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为每个汉字找到了“前世今生”他年轻时,是一心想逃离家乡的美国叛逆少年,他年老时,是租住在10平方米陋室的失业老人。
几十年的时间,他散尽毕生积蓄,只一心要待在中国,结果和老婆离了婚,还丢了好几回工作,甚至差点去阎王殿报了道……就是这样一个“失败”,穷困潦倒的美国人,竟然为中国做了一件,最该由中国人自己做的事!他,就是:理查德·西尔斯1950年,他出生于,美国西部俄勒冈州的小城,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
父亲的教育方式有些特别,一方面对他的管教很严:禁止开车、约会、参加party。
另一方面,父亲又允许他,做一些其他孩子不能不敢做的事,比如让他用化学品制作“炸弹”,让4岁的他,从一条狂吠的恶狗旁走到街尽头,同时也教会他正义、自我保护与勇敢,六岁时,街坊有五个小孩一直欺负他,爸爸就让他和他们打架,否则不让他进家门。
......父亲培养了他的勇气,正是因为这样的勇气,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
家乡的一切都让他感到很无聊:全部是白种人,全部讲英文,全部是基督徒。
他觉得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埋头工作,对世界不感兴趣;另一种人希望能理解全世界。
而他想做后一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严厉的管束提供了他反叛的动机,勇气的培养又铸成他反叛的力量。
童年的理查德·西尔斯(左一)大一时,他就读于南俄勒冈州大学,离家并不远,可大一刚结束,他就直接从学校去了大城市波特兰,当父亲得知时,他已经在波特兰大学注册了。
在经历短暂的躁动和喧闹后,大多数人会回归平淡,而他是个例外,开始不断地远行。
中学时期的理查德· 西尔斯,父亲从小对他严格管束,摔跤是父亲允许并鼓励他做的少数事情之一。
为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他决定要再学一门外国语言,他最终很另类的选择了汉语,因为,他发现,全世界有20%的人说汉语。
仅有8%的人在说英语,他很想知道,这占了地球大多数的,东方人的的思考是怎么回事?当时中美还没建交,在他父母看来,中国是个封闭、可怕的地方:你是疯子、有精神病的嬉皮士!你去了,命还会有?可他却丝毫不愿意妥协,为逃跑,他甚至和父亲打了一架,1972年,他靠洗盘子攒钱,买了一张单程机票,之后登上了波音707客机,经过14个小时的颠簸,就这样飞去了中国台湾,学汉语。
勇气是一瞬间的闪念,勇气也是一辈子的执念,那时的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为中国汉字沉浮半生!身无分文来到台湾后,他一边靠教英语赚钱,一边学习中文,他在台湾的生活很拮据,因跨国长途话费太贵,与家人联系只能靠每月缓慢的书信。
他曾对父母说:如果我有一台电视的话,学习汉语会更快些。
没想到,原本不支持他的父亲,竟特地寄来一些钱,支持他买电视机。
然而想学好汉语,对一个外国人来说谈何容易?汉字笔画之间好像没有任何逻辑关联,象形文字让他吃尽了苦头。
为学好汉语,他探索了很多方法,他曾亲手制作了上千张中文卡片。
可是他发现:“汉字是由许多笔画组成的,去死记硬背这些汉字,对他来说太难了。
之后,他生活在台湾都四十岁了,可他还是一个“汉语文盲”,虽可会话,却“不识字”。
“不行,死记硬背不行,必须找到规律。
”西方人相信科学,再古老的东方文字,也一定有它的来源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看汉字真正的历史,要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
这样就可以通过理解字的原始意义,和原始形状来理解汉字的演变。
其实每一个汉字,都是合理的,每一个汉字,都一定有故事。
他陷入了对汉字痴迷的无底洞,整天会对着汉字发呆。
之后,他萌发了将汉字字源,输入计算机的想法。
他为此做了一些研究,但还没有真正行动。
直到1994年的一天,他和一个朋友正在聊天,突然呼吸困难,一下子晕倒在地,突发心脏病,一度病危,他回美国做了四次手术,心脏中有四个搭桥、三个支架。
然后医生告诉他: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年时间。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接近死亡。
那段时间,他每天想的事就是:“明天还能不能活着?那时他说: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天,我要打电话,跟朋友们说再见了;如果还剩四十年呢?坦白地说,我会蹉跎10年。
可如果知道只能活一年,365天,我决定了:即刻开始电脑化《说文解字》。
这样即使死,也无憾了!他说的坚决,可他的美国朋友们都不信,“美国人去做中文的电脑化,还是从无仅有的第一个!”出院后,他留在美国,先是在硅谷找了份工作,然后在唐人街租了间最便宜的房子。
可将字源电脑化这件事,之前完全是空白,学界认为没必要将这些资料上网,搞网络的人也不会对这件事感兴趣。
他只能凭自己一点一点去摸索。
更艰难的是,中国汉字数字化工程,对他来说就是资金的无底洞。
网站服务器租用费是每个月150美元,由于需要收集大量汉字研究材料,他经常要往中国打越洋电话,向中国出版社海外求购。
为了找到尽可能全面的汉字字源,他还经常需要前往中国购买相关材料,大量的汉字材料费价格不菲,往返机票费更不是小数目。
而把中国古汉字扫进电脑,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说文解字》有古汉字一万一千字;《六书通》有三万八千字;《金文编》有两万四千字;《甲骨文编》有三万一千字。
为建立这个,接近数10万字的古汉字数据库,他还需要雇佣一位中国助理帮助扫描,每年需支付对方12000美元,至15000美元的薪酬。
他几乎将自己全部的工作收入,都投入到了汉字网站的建设中,很快,20年存下的,30万美元积蓄,全部耗尽!可他却说:“我花了这么多心血,在这件事情上面,就是希望后来者不必再浪费时间。
