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书包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_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电子书包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_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2012年7月份,中央电化教育馆面向全国有一定实力的资源开发和建设企业发布了关于汇聚优质资源的邀请函,截止日前已经有近40家单位提交了参与汇聚申请,相关资源正在汇聚中。

教育部已批准32个市县开展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章程和倡议书已得到了全国省级电教机构和部分企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刚刚召开的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已经对资源共享工作进行了部署,从提供基础教育资源入手,将有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将先进成熟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合理的平台架构相结合,从而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充分汇聚、广泛普及、灵活共享。

充分利用并完善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和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数字教育资源,缓解教育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地区分配不均衡的矛盾;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充分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会加速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平台不是孤立存在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这个体系的枢纽。

通过这个枢纽,运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把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平台之间的教育资源实现跨设备、跨平台、跨网络汇聚,把物理分散的教育资源逻辑集中,极大地减少用户获得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成本。

参考文献:[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2.[3]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Data Center Con-solidation Plan(FY12)./about/reports/ annual/ocio/datacenter.pdf.(P.10-11).[4]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2010: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0.57-59.[5]韩国教育科学与技术部.智慧教育战略.[6]新华网.韩国学生明年将用上“电子教科书”(http://news. xinhuanet.c om/world/2010-01/13/content_12804142.h tm).[7]人民邮电报.云计算在法国日益繁荣.(ii. /index/content/2012-01/19/content_951189.htm).(编辑:李晓萍)一、电子书包应用发展现状2010年前后,沉寂十年之久的“电子书包”再度兴起,从信息技术水平或教育信息化需求来看,此番电子书包应用可谓生逢其时。

一方面透过新媒体联盟(NMC)发布的地平线(Horizon)报告的技术总览可以发现,学习终端技术是近几年高速发展的技术之一,轻型个人终端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子书包具备了技术可行性;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要求亦对电子书电子书包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钱冬明,管珏琪,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62)摘要:电子书包项目正在成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一个热点。

从区域推进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有利于集中资源,从整体的视角去推动设计、开发和应用电子书包,更好地发挥电子书包作用。

文章以上海市闵行区电子书包应用项目的阶段性工作为样本,研究区域推进的整体设计中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机构、公司企业、实验学校的协同作用,分析电子书包终端选型、教室物理环境建设、学习服务平台构建、学习资源体系重构、应用模式创新等几个电子书包应用项目关键节点的要素,最后从行为主体、推进计划、实施进展三方面兼谈闵行区电子书包应用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电子书包应用;区域推进;行为主体;推进框架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3)04-0005-05**本文受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电子书包的环境设计与教育应用创新研究”(项目号:116220155)资助。

包的应用提出客观需要。

考察近两年国内外电子书包应用实践可以发现,电子书包俨然成为教育信息化革命发展的新一轮实践热点。

2009年马来西亚提出E-book实验计划,向州内2.5万名五年级学生免费提供电子课本;2010年美国加州计划分阶段让州立的各级学校使用电子课本;美国四大教育图书出版社之一的霍顿·米夫林·哈考特出版集团启动了以iPad为学习终端的电子书包开发活动,在加州4个学区的6所中学开展试点应用;[1]2011年由新加坡教育部、国家计算机局和两家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一款电子书包并在中小学大规模使用;韩国2011年制定“将课本全面数字化,2015年朝电子书包迈进”的计划;日本实施“未来学校”项目。

我国台湾地区2009年起实施电子书包试验计划;香港地区于2011年起在61所学校实施电子学习试验计划;大陆地区,上海虹口区试点教育部《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项目(简称“电子书包”项目),一期在8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开展试点,[2]佛山南海区的7所高中[3]、杭州上城区13所学校也开展试点应用。

同时据各类媒体信息报道,重庆、深圳、武汉、南京、宁波等地区的中小学也已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试点工作。

伴随着电子书包应用试点的开展,国内有关电子书包的研究也从2010年起逐步升温。

通过CNKI检索统计发现,2011年电子书包相关论文总量是2010年的5倍,电子书包显然已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热点。

就研究主体而言,49%的作者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就研究内容而言,重在概念界定、功能建模、现状分析、问题探讨等方面,也有少部分研究阐述应用中涉及的平台开发、资源建设等问题,但还鲜有对实践应用方面的讨论。

考虑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区域特性(管理、投入、课程管理、招生制度的区域性),以区域为单位进行推进,是能够较好地带动电子书包应用发展的一种实践性整体解决方案。

