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班主题名称:漂亮的服装执教教师:凌琼、陈秋萍、沈洁活动时间:2016年11月21日—12月2日(共三周)主题名称:漂亮的服装一、主题的由来幼儿进入大班之后,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日益增加,有的幼儿发现每到一个季节我们都会换不同的衣服,衣服成为了幼儿在活动之余经常谈论的话题,我们就从幼儿的这一兴趣点出发,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
二、主题网络3.经常换洗衣服,保持衣服的整洁。
社会:1. 感知各式各样的服装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2. 了解民族服装,感受多元文化。
3. 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语言:1. 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探究服装的发现。
2. 大胆的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对服装的看法。
3. 能关注故事发展线索,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4. 尝试合理的改编儿歌。
科学:1.了解四季服装变化,感受服装与气候的关系。
2.了解不同行业的服装,感受服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尝试进行静电小实验,体验实验的乐趣。
4.学习仿编4的加法应用题。
5. 学习按规律进行延续操作。
艺术:1. 感受各种服装的美。
2. 运用多种手段表现自己对服装的感知。
3. 尝试根据图谱创编洗衣服的动作。
4. 大胆运用各种材料设计服装。
四、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四、主题活动相关照片五、主题活动教案:主题活动第一阶段:《漂亮的服装—我的服装》室内活动:语言区:我的服装美工区:折纸-衣服操作区:拼图-服装绘画区:画服装建构区:织服装数学区:多彩图形拼贴活动一:小熊的服装店▲我们的计划(一)活动时间:第一周2016年10月31日上午活动目标:1.学会仿编4的加法应用题。
2.提高语言模仿和表达能力,按要求买衣服、收衣服。
3.愿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贴有相应分类标志的“衣柜”(盒子替代)若干。
2.环境创设:大小、颜色、样子各不相同的服装图片若干,小熊头饰一个,布置成“小熊服装店”。
活动过程:1.看看说说。
引导语:小熊的服装店开张了,它的服装店里有些什么衣服?数量有多少?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组织幼儿自由地参观服装店,说说服装的颜色、大小、样式、数量等。
2.交流:我在服装店里看到了**(数量)件**(大小、颜色)的**(样式)。
3.想想买买。
提出买衣服的要求。
引导语:小小熊服装店买衣服,有两个要求,每个小朋友只能买一次,一次要买两种不同大小、颜色或样式的衣服,但是两种衣服合起来的件数不能超过4.幼儿按要求买衣服。
5.问问答答。
引导语:你在小熊的服装店里买了什么衣服,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问问,想想。
教师示范。
出示1件红色衣服、3件黄色衣服。
提问:我买了1件红色衣服,3件黄色衣服,我一共买了几件衣服?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出总数。
6.个别幼儿示范。
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买到的衣服,仿编应用题进行提问。
引导语:注意,编题时,不要算出得数,要把最后一句话当成一个问题,考考别人。
7.及时评价幼儿仿编应用题的情况。
8.引导其他幼儿根据提问回答出总数。
9.幼儿分组仿编应用题。
引导语:你买了什么衣服,一共有几件?让我们一起来编应用题,考考其他小朋友吧!10.幼儿分组轮流仿编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11.比比分分。
引导语:让我们把买到的衣服按照颜色、大小和样式的不同收进“衣柜”吧。
1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3.检查评价分类情况。
活动延伸:将教材投放在数学区,引导幼儿继续练习仿编4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二:不一样的服装活动目标:1.认识各行各业的服装特点,知道服装有辨别身份的功能。
2.培养对各行人员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挂图活动过程:一、与幼儿交谈自己的理想。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呀?2.幼儿回答。
3.教师:那你们知道你们想做的那些工作要穿什么有的衣服吗?4.幼儿思考并回答。
