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一、填空题1.中国篮协主席姚明身高2.2米,在照片上他的身高是5厘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________。
2.一块圆柱形橡皮泥,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是3厘米。
如果捏成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圆锥形,高是________厘米;如果捏成高是3厘米的圆锥形,底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以长方形的长为轴旋转一周,就得到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如果以长方形的宽为轴旋转周,也得到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4.某县有40万人口,其中各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如下图。
(1)________民族人口最多,有________万人;________民族人口最少,有________万人。
(2)少数民族人口共占这个县人口的________%。
(3)回族比朝鲜族多有________人。
5.一个圆柱形容和一个圆锥形容器底面积相等,高都是18厘米,把圆锥形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中,水深________厘米。
6.________一定,两个乘数之间成反比例。
7.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如果一个内项是2.5,那么另一个内项是________。
8.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和乙数均不为0),则甲数:乙数=___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9.18的因数有________,从中选出4个组成一个比例________.二、判断题10.如果甲数的等于乙数的,那么甲数:乙数=8:15.()1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12.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13.汽车的速度一定,所行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14.要记录6月份每天的气温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最合适.()三、选择题15.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A. 1∶3B. 3∶1C. 3∶4D. 4∶116.一个计算机芯片的实际尺寸是8mm×8mm,按一定比例所画的图如下图,图中所用的比例尺是()。
A. 1:5B. 25:1C. 2:1D. 5:117.B岛在灯塔的()。
A. 南偏西60°方向,距离是4千米B. 西偏南60°方向,距离是4千米C. 北偏东45°方向,距离是3千米D. 南偏西30°方向,距离是4千米18.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19.甲、乙两数的比是5:4,乙数比甲数少()。
A. 25%B. 20%C. 125%D. 80%四、计算题20.直接写得数39+241= 728-456= 0.23×4 = 4.3-1.9 =+ = 125÷= ÷= 90÷6=1.5×= 4.2+ ÷0.5 = 51÷ 0.3= 125×8÷125×8=21.计算下列各题。
①5.6×12.5×0.8②③15×102+646÷38④⑤3.05×80×12.5⑥22.解比例.(1)18:2=x:0.8(2):x=:5(3)=(4)42:=x:五、解决问题23.带你去逛街。
公共汽车从医院向________行驶到超市,再向________行驶到邮局,再向________行驶到宾馆,再向________行驶到书店,最后向________行驶到广场。
24.把3块棱长为2dm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分别是多少?25.王叔叔从家骑车去上班时逆风而行,速度是120米/分,用时25分。
下班回家时同样的路线顺风而行,速度是上班时的2.5倍。
下班回家用时多少分?26.有甲乙两项工作,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需10天,单独完成乙工作需12天,王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需4天,乙工作需20天,如果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作,最快需要多少天?27.如图是小明坐出租车去展览馆的路线图.已知出租车在3km以内(含3km)按起步价6元计算,以后每增加1km车费就增加1.4元.请你按图中提供的信息算一算,小明去参观一共要花多少元出租车费?28.一艘轮船往返于甲、乙两个码头,去时顺水,每小时行20千米;返回时逆水,每小时行15千米,去时比返回时少用了2小时.甲、乙两个码头相距多少千米?29.修一条长12千米的公路,开工3天修了1.5千米。
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用比例解)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答案】1:44【解析】5厘米:2.2米=5厘米:220厘米=(5÷5):(220÷5)=1:44。
故答案为:1:44。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将单位化统一,然后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2.【答案】9;36【解析】圆柱形橡皮泥的体积:12×3=36(立方厘米)圆锥的高:36×3÷12=108÷12=9(厘米)圆锥的底面积:36×3÷3=108÷3=3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9;36.【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圆柱形橡皮泥的体积,用公式:V=Sh,据此求出橡皮泥的体积;把圆柱形橡皮泥捏成圆锥形,体积不变,已知圆锥的底面积,要求圆锥的高,用圆锥的体积×3÷底面积=圆锥的高,据此列式解答;已知圆锥的体积和高,求圆锥的底面积,用圆锥的体积×3÷高=圆锥的底面积,据此列式解答.3.【答案】94.2;235.5【解析】:侧面积:3.14×3×2×5=3.14×30=(平方厘米)体积:3.14×5²×3=3.14×75=235.5(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94.2;235.5。