加之当前电子书包应用以区域试验先行为主的发展现状,开展电子书包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电子书包应用的区域推进主体分析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研究中,根据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推广现状,大致分成以下四种推广渠道为主的区域推进模式:政府主导的官方渠道模式、企业主导的民间渠道模式、教育研究机构主导的协作渠道模式和学校主导的自主渠道模式。

[4][5]每一种推进方式都需要政府、企业、教育研究机构、学校不同程度的参与,否则单独从一个渠道来推进都会面临不同的局限或障碍。

如教育行政部门能把握全局,却难以兼顾参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公司企业可加快软硬件的推广应用,却重技术轻应用,缺乏长效机制;教育研究机构在专业引领上扮有重要角色,但作用规模有限,受制于参与学校的积极性;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聚焦微观应用,但往往受制于技术、资金等因素难以实现深入应用。

电子书包应用的区域推进过程亦是多主体参与的协同推进过程(如图1),这里的主体包括:政策规划主体层面的教育行政部门、技术服务主体层面的公司企业、专业引领主体层面的教育研究机构、实践主体层面的各实验学校。

其中教育行政部门为区域推进电子书包应用提供政策、法律、制度上的保证和财政上的支持,为区域推进创设良好环境(政策机制,资金保障等)。

教育研究机构为电子书包应用研究及实践紧密结合提供纽带,一方面能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方向,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咨询;另一方面能为实验学校提供专业支持,促成教学应用的深入开展。

公司企业作为软硬件产品提供者,是为实验学校提供技术服务的中坚力量。

三、电子书包应用的区域推进框架分析电子书包应用是一个涉及多要素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各主体协同推进。

本研究从项目具体实施的视角,以电子书包应用相关建设内容为要素,形成电子书包区域推进框架(如图2)。

该框架直观呈现电子书包应用过程中应建设哪些内容,同时强调项目实施保障和项目进度控制的重要性。

1.电子书包应用区域推进的原则(1)需求导向,应用为主现状与需求是制定项目规划方案的基础,也是体图1电子书包应用区域推进的行为主体图2电子书包应用的区域推进框架现项目区域特色的保障,以区域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可有针对性地指导电子书包项目各方面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实践;应用是实现人、技术及内容在教育活动中价值融合的有效途径,应用为主即要树立“人本”的理念,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形成有效的应用解决方案。

(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电子书包应用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参与主体及环境建设、应用模式创新与实施、应用评估等多个方面。

既要站在区域角度全盘考虑、统筹规划,又要分步实施,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求着眼将来,在判明现状、确定目标的基础上,制定规划方案;又要立足当前,制定分步实施计划。

(3)适度超前,区域特色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方向,项目规划应具有前瞻性,适度超前;同时在推进过程中亦应形成区域特色。

2.电子书包应用区域推进的重点建设内容(1)稳定安全适用的终端选型学习终端是实施电子书包应用推广中所必需的硬件基础设施,要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稳定、安全、适宜的自然环境,这要求电子书包终端具有三个特性,即稳定性(保障学生的正常使用)、安全性(保障学生的使用安全及身心健康)、适切性(满足学生的使用习惯与学习需求)。

电子书包的应用与推广,终端的稳定性是基本条件。

稳定性主要考察终端产品在可靠性(防摔、防水、防尘等)、续航时间等方面的性能及配套培训计划、售后服务的跟进情况。

安全性涉及网络使用安全,对身体健康(视力、颈椎)的影响,对心理健康影响三方面。

适切性要求一方面考虑学生使用习惯问题,如传统书写习惯、阅读习惯等;另一方面考虑终端的教学特性,要求提供支持教学应用有效开展的教学软件。

当前电子书包终端产品主要有三大类,即平板电脑、学生上网本和笔记本电脑,各类产品在性能、便携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对学习支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终端选型时应从项目实验需求出发,遵循终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适切性等要求,从产品性能、配置教学软件要求、配套服务要求三方面形成选型指标要求。

最后通过对满足要求的不同类型产品的体验和对比分析,确定选用的实验终端。

目前国家信标委“电子课本-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下的终端设备组已形成《电子书包终端规范(草案)》,这也可以成为终端选型的一个重要参考。

(2)配套教室物理环境建设教室是现阶段电子书包应用的主要场所,配套教室网络环境建设有助于为电子书包在中小学应用提供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空间,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子书包的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