”而他对汉字的痴迷热爱,不知是否也感动了上天,他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医生所说的生命仅剩一年的预言,被他打破了!到2002年,已经7年过去了,他仍然坚强地活着,而他扫描的古汉字容量,已近天文数字,几乎涵盖了近百年来,成书的全部金石典籍。
说起汉字,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再熟悉不过。
可是你知道每一个汉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吗?你知道每一个汉字几千年间的演变进程吗?谁能想到,竟是他这个美国人,为每个中国汉字找到了“前世今生”。
2002年,(Chinese Etymology)汉字字源网网站,公开上线了。
汉字字源网汇集了他所搜集的,近10万个古代中文字形,有6552个最常用的现代中文字字源分析,31876个甲骨文,24223个金文,以及秦汉大篆书11109个、小篆体596个。
登录这个中英文双语网站,任意输入一个汉字,就可以找到这个汉字的“前世今生”,查到每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你输入一个汉字,这个汉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各种版本,便会展现在你眼前。
还有普通话、广东话、上海话、日本话、韩国话读音和《说文解字》的解释,甚至它的英文释义。
网站还能按照,表音或者表意的用法查询相关汉字。
更重要的是,它全球免费查看。
下面这些汉字,你认得几个?从上倒下,分别是“五”、“六”、“七”、“八”、“九”、“十”的演变。
再比如说“侨”这个字,他清楚地解释道:“侨”字左边是人,古时写成"n",象征着一种流浪的人,右边的乔字是这个字的读音,同时也是搬家,迁移的意思。
几千年来这个字的意义没有变化,侨,就是远离故乡的人。
还有他说:“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肚”这个字,要有一个“月”字旁。
很多人不知道这是“肉”。
现代汉语与《说文解字》中,篆体字的“月”字字形,这个代表肉的字“为什么一点都不像‘肉’”?实际上这个字代表的是一排肋骨。
”他简直比中国人还懂中国文化。
很多中国人说:“以前找一个字形,得翻很多书。
但上了他的网,鼠标轻轻一点,一个字的甲骨文、金文、篆体字全出来了。
” “学字体设计时老师推荐的,真的好用,真心强大。
” 就连研究此领域的专家,也会去这个字源网站查询。
可谁能想到中国人经常检索的汉字网,竟然是一个美国人创建的?!他说:一百年之后,大家都用电脑,可能没有人会写汉字了,我做这个网站不仅,是给学习中文的外国人看,也想给下辈子的中国人看,中国古老的汉字原来是这样的。
古汉字数字化工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可他却向贫穷的深渊,也深陷了一大步。
网站建成时,他已经52岁,又遭遇美国经济危机,他失去了硅谷的工作,只能找到一份河道管理员的工作。
2007年他彻底失业,无力再支付助理的薪酬,只能完完全全靠自己。
为了保持网站的纯净,他一直拒绝可获利的商业广告,网站每天大约有15000个浏览量,大部分是汉语研究者或是中文学习者。
不得已之下,他在网站开通了捐赠功能“请捐款,这样我就可以在线上,保持提供和及时更新这些资料。
这些资料是我免费提供的,而且没有广告干扰。
谢谢你。
” 但一年下来,最多收到50美元的捐款。
最困难的时候,他连租服务器的47美元都没有。
他的台湾太太,无法理解他,在2008年离开了他。
她对他做的事情“完全没有兴趣”。
她让他“不要乱花钱,钱要留住”。
他说:“她管我,我不听,我们就分开了。
”失业、步入老年、独居在廉租房里,没有多少积蓄,他的生活又回到了,曾经奋不顾身去往台湾时的贫困状态,汉字、疾病和贫困,是他20年里,最忠实的三个朋友,看见他的人,无不感到心酸。
在他局促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房里,只有书架、书桌,没有沙发,甚至没有床。
晚上,他就直接睡在地上。
随随便便,就能对付一顿饭。
这样的生活,直到2011年,才出现了转机。
一位中国网友发现了他的网站,忍不住发了一条这样的微博:这个人叫Richard Sears,他用20年的功夫,手工将中国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数字化处理,上传网络供所有人免费使用。
这就是外国人(我猜是美国)的‘傻’吧,这种国家工程,怎么能自己一个人弄呢?没想到,这条微博被不断转发,许多人都被他的故事震撼了。
有记者采访了他后,这样写道: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古汉字,问:你认识吗?“不认得。
” 又写了一个,还是不太认得。
再写一个,有点认识了。
“这就是你们报纸的‘报’字。
” 这么坐着,听一个老外给你讲解中文,真心觉得不太好意思。
接下来的一个月,他收到了几千封邮件,他的网站点击量达到60万次,第一次有人叫他‘汉字叔叔’,他说:他喜欢这个称呼,天天都在看他们的信。
”2011年,他迫不及待的买了一张,单程机票,飞往中国天津,他决定在中国定居,继续他的汉字事业。
可事与愿违,由于涉及到签证问题,年龄过大又没有博士学位的他,只能依靠旅游签证留在中国,而中间往往需要出国补签再入境,几番折腾下来,花费了不少钱。
后来他几乎要被赶走,甚至护照被没收。
他心急如焚,几乎哭着说:我很想能够在中国安定下来,因为父母都已过世,美国只剩下一个弟弟,我已经把中国当作了自己的家,我非常难过,我不要离开中国!好在,一个中国朋友挺身而出,替他在网上写了一封求助信,呼吁大家帮助汉字叔叔。
最终,北师大接收了他,由于他没有相应的博士学位,只能以代课的形式受聘,每月能拿到4200元工资。
可是他已经很开心了:“我很满意,我喜欢这里。
我可以安心研究汉字,继续做我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