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专题考点 大气运动规律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专题考点 大气运动规律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专题考点大气运动规律
一、气压带和风带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七个
(1)气压带
(2)六个风带
(3)季节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①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③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④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注意: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流运动造成的。

二、季风环流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印度(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具体分析如下。

[图文拓展]
1.在极地俯视图中判断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风带在不同的变式图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如上图所示(箭头表示风带)。

2.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西北季风的成因
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

3.低压带和高压带对天气的影响
低压带:空气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

高压带:空气下沉,气温升高,水汽易蒸发,不易形成降水,多晴天。

4.风对降水的影响
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如西风带;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四、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与天气
1.气团与锋
(1)锋面结构示意图
(2)天气特征
①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②气团
2.锋与天气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
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
[图文拓展]
1.冷、暖气团的形成条件
冷气团的温度比经过地区的温度低,多形成于较高纬度地区。

因此在锋面系统中,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为冷气团,反之为暖气团。

2.冷暖气团相对于锋面的位置
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

3.高低气压中心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始动力。

地球表面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驱动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才形成气旋或反气旋。

4.低压槽区域常存在锋面的原因
低压槽区域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交汇的区域,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从而形成锋面,暖气团上升易形成降水。

考向一冷锋、暖锋与天气
冷、暖锋的判断方法
(1)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
(2)依据锋面结构图的特点判断
①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
②看降水区的位置
(3)依据天气特征判断
①经历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程的是冷锋活动。

一般情况下,冷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相对剧烈、明显。

②经历阴雨、升温等天气过程的是暖锋活动。

一般情况下,暖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比较温和。

(4)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判断
①冷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②暖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考向二准静止锋
准静止锋: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幅度很小时,我们将这类锋面称为准静止锋。

6小时内锋面位置无大变化作为判断准静止锋的依据。

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主要有:
1.江淮准静止锋(大气环流)
每年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交锋、对峙,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一种著名的天气系统——江淮准静止锋。

它是形成梅雨的重要天气系统。

“黄梅时节家家雨”是梅雨天气的真实写照。

2.华南准静止锋(大气环流、地形)
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

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于冬春两季,秋季出现最少。

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甚至10天以上。

华南准静止锋的位置,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

冬半年,锋面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置偏南;夏半年,锋面南
侧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使锋区位置偏北。

3.天山准静止锋(地形)
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被天山阻挡,使冷锋停滞不前,常形成地形锋性质的天山准静止锋,造成阴雾或微雪天气。

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降水较多就与天山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4.昆明准静止锋(地形)
又称云贵准静止锋。

位于云贵高原,冬半年,锋面呈西北—东南走向,南下冷空气在向西南移动过程中,受云贵高原阻挡而停滞与西南暖湿气候相遇,形成准静止锋。

贵阳:降水多于昆明,气温低于昆明。

贵阳与昆明冬季气候不同成因:贵阳位于锋面的冷空气一侧,气温较低,多阴雨天气。

昆明位于锋面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且冬季气温较高。

考向三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
(1)锋面类型
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正常年份推移规律
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
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推进速度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

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推进速度慢,我国易出现南涝北旱。

考向四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断方法
(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以北半球气旋为例)
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即为风向。

东侧:东南风;西侧:西北风;南侧:西南风;北侧:东北风。

(2)用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左右手定则)判断
考向五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
判读其结构图,应抓住以下几点:
1.判断锋面的位置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2.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
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团。

3.判断锋面的类型与移动
(1)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西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东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特别提示无论南北半球,锋面气旋东侧是暖锋,西侧是冷锋。

原因是西侧锋面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运动,是冷空气推动暖空气的运动。

东侧为暖锋,因为东侧锋面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运动,是暖空气推动冷空气的运动。

(2)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4.判断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
暖锋N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冷锋M锋后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