【分析】以长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用底面周长乘高即可求出侧面积;以宽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3厘米,用底面积乘高求出体积。
4.【答案】(1)汉族;32;朝鲜族;1.6(2)8(3)2.6【解析】【分析】(1)80%>10%>6%>4%,所以汉族最多,朝鲜族人口最少;各个民族的人数=某县的总人口数×对应的占比,据此代入数据进行解答即可;(2)少数民族有回族、满足和朝鲜族,三者的占比加起来就是少数民族的占比;(3)用回族比朝鲜族多出来的占比×某县的总人口数即可得出回族比朝鲜族多出来的人数。
5.【答案】6【解析】:18÷3=6(厘米)故答案为:6。
【分析】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圆锥中水的深度是圆柱中水深的3倍。
6.【答案】乘积【解析】乘积一定,也就是两个乘数成反比例,这是反比例的定义【分析】考察了学生认识和辨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能力7.【答案】0.4【解析】:1÷2.5=0.4故答案为:0.4。
【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所以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
由此用1除以一个内项即可求出另一个内项。
8.【答案】4;3【解析】:甲数:乙数=故答案为:4;3。
【分析】甲数×=乙数×,如果甲数是,那么乙数就是,由此写出两个数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9.【答案】1、2、3、6、9、18;1:3=6:18【解析】:18的因数有1、2、3、6、9、18,组成一个比例是1:3=6:18。
故答案为:1、2、3、6、9、18;1:3=6:18(答案不唯一)。
【分析】找一个数的因数要一对一对找,找出18的所有因数。
然后从这些数字中找出四个数组成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并组成一个比例即可。
二、判断题10.【答案】正确【解析】如果甲数×=乙数×,则甲数:乙数=:=(×20):(×20)=8:15,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条件“ 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可得:甲数×=乙数×,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如果甲是一个外项,则是另一个外项,如果乙是一个内项,则是另一个内项,据此写出比,然后化简比即可.11.【答案】错误【解析】: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周长是16米,面积是16平方米,不相等。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正方形周长=边长×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周长是4条边的长度之和,面积是正方形的大小,二者的意义是不同的。
12.【答案】正确【解析】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此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12条棱长度相等,据此判断.13.【答案】正确【解析】:路程÷时间=速度,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的商一定,二者成正比例。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路程与时间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14.【答案】正确【解析】:因为要记录气温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用折线统计图合适。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三、选择题15.【答案】C【解析】把乙数看作1份,甲就是3份,3:(1+3)=3:4.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甲乙的倍数关系,可以把乙数看作1份,依据倍数关系求出甲数是几份,然后写出甲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据此解答.16.【答案】D【解析】4cm:8mm=40mm:8mm=(40÷8):(8÷8)=5:1故答案为:D.【分析】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解答.17.【答案】A【解析】:B岛在灯塔的南偏西60°方向,距离是4千米。
故答案为:A。
【分析】B岛的位置还可以说是在西偏南30°方向,距离是4千米。
要根据图上的方向、夹角的度数确定位置。
18.【答案】16米【解析】:(5+3)×2=16(米)。
故答案为:16米。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19.【答案】B【解析】:乙数比甲数少:(5-4)÷5=1÷5=20%。
故答案为:B。
【分析】乙数是4份,甲数是5份,用乙比甲少的份数除以甲的份数即可求出乙数比甲数少的百分率。
四、计算题20.【答案】39+241=280;728-456=272;0.23×4 =0.92;4.3-1.9 =2.4;+=;125÷=200;÷=;90÷6=15;1.5×=1.2;4.2+÷0.5 =5.2;51÷ 0.3=170;125×8÷12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