向的学生不好管理,过于内向的学生不易交流。

比起踏实认真但思维一般的学生,导师更喜欢脑筋灵活的学生。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导师需求的是既能踏实用功,思维又清晰活跃的学生。

16.男生在研究生面试中会不会有优势?
答:一般来说,大多数导师对于性别并不是非常在意,导师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

当然,由于导师本身性别、性格和专
业不同,对学生的偏好也各有不同。

其实,性别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重要的是看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

17.有工作经验的往届生,导师面试时会有偏向吗?
答:往届生相对来说专业基础不够深厚,但是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然,往届生有工作在身,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够静下心来踏实地进行科研。

而这,恰恰是应届生的优势。

其实,应届生和往届生各有优势和劣势,导师对他们不会区别对待,关键看个人素质。

18.我的本科学校不是很好,会不会被歧视?
答:大部分教授谈到,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的学生读研后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所以不会偏向重点院校的学生。

也有些导师表示,在学生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重点院校的学生,因为他们本科能上重点院校,说明其基础是不错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

19.相对于跨专业考生,导师会首选本专业的考生吗?
答: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是跨专业考研,相对于本专业考研,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稍有不足。

这也是很多导师倾向于要本专业的学生的原因。

但对于专业门槛不是很高的专业来说,比如文科专业,导师更倾向于跨专业的学生,因为跨专业的学生能从不同的学科背景进行研究,有利于知识的综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