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机电视行业发展情况

手机电视行业发展情况

手机电视行业发展情况兴市场的3G 移动通讯技术用户数量将约等于发达国家市场3G 移动通讯技术用户数量的6 倍。

随着3G 移动通讯技术用户的飞速增长,全球手机电视用户的数量和市场规模也将因此迎来新的增长点。

3、国际互联网视频行业概况从全球范围看,美国是互联网视频产业最为发达、市场环境最为规范的国家。

最早的一批视频分享网站诞生于美国。

自YouTube 于2005 年出现以来,全球互联网视频行业出现突破性发展,而Google 收购YouTube 更是引发了全球互联网视频发展的高潮。

从网站访问量来看,截至2009 年12 月31 日,按照在 网站查阅的全球前100 家网站访问量排名中,有12 家网站专门从事互联网视频业务,总数仅次于搜索类网站。

根据Nielsen 的统计数据,截止2010 年6 月,美国互联网视频的观看次数总量为102 亿次。

从行业规模来看,根据eMarketer 的统计数据,2009 年美国互联网视频行业的收入为8.5 亿美元,2010 年可望达到12.5 亿美元,同比增长47.1%。

从用户人数来看,2008 年美国互联网视频用户数量约为1.37 亿人,预计在2013 年,用户数量将达到1.9亿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76%。

(二)我国 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行业概况1、我国IPTV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IPTV 发展及现状我国IPTV 行业的发展始于2005 年。

2005 年5 月,黑龙江省哈尔滨IPTV 业务在中国首先正式商用开播,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成功开创我国第一块IPTV 试验田。

随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等电信运营商也开始基于IPTV 的项目试点,并开始召集软件平台厂商、IPTV 机顶盒厂商和各种内容提供商探讨开发IPTV业务的可操作性。

如今,IPTV 作为电视新展现形态的新媒体产品,日益被用户所接受,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与全球IPTV 快速发展大趋势一样,随着国内运营商IPTV 试商用的地区与规模逐渐扩大以及广大消费者对IPTV 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我国IPTV 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态势,IPTV 用户总数已经从2005 年的30 万户,增长到2009 年的420 万户,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43%。

尽管我国IPTV 业务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但渗透率仍然较低,2009 年底我国IPTV 业务家庭渗透率仅为0.7%,远低于发达国家7%-10%的平均水平。

(2)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1)“三网融合”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2010 年1 月13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在国办5 号文《推进三网融合发展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三网融合方案”)中明确了具体实施方案和时间表。

根据三网融合方案,广电企业负责IPTV 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管理,包括通过有线网开展完整的互联网接入、数据传送及IP 电话业务等,同时被允许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电信企业负责IPTV 的传输和分发服务。

2010 年至2012 年重点开展广播电视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 年至2015 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

经过多年的经营与发展,中国IPTV 业务已经初具规模,伴随三网融合方案的出台,IPTV 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宽带用户的不断扩大,为IPTV 的发展奠定基础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 年6 月,有98.1%的中国网民使用过宽带接入互联网,即3.6 亿中国网民曾使用过宽带接入互联网。

截止2009 年底,中国宽带用户数已经达到10,300 万户以上,较2006 年的5,200 万户增长50%。

但是中国宽带的渗透率仍处于低位,截止2009 年底中国宽带的人口渗透率不到10%(家庭渗透率不到30%),发展潜力仍然巨大。

3)IPTV“互动”的观看方式吸引用户IPTV 拥有三大独特的收看功能:1)时移功能,可以对频道正在播出的电视节目进行任意暂停、快退和快进。

2)回看功能,用户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调看过去的节目。

3)点播功能,包括大量院线热播影片和热门电视剧等个性化节目内容。

传统媒体缺乏与观众之间的交互能力,而IPTV 的“双向信号”的技术特点可以非常灵活地满足电子菜单、节目预约、实时快进、快退、计费管理、节目编排、个性化节目导视与推送、定向广告等多种功能,从而满足观众个性化的观看需求。

通过观众的反馈,运营商便可有效地实时调整其节目内容。

IPTV 彻底打破原有被动观看电视习惯,具备互动、自由掌控、主动点播的优越特性。

(3)国内IPTV 行业主要企业介绍上海广播电视台(授权百视通技术)拥有全国牌照,在全国范围内与电信营运商合作开展IPTV 业务(包括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目前拥有用户400 万户以上。

中央电视台(授权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拥有全国牌照,在全国范围内与电信营运商合作开展IPTV 业务(包括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浙江电视台(授权杭州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区域牌照,在浙江地区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展IPTV 业务。

