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重点专科工作总结

医院重点专科工作总结

医院重点专科工作总结篇一: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中医针灸科重点专科建设XX年工作总结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增加医院实力和服务功能,圆满完成医院管理活动各项工作,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效。

对照《酒泉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体系》的标准进行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一、科室基本情况中医科成立于XX年,由医院中医门诊、理疗始改建而成,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市县主管部门领导的指导下,经过辛勤工作,现承担着全县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医疗、急救、康复、教学、科研等任务,是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寿保险医疗、交通事故医疗、工伤医疗定点科室。

目前编制床位30张,目前开放床位30张,在职职工16人(返聘职工1人),卫生专业人员1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中级4人。

设有中医病房、按摩、针灸、理疗等专业组,开展中医内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中医特色专业。

已申报在建市级重点专科。

二、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成效(一)在科研方面1、重点专科发展方向明确,坚持以中医为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突显中医药特色,使之技术在县内处于领先水平,以带动全县卫生工作的发展。

2、我科在建市重点中医针灸科,科室同志们刻苦努力,进行临床经验的总结,荣获酒泉市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科室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5篇。

(二)科室建设1、科室:成立了重点专科中医针灸科,拥有病床30张。

2、医护人员:科室拥有执业医师7人,护士有8人。

3、业务开展情况:住院病区设有专业治疗组,门诊有专科诊室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室,并设有专门功能康复室。

(三)学科带头人及继续教育1、重点中医针灸科执业医师及病床数按临床科建设标准设置,人才队伍结构合理,赵生亮中医副主任医师为市名中医。

2、科室内有培训规划,科室在近二年内外出进修人员三人,短训三人次,常年订阅多种医学杂志。

(四)医疗质量1、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保障,有了医疗安全才能保障医院快速发展,因此,科室认真贯彻和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全面实行医疗质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执行医师培训及考核制度。

2、医疗质量标准①科室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保证,专科医生收治病人数、为医院创收、病床使用率高于其它医生。

②门诊针灸推拿科病人由现在的6200人次按每年的25%递增,门诊中医治疗率>96%。

③住院中医治疗率>95%。

④疾病诊断准确率>96%。

⑤中医辨证论治优良率>96%。

⑥甲级病历率达100%。

⑦处方合格率>95%。

⑧住院病人今年增长90%。

(五)基本设施1、科室拥有与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运行和发展相适应的先进仪器和设备。

如TDP治疗仪12台、三维多功能腰椎牵引床1台、电动腰椎牵引床1台、电动颈椎牵引椅2台、蜡疗仪器2台、磁疗仪器1台、中频治疗仪2台、中药熏蒸床2台、中药煎药机4台、电针仪2台、骨质增生治疗仪1台、氦氖激光治疗仪1台、红光治疗仪1台等。

2、房屋装修和仪器安置等符合要求,并专门设有功能康复室。

(六)建设管理1、领导高度重视重点专科发展,并优先解决人、财、物问题。

2、重点专科按医院科室建设标准实施,人才符合科室建设运行和发展的需要。

3、积极争取市上关于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金,医院同时给予重点专科专项资金,实行优惠政策,做到专款专用。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虽然我科在重点专科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与《酒泉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体系》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院目前还没有市继续教育项目,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四、自查结果我院按照《酒泉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体系》的要求,严格自查。

我院将严格按照《酒泉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体系》的要求,继续加强院内重点科室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管理,一定把我科重点专科建设成全县一流、全市先进的先进科室。

医院中医科XX年10月11日篇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年度计划总结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工作年度计划及总结(XX——XX)为使我科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顺利开展,确保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按照临床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南和技术指南要求,结合我科实际,特制定三年重点科室建设年度计划和总结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加快专科建设发展,努力建立起一批国家级、省级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带动全市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水平医疗需求,实现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一)工作目标在总结过去专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按照“学科建设是龙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关键,经费投入是基础,政策措施是保障”的建设思路,通过2-3年的努力,使介入科达到省级水平。

至XX年底,在建成一批在省、市有一定影响、知名度较高的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学科核心技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专科人才梯队,形成明显的专科优势,从而带动全市医疗技术的整体提高,推动学术和科研进步,扩大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具体任务1、专科设施先进齐全,能够满足临床科研需要。

达到省级以上水平的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医疗、科研仪器设备和设施先进齐全。

2.专科人才梯队合理,“125”人才培养计划落实。

即:每个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必须配置1名学术地位高、在全市同专业具有一定声誉的学科带头人,2名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后备学科带头人,5名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业务骨干。

