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梅毒检测课件优秀课件

梅毒检测课件优秀课件

包括VDRL、USR 、RPR、TRUST试验等
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属于沉淀反应,目前应用最广泛。 用心拟脂、卵磷脂、胆固醇为抗原,可作定性和定量试验,操作简单, 费用低,常用作大量病人的筛选及疗效观察。但在一期梅毒时敏感性不 够高,以及弱阳性时判读结果困难为其缺点。
血清不需加热的反应素试验(URS):此法在国内已逐步推广使用, 也是一种非螺旋体抗原原血清沉淀试验。其原理是在VDRL所用抗原中 加入了EDTA(乙二胺四醋酸)和氯化胆碱,使操作更为简单,更便于 读结果,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和VDRL相同。
三、梅毒实验室检查方法
梅毒的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较多, 概括起来分为梅毒的病原体检查、 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和梅毒的核 酸检查3大类。
(一)病原体检查方法
即梅毒螺旋体检查,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或 直接免疫荧光试验(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DFA),在显微镜下观察梅毒 螺旋体的特征性形态和运动方式。该方法是 诊断早期现症最直接的方法,但由于受到患 者用药、检测仪器状态和检测人员技能等条 件的制约,本方法实际检出率并不高。未检 测到梅毒螺旋体,并不能排除患梅毒的可能 性。本方法费时费力,也不适用于梅毒的大 规模筛查。
6.梅毒螺旋体至今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目前只能将其接种到兔 睾丸内增殖、传代和保存。以横断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世代时间为30 小时~33小时。
7.梅毒螺旋体在体外不易存活,煮沸、干燥,一般的消毒剂如汞剂、石炭酸、 乙醇等很容易将其杀死。在41℃~42℃时经过1小时~2小时也可将其杀 死。
8.低温(-70℃~-196℃)下可保存数年并保持其形态、活、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 三、梅毒实验室检查方法 四、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 五、梅毒血清学试验的结果解释 六、梅毒实验室操作要求 七、存在的问题
一、梅毒的现状及定义
一、梅毒的现状
1、近年来我国严峻的梅毒流行形势(梅毒实验室检测不规范现状)。
2、今年卫生部出台梅毒10年控制规划(梅毒血清学检测、新方法、新技 术的应用性评估)
(三)梅毒螺旋体核酸检查
可对血浆、血清、皮损部位组织液、淋巴穿刺 液及脑脊髓液等标本的梅毒螺旋体核酸采用 PCR进行检测。核酸检查的优点是特异性高, 在早期梅毒、神经梅毒、先天梅毒和伴艾滋 病梅毒等诊断中,以及螺旋体现症感染和既 往感染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也可 应用于梅毒螺旋体的耐药性监测、菌株流行 病学分型。该方法缺点是成本高,对实验条 件要求高并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宜做疗 效观察。
3、目前我国仅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制订了梅毒筛查方案,即:首先采用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或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之一进行 初筛,当筛查结果为阳性时,需用另一类试验进行复检。对一般人群 尚无明确的筛查诊断流程。
二、梅毒的定义
梅毒是一种全球分布的系统性性传播疾病。梅毒的病原体是苍白螺旋体 (Treponemia pallidum,TP)。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主要传播 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3种,可侵犯人体全身器官, 临床表现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既能产生 各种各样的症状和体征,又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对人类健康 危害极大。
(二)血清免疫学检查方法1
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
检测患者血清中宿主针对机体组织破坏后暴露的脂 抗原或者螺旋体表面的脂质产生的非特异性抗类脂抗 原的抗体(反应素)。检测方法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 环状卡片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 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USR)。目前最常用的是RPR和TRUST。
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反应素滴度可呈动态变化,非梅 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常用于临床疗效观察、复发 或再感染的检查。同时,由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 成本低,特别适合基层应用和人群调查。此类方法的 缺点是反映不出既往感染,并且受其他疾病影响较大, 易产生假阳性结果
(二)血清免疫学检查2
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目的 检测梅毒螺旋体IgG、IgM抗体。 检测方法包括: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此试验是VDRL试验的一种改良方 法。该法是在抗原中加入活性炭颗粒作为指示物,加入了氯化胆碱,因 此血清不需灭活。特制的白色纸卡替代了玻片。试验结果易于判断,肉 眼即可观察。也可用血浆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可保存。抗原放4℃冰箱 可保存1年。
四、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
目前,梅毒的实验室血清学诊断技术是检测梅 毒螺旋体抗体主要方法有两类: 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2.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一)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1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 :用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做抗原,检测宿 主对梅毒螺旋体表面的类脂物质所产生的IgG和IgM抗体(抗心磷脂抗 体,反应素 ﹚
二、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
1.长度为8μm~20μm,平均8μm~10μm,直径<0.2μm,有 6~12个螺旋。 2.因其透明不易染色,故称为苍白螺旋体。 3.梅毒螺旋是一种小而纤细的螺旋状微生物。 4.梅毒螺旋体的特征是螺旋体整齐而规则,折光性强,较其他螺旋体亮。 5.运动缓慢而有规律,具有三种特征性运动方式: ➢ 常见是围绕其长轴旋转前后移动; ➢ 其次是全身弯曲如蛇行; ➢ 少见的是伸缩其螺旋间距而前进
(TPPA)梅毒螺旋体颗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酶 联免疫吸咐试验(TP-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LIA)梅毒快速检测(TP-RT)梅毒螺旋体蛋白印 迹试验(TP-WB)。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的共同优点是特异性 强,可以作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初筛阳性标本的 复检或确证试验 ,但是,由于感染梅毒螺旋体后, 一旦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呈阳性,则患者长时间甚至 终生阳性。所以这些方法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 染。亦不能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