2、我国手机电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中国已经成为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用户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并且市场的活跃度正在升温。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2009 年底中国手机网民总数达到2.33 亿,同比增长98.5%。

根据艾瑞咨询对未来市场走势的判断,2010 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到3.51 亿,较2009 年增长50.4%。

预计到2012 年,用户规模将达到5.62 亿。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方面,艾瑞咨询认为2010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226.9 亿元,同比增长45.8%。

2011 至2012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404.5 亿元和786.7 亿元。

如此巨大且持续增长的移动用户群将会形成对以手机电视和移动视频为代表的新移动媒体的巨大潜在需求,然而这一市场所蕴含的巨大潜力还远未被充分挖掘。

随着我国3G 网络建设逐步完成,网络覆盖度逐步提高,手机电视用户体验效果将逐步显现。

用户体验的大幅度提升将使得众多新应用具有获得大规模市场推广的基础。

中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电视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专网模式和FREE WAP 模式(指通过手机直接访问互联网)。

专网模式是广电企业与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联合开展的手机业务模式,由广电企业负责内容的制作、集成与分发,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负责用户认证与管理,计费与收费,双方按照协商比例进行收益分成。

从2007 年开始,我国手机电视的发展进入了规范化的快车道。

2010 年,全国共有9 家获得广电总局手机电视牌照的运营单位,三个移动营运商,约700 万手机电视专网用户,总共的年收入将近6 亿元。

手机FREE WAP 的视频用户大概是专网模式的20 倍,约1.4 亿用户,但由于大多数均为免费用户,FREE WAP 模式直接产生的业务收入规模较小,主要通过相关移动增值服务获得用户收入。

3、我国互联网视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经过数年的市场培育,互联网视频已成为互联网主要应用领域之一,行业初具规模。

根据艾瑞咨询“中国在线视频市场监测数据”显示,预计2010 年整个互联网视频行业的总收入将达到53 亿元左右。

从用户规模来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2010 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65 亿个,新增用户2,500万个,增幅达 10.4%。

庞大的用户规模增加了对清晰、流畅、丰富多彩互联网视频服务的需求,为互联网视频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市场基础。

随着互联网视频近两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广告市场已成为互联网视频的重要收入之一。

艾瑞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 年中国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广告收入为29.1 亿元,同比增长114%,连续4 年增长率超过100%。

虽然目前互联网视频的商业模式还未稳定,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支持互联网视频服务的行业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未来,国内互联网视频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走向规范有序。

在市场环境优化的基础上,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部署和实施、视频传输速率的提高、互联网接入渠道的增多,中国收费互联网视频也将获得更广泛的用户支持,成为大众视频消费的重要方式,并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视频的媒体价值和商业价值。

新媒体行业主要产业政策和法规1、行业主管部门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行业的主管部门以国家广电总局和工业与信息化部为主。

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等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视频信息内容实施监督管理。

(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IPTV、手机电视和互联网视频行业实施内容监管和行政许可管理,负责拟订广播电影电视宣传、创作的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创作导向;负责广播电影电视、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和业务的监管并实施准入和退出管理;指导对从事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制作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监管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信息网络视听节目和公共视听载体播放的视听节目,审查其内容和质量。

(2)工业与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电信与信息服务市场进行监管,实行必要的经营许可制度,是互联网视频服务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

该部门内设24 个职能机构,其中政策法规司、产业政策司和规划司主要负责制订行业的产业政策、产业标准、产业规划,对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宏观调控,总体把握互联网服务内容。

通信发展司负责协调公用通信网、互联网、专用通信网的建设,促进网络资源共享;拟订网络技术发展政策;负责重要通信设施建设管理;监督管理通信建设市场;会同有关方面拟订电信业务资费政策和标准并监督实施。

(3)其它监管部门1)文化部文化部负责拟订文化市场发展规划,指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负责文艺类产品网上传播的前置审批工作,负责对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对网络游戏服务进行监管(不含网络游戏的网上出版前置审批);拟订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动漫、游戏产业发展。

2)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总署负责起草新闻出版、著作权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拟订新闻出版业的方针政策,制定新闻出版、著作权管理的规章并组织实施;负责出版物内容监管,组织指导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重点出版物和教科书的出版、印制和发行工作,制定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并承担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对互联网出版活动和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进行审批和监管。

(4)行业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是开展通信技术领域标准化活动的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

协会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标准,进行标准的协调、把关,把高技术、高水平、高质量的标准推荐给政府,把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推向世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