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市场监管怎么干·市场监管总局

新型市场监管怎么干·市场监管总局

新型市场监管怎么干·市场监管总局(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市场监管在您身边,司局长对话网民》节目,我是主持人《人民日报》记者李心萍。

去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要组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作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主力军,这一年半来新机构带来了哪些改变?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熊茂平先生。

(16:01)(熊茂平):你好,网民朋友们好。

(16:01)(主持人):执法稽查局局长杨红灿先生。

(16:02)(杨红灿):大家好,网民朋友好。

(16:02)(主持人):价监竞争局局长燕军先生。

(16:02)(燕军):主持人好,各位网民好。

(16:03)(主持人):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新型市场监管怎么干?》。

毫不夸张地说,一家企业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监管总局的担子不轻,咱们先从企业的“生”聊起。

经过一系列“放管服”改革,企业登记的便利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我们听说市场监管总局最近有个新的提法,从以前的登记便利化到现在的开办便利化,我想问一下熊局长,两字之差这里面有哪些变化,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改革的红利?(16:04)(熊茂平):“企业开办”是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

企业开办它所考量的是除办理行政许可之外,企业从设立到具备一般性经营条件所需要办理的事项、办理的时间和成本。

大家都知道,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进行商事制度改革,企业登记注册的便利化大大提升,也就是说企业现在拿到营业执照便利程度已经比较高了。

但是拿到营业执照以后还不能具备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条件,还需要刻制公章、领取税务发票,还要进行社保登记和用工登记。

世界银行一年一度对全球190个经济体进行营商环境评估。

根据世界营商环境评估2017年度对我国营商环境的评价,我们“企业开办”这个指标在全球190个经济体里面排行第93位,评估我们“企业开办”有7个环节,需要的时间是22.9天。

(16:05)(熊茂平):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决策部署,市场监管总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这样一项工作任务。

主要是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协调,减少环节,压缩时间,优化流程,推进网上办理,一窗受理等等这样一些举措。

而且各地政府都把企业开办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抓紧落实。

2018年度,世行营商环境评估对我国企业开办这项指标的评估环节大大地压减了,时间评估我们是8.6天,在全球190个经济体里面排名大幅提升。

(16:05)(熊茂平):由于企业开办便利度的提高,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整个创新创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市场的活力进一步增加。

今年上半年,我国日均新设立企业1.93万户。

(16:06)(熊茂平):今年我们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压减企业开办时间。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我们提出来今年全国在年底之前企业开办时间要压缩到5个工作日以内,同时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压缩到3个工作日以内。

下一步,我们按照这个要求进一步抓好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这项工作。

(16:07)(主持人):正如刚刚熊局长介绍的,我们无论是从世行的评价标准,还是从时间上来说,我们企业开办的便利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某一些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我领到了证(营业执照),但是我要进入某个行业去生产经营还需要取得一定的行政许可,而且这个行政许可办理的透明度目前还不是特别高。

请问在解决这种领证(营业执照)容易入行难、经营难或者准入不准营的难题上面,我们还有哪些举措?(16:08)(熊茂平):正如你刚才所说的,我们现在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具备一般经营生产条件,也就是企业开办这一块便利度提高了,但是我们的企业要进入一些特定的行业还需要办理很多行政许可,有些行政许可办理的透明度也不高,也不简便,所以就造成了我们企业所谓的叫准入容易准营难这样一个难题。

(16:09)(熊茂平):为了解决这个难题,2015年国务院决定在上海浦东率先实行“证照分离”改革,把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类推进改革,推动取消一批,改为备案一批,有的实行告知承诺,确实需要保留下来的行政许可事项我们采取优化准入的方式,采取四类方式进行分门别类的改革。

紧接着在全国范围推广,应该说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今年8月21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所有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率先在自贸区进行全覆盖。

下一步待到相关的法律,全国人大授权以后,我们再正式实施。

所以“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这个概念就是说对企业涉及的所有的经营许可事项(进行改革)叫全覆盖。

另外一个在(全国18个)自贸区进行全覆盖试点。

这项改革有这么几个特点:(16:11)(熊茂平):第一,建立清单管理制度。

把所有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包括中央层面设定的,也包括地方层面设定的这样一些经营许可事项全部制成清单,这清单里包括它的整个许可事项的名称、许可事项的审批依据、审批层级、改革方式都以清单方式向社会公示,让老百姓明明白白地知道进入某几个行业需要办理哪些许可证?如何来办理这些许可证。

这是清单管理制度。

(16:14)(熊茂平):第二,强化信息归集。

我们通过在办理登记注册的过程中,我们这次把经营范围都通过规范化来表述,建立起经营范围跟许可事项的对应关系,就是老百姓在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他输入所要表达的经营范围,马上就能够把这个经营范围所对应的许可事项推送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知道这个老百姓或者市场主体有哪些方面的许可的需求,紧接着办理。