3.专科技术优势明显,占领学科制高点。

具有较高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水平,能够运用现代手段搜集、处理、利用前沿科技信息,掌握专科最新发展动态;能够承担省、市相关专业科研项目和课题,胜任全市医学学科开展高新技术的业务指导,在专科疑难危重病症的研究、治疗方面居全市领先水平。

4.社会认知度高,专科效益显著。

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在省内享有一定声誉;专科门诊、住院人次高于全市其它同专业科室50%以上,年递增幅度大于20%;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埠外病人明显增加。

5.管理机制创新,保障专科持续发展。

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和符合专科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及管理,技术转化转让,学科优化整合和经费保障分配等方面有所突破,敢于创新,为专科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设置规划1.结合我市常见、重大疾病发病率、以及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申报情况,严格标准、择优选定。

2.医院领导重视,按照专科建设目标和任务落实业务用房、医疗设备,培养、引进医疗技术人员,保证专科建设所需经费及人员待遇。

3.科室积极性高,技术实力强,发展潜力较大,主动要求并有能力承担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任务。

4.按照动态管理原则,专科设置可根据每年评估情况做适当调整。

四、实施步骤(一)XX年年度目标: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设施(房屋、设备、床位)基本到位,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按计划进行,专科技术成熟,专科效益初步显现。

中风科初具规模,接近或达到周期目标。

其他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按照年度计划完成当年建设任务。

具体措施:1.确定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和建设项目,与专科建设学科签订目标责任书。

2.医院按照全市规划要求制定本单位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确定年度工作目标。

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充实专科技术力量,落实年度专科建设经费。

3.医院科室明确专科定位及发展方向,对年度目标、周期目标、建设进度进行细化,制定具体措施,责任到人,并按照计划加快建设目标的实施。

4.对专科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考核、评估体系,每季度进行督导检查,分析发展现状,查找与周期目标存在差距,指导制定整改措施。

5.年底完成年度专科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

(二)XX年年度目标:中风科达到或接近周期目标;骨伤科专科技术达到省级水平,在相关区域内的影响和地位初步确立。

具体措施:1.制定专科建设年度计划,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年度建设经费落实,设备全部到位。

2.学科带头人地位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梯队基本建立,技术实力接近目标技术水平。

3.周期技术攻关任务完成80%以上,相关技术成果加快转化,引进技术项目消化吸收,并根据国内、省内发展态势积极跟进,专科特色显现,科研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建设显现成效。

4.加大专科建设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区域内相关专科患者外诊率明显下降,周边地区就医病人明显增加,专科效益显现。

5.完成年度专科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

(三)XX年年度目标:总体目标实现,专科品牌形成,专科带动战略显现,社会效益明显。

具体措施:1.制定年度计划,对于达到或接近周期目标的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对照专科建设目标充实提高;其他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按照建设标准加快建设,查找薄弱环节,保证按时达标。

2、1个市级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基础上增加1-2个进入市级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评审。

3、通过聘请教授来我科教学、查房、指导手术,提高我科专科技术水平,扩大医院知名度。

4、专科人才管理到位,人才梯队建设完成。

5、专科技术成熟,工作流程规范,进一步巩固提高医疗技术和能力建设。

科研项目全部完成,并实现转化,科研论文在核心专业期刊发表。

6、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介入科临床重点专科在县内、市内的影响力,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

7.年底,医院周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迎接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周期督导和绩效评估,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篇三:重点专科总结重点专科总结宣恩县民族医院在国家、省、州、县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我院于XX年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报“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并获准,自XX年进入项目建设周期,历时三年。

根据《国中医药办医政发?XX?29号》通知要求,现将我院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如下:一、科室建设(一)科室名称我院重点专科名称为“土家医骨伤科”,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科室名称的通知》的有关要求。

并在历次重点专科会议上得到认可。

(二)规划、计划及措施1、我院土家医骨伤科根据建设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了专科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中突出了以民族医特色建设为重点的建设内容,并在临床工作中充分体现民族医特色。

2、分别制定了重点专科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重点专科年度工作计划、发挥民族医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并有年度工作小结。

(三)重点专科民族医药文化建设1、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民族医特色疗法及疗效的内容。

2、门诊候诊区及住院区走廊张挂民族医特色疗法及疗效的内容宣传、介绍专栏,如封刀接骨、土家要熏蒸、土家药温熨、赶酒火等,病名和民族医术语规范。

(四)门诊情况(五)住院情况重点专科XX年—XX年住院情况统计表(六)设备配备1、依照《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多渠道多途径解决医院诊疗设备,已完全能满足临床诊疗所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