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钢丝绳基本参数
表面积增大,使钢丝绳强度提高,柔软性、不
松散性、耐磨性好。
ms mR 大,即丝径小,金属密度大,支撑
柔性系数 Kr
dR Kr ms mR dw
钢丝绳在弯曲时,钢丝之间会产生滑动,绳内钢丝越细,根数 越多,滑动面积越大,钢丝之间相对滑动越容易,钢丝绳的柔 软性越好。
5、密度系数(填充系数)Kn
6、伸缩率?什么样的钢丝绳承载后伸缩率比较大?采 取什么措施避免使用后伸长?
6×19
4、捻搓系数m
----它是表示钢丝绳柔软程度的特性值。
ds ms dw
dR mR ds
ms mR 值是影响钢丝绳结构、强度、柔
、
d┈绳径 r ┈丝径 dw d┈股径 s m ┈股捻搓系数 s m┈绳捻搓系数 R
软性、致密性的因素之一。 (若股绳由不同直径的钢丝组成(中心丝除外),则 取直径大的钢丝计算)
1.3 钢丝绳基本参数
主讲:石永亮
1、钢丝绳的直径
1m 15 m
端头
相互垂直的方向,分别测两个值,四个值求平均。
钢丝绳的直径是指其横截面的外接圆直径。 公称直径 实测直径法
错误的测量方法
2、捻距与捻角
钢丝绕股轴线(或股绕绳轴线)旋转一周所经过的螺旋距,称为股(或绳的)捻距。
例
捻制6×19结构的钢丝绳1000m,钢丝绳的 直径为15.5mm,求每根股绳的长度以及每 根股的中心钢丝、各层钢丝的长度。 已知: 钢丝直径δ=1.0mm(各层钢丝); δ0=1.05mm(中心钢丝) 股径d=5.05mm;绳径D=15.5mm; 绳捻距T=K· D=7.0×15.5=108.5mm 股捻距t=k· d=10.4×5.05=52.52mm
捻缩率ε(或捻缩系数)
钢丝在捻制前与捻制后的长度之比。 丝与股 1 丝与绳 2
1 cos
1 cos cos 1 丝与缆 3 cos cos cos r
钢丝后续的捻缩率确定后,通过钢丝的长度可以 计算出股、绳及缆的长度。
可见:捻角大,捻距小,则ε大。钢丝绳的柔软性、致密性、耐磨性好,且不易松散。
t k d T K D
式中:K,k — 绳和股的捻距倍数; D,d — 绳径和股径(mm)
捻距大时:(P12,P26) ①生产率高; ②捻制强度损失小; ③承载后伸长小; ④柔软性差(可挠性差); ⑤易松散; ⑥耐压、耐冲击性能差。 ⑦耐磨性差,疲劳寿命低。
捻角和捻距两者成反比关系
捻角捻距的选择: ①起重用钢绳,捻距可小一点,较大的捻角,16°~18° ②架空通讯用线缆 ,捻距可大些,较小的捻角,10°~12° 捻制的股有两种类型捻角: ①股中各层钢丝捻角相同—点接触钢丝绳。 ②股中各层钢丝捻角不同,捻距相同—线接触钢丝绳。
----钢丝绳横截面内金属实际面积与公称断面积之比。
D
id i0 d kn 2 D
2
2 0
d0----中心钢丝的直径mm i0----绳中所有中心钢丝的根数 d----各层相同钢丝的直径mm i----各层相同钢丝的总根数
1、Kn点<Kn线<Kn线填充式<Kn面接触 2、若Kn↑ →强度高,重量大
3、捻缩率 -- 钢丝在捻制前与捻制后的长度之比称为捻缩率。
捻制后的长度
假设钢丝捻制前的长度为S,捻制后的长度为t,钢丝经一次捻制成股。
t S cos
假设股与绳之间的捻角为α,绳与缆之间的捻角为γ 绳的长度
T = S cos cos
缆的长度
J S cos cos cos
A’ B即为一个捻距(T)
满足关系:
2 R T cot 2 R tan
捻制圆半径R
捻角和捻距是相对应并且同时存在 的捻制工艺参数,两者成反比关系。
2 R 绳的捻角: tan T 2 r 股的捻角: tan t
在钢丝绳实际生产中,捻距是用股绳直径(简称股径)或钢丝绳直 径(简称绳径)的倍数来表示的,即:
捻向对绳的外部特征及质量影响较大:
交互捻绳:不易松散,使用中不易旋转,但柔 软性较差。(起重机常用), 同向捻绳:不易磨损,柔软性好,但不松散 性较差。(升降机,牵引机常用)
抗旋转钢丝绳使用在: ——A)用单绳提升自由悬挂的负载 ——B)用多绳提升大高度的自由悬挂的负载。
8.伸缩率
----钢丝绳受载后产生伸长变形
l l0 l0
①弹性伸长
式中:l ┄原始绳长度 l0┄ 变形后的绳长度
钢丝绳受载后产生的伸长变形由两部分组成:
②绳的结构变化引起的伸长(永久伸长)
注:捻距小、密度系数小、麻芯粗,则伸长变形量大。
提问?
1、捻缩率? 2、捻搓系数(柔性系数)? 3、密度系数?
4、支撑面积?
5、捻向的分类?不同捻向对钢丝绳性能的影响?
3、柔软性:
若Kn↑,股内钢丝数减小(钢丝粗)→柔软性↓ 若Kn↑,股内钢丝数增多(钢丝细)→柔软性↑
6、支撑面积
钢丝绳与卷筒、绳轮槽的接触表面叫做钢丝绳的支撑表面。
支撑面大的依次为: 面接触密封绳、扁股绳、椭圆股绳、三角股绳、圆股绳。
7.捻向
1.左交互捻.(SZ)绳是左捻向,而股是右捻向。 2.右交互捻.(ZS)绳是右捻向,而股是左捻向。 3.左同向捻.(SS)股和绳的捻向均为左捻向。 4.右同向捻.(ZZ)股和绳的捻向均为右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