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解析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解析

请简要评析最后两句的深刻含义。
(结尾两句诗很富于哲理情趣,表达了一个朴素 ‘而又深刻的思想:蓬勃向上的美好景物总要积极 向上,是终究关禁不住的。)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1、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 懂、主旨深远 言简义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 外音意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 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 表达的不明显,耐人寻味。
7、文章结构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8、行文技巧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象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9、其它 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 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 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
3、侧面描写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 情,融情入景,一切皆情语。
4、语言特点类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穷形尽相(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 致生动。 诗情画意。
5、议论类 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6、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 剔。 简洁洗练:语言简练利索。 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辞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2、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二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 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 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④远、近、高、低
难点训练: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情怀和 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游园不 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
塞 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本诗抒发了什么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在他乡的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 情。) 试从某个角度,赏析本诗表达技巧上的特色。
(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 。
《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 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尾联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 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 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
体裁完备:古诗/律诗/绝句
高潮 唐 朝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大诗人: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
中晚唐: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
宋词 北宋: 柳永/苏轼
发展
南宋:辛弃疾/陆游等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古诗词鉴赏基本概念
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 征、寄寓、寄托.

4.写作技巧 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 倒置等 .
5.艺术风格 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
婉约等 .
6.语言特色 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简洁
7.描写 ①动、静 ②点、面 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难点训练 从军行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用简要的语言分析本诗用什么样的方法描写了怎样的 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用映衬的手法描写了戍边将士顶风冒雪里行军的 壮阔场面,表达一种壮怀激烈,昂扬向上的思想感 情) 试从色彩动静的角度分析一下本诗所展现出来的诗情 画意。 (本诗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 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 风雪行军图。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一)
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源头 秦以前 <诗经>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汉代 乐府诗:最早最长的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建安时期:曹氏父子/建安七子
发展
魏晋
东晋:陶渊明(田园诗人)
南北朝 民歌:<木兰诗><敕勒歌>
1.表达方式 : 主要运用叙述 、描写、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
中描写抒情是考察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 合等;抒情方式有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胸臆、借景 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 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 2.结构形式
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 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 3.修辞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