同时,相关部门所办理的许可事项也及时地归集到企业的名下。

通过信息在政府部门之间的这样一种传递、共享,我们后台流程可以复杂一些,但是我们留给老百姓的界面简洁明了,让老百姓办事很方便,通过信息共享、归集共享。

(16:16)(熊茂平):第三,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证照分离”改革这项工作,我认为根本的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进一步转变事前的审批,转变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通过“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的联合监管,通过信用监管,通过社会共治,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进一步营造更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市场营商环境。

(16:17)(熊茂平):这项工作下一步我们在自贸区试点,试点成熟以后及时向全国推开。

同时我们对清单定期地进行调整,推动更多的事项从许可向告知承诺,向备案,直至取消转变。

就是今后审批越来越少,越来越简,老百姓办事越来越便捷、方便,准入不准营问题逐步地得到更好的解决。

(16:18)(主持人):刚刚熊局长也提到我们解决这些难题,然后进行“放管服”改革,但是并不是说监管就放松了,而是说我们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

当企业出生之后,如果它在运营的过程当中生病了,那么监管部门是一定要介入的。

比如说最近大家最为关注的就是“保健”市场的情况,比如很多子女就抱怨说“保健”市场对老年人的类似有点欺骗性的销售行为真是防不胜防,我们听说总局在这方面开展了一个百日行动,请燕军司长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16:19)(燕军):好的。

我相信各位网友自己或者家人都碰到过这种情况,正如主持人刚才讲到的,特别是老年人被推销“保健”产品等等这类情况。

应该说这个事党中央国务院都高度重视,今年1月8号到4月18号,我们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指示和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信部、公安部等13个部门专门开展了为期100天的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的一个百日行动,这个百日行动期间,我们一共立案24000多件,已经结案的是16000多件,结案率达到了67%。

我们这次专项行动重点是对6个行业、10个领域以及11项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和打击。

在这个期间,我们处理了很多比较典型的案件,比如说打亲情牌的,打科技牌的,小恩小惠的等等,我们大约数了一下有10种左右的套路,比较常见的套路。

(16:20)(燕军):这个百日行动集中执法阶段到4月18号结束了,但是这项工作还没有结束,我们也了解到不少违法经营者在我们集中执法阶段结束之后,违法行为由公开转入地下,由明转暗,违法手段也是翻新,隐蔽性更强,对我们监管工作确实带来一定困难。

同时这些违法经营者也带着一种侥幸的心理,以为这一阵集中执法阶段一阵风过去了又可以出来。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近期13个部委又联合发了通知,对各省前一阶段“保健”市场专项诊断的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将陆陆续续到各省,对各地、各部门前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明察暗访等等方式,不给这些违法经营者以侥幸的心理和能躲过这阵风的心理。

(16:21)(燕军):同时,在这里我们也想提醒一下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还是要相信科学,尤其是不要有这种贪小便宜或者占便宜的心理。

比如最近我们也发现有不少违法经营者通过社交平台等等这种方式,有针对性地针对独居老人上门,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所谓亲情的服务,或者以高额的投资理财的回报作为诱饵,诱骗老年人购买所谓的“保健”用品,甚至有些是假冒伪劣的商品。

也提醒咱们老年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多了解、多掌握一些科学的、健康的保健知识,谨防自己上当受骗。

买这些保健食品,如果确实有需要还是要到正规的经销店去买,同时保留好相关的购物凭证、票据,发现上当受骗及时地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16:22)(主持人):刚刚燕军司长也提到了假冒伪劣产品,我们知道假冒伪劣产品对市场的破坏性是更大的,在这方面我们会怎么监管他们?据我所知,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以后,我们把以前各个部门的稽查队伍都整合成一支大队伍,我们这支新的队伍在这种大市场监管格局下将会如何开展工作?我们请杨司长给我们介绍一下。

(16:23)(杨红灿):好,各位网友好。

我们有一个基本判断,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经过各方的努力,我们的市场环境应当说得到了很大的好转,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得到了很大的好转就放松对它的监管。

正如刚才主持人所讲的,现在确确实实还有一些不法分子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那么这种行为它严重地损害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损害了我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同时它也是对我们正常的、合法的生产企业它的权益的一种损害,同时应当说它也侵袭了、动摇了我们诚信的基础。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市场监管部门应当说我们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那么我们每年都把一些假冒伪劣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根据人民群众所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抓住重点,同时充分发挥全国双打办,就是打击侵权假冒和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它的作用,发挥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打击侵权假冒。

(16:24)(杨红灿):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市场监管部门主要是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办重点的大案。

比如今年我们就挂牌督办了价值2.54亿元的“广西茵曼金添加有毒有害食品”的这样一个案子。

同时,我们还直接办理“江西巨元保健品食品案”,涉及到撤销它的批准许可证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