二、教师出示挂图。
1.引导幼儿描述各行各业人员的服装特点。
2.通过观看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简单了解服装与职业的关系。
3.幼儿讨论了解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们的计划(一)活动时间:第一周2016年11月1日上午活动三:我会自己穿衣服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节奏地念儿歌。
2.学习自己整齐穿衣的方法。
3.体验穿衣比赛的乐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幼儿自备冬天的衣物,例如棉衣、手套、帽子等。
(2)玩具娃娃两个,一个着装整齐,一个着装不整齐。
活动过程:1.比较激趣。
出示两个娃娃,引导幼儿观察。
引导语:你喜欢哪个娃娃,为什么?2.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结:我们都喜欢着装整齐的娃娃,整齐的着装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
3.学习儿歌。
提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我们穿衣服又快又整齐呢?4.启发幼儿结合自己平时穿衣的经验说一说。
5.欣赏儿歌《穿衣要整齐》。
引导语:娃娃也有整齐穿衣的好方法,让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交流:娃娃介绍了哪些整齐穿衣的好办法?小结:分清衣服的正反面。
从上往下一个一个纽扣,是整齐穿衣的好办法。
6.穿衣比赛。
练一练。
引导语:用娃娃介绍的办法,我们来练习整齐穿衣吧,穿衣时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提出来,让大家帮助你。
7.幼儿练习整齐穿衣,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幼儿练习穿衣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再示范,如:穿有领的衣服时,要把衣领向外翻;穿好衣服时,拉一拉衣服的下摆,使衣服的前后整齐比一比。
组织幼儿分组开展穿衣比赛,看谁穿得又快又整齐。
活动延伸:1.在娃娃家中投放玩具娃娃和服装,让幼儿练习纽扣、拉拉链等穿衣本领。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独立、正确地穿脱衣服。
活动四:我学妈妈洗衣服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旋律的欢快。
2.尝试根据图谱创编洗衣服的动作。
3.体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音乐《洗衣服》、播放器。
活动过程:2.说一说。
(1)提问:你见过妈妈洗衣服吗?妈妈是怎样洗衣服的?(2)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3)小结:洗衣服一般有泡一泡,搓一搓,漂一漂,拧一拧,晾一晾等步骤。
2.听一听。
(1)第一次播放音乐《洗衣服》,幼儿欣赏。
引导语:听,妈妈边哼着曲子边洗衣服,你觉得妈妈洗衣服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第二次播放音乐,幼儿边欣赏边拍手打节奏。
引导语:你能跟着妈妈哼唱的节奏拍手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3)第三次播放音乐,幼儿边欣赏边想象妈妈洗衣服的动作。
引导语:想一想,妈妈在哼唱曲子的时候,都做了哪些洗衣服的动作,顺序是怎样的?3.编一编。
引导语:今天,让我们学学妈妈,自己洗衣服吧!(1)帮助幼儿梳理洗衣服的步骤:泡一泡,搓一搓,漂一漂,拧一拧,晾一晾。
(2)鼓励幼儿根据顺序,表现出相应的洗衣服动作,并说一说该动作所表示的意思。
(3)引导幼儿改变动作的方向,创编出更多的动作,如搓一搓,可以左搓搓、右搓搓、上搓搓、下搓搓等。
4.演一演。
(1)播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跟随音乐节奏表演。
(2)从以下几方面对幼儿进行引导:①提醒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动作轻快。
②启发幼儿面带笑容地表演,表现出快乐的心情。
(3)交流:你是怎样表演的?有什么困难需要大家帮助解决吗?(4)幼儿分组表演展示。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继续表演,也可增投围裙、洗衣板等增加表演的乐趣。
主题活动第二阶段:《漂亮的服装—多彩的服装》▲我们的计划(一)活动时间:第二周 2016年11月7日上午活动一:服装的图案活动目标:1.探索发现并学会表述服装图案的规律。
2.学习按规律延续排序。
3.感受有序排列的美。
活动准备:(1)图案排列有规律的服装若干,表现服装图案规律排列的图谱。
(2)彩笔活动过程:1.欣赏有规律的服装图案。
师:看今天老师的这件服装里藏着什么秘密,你知道是什么吗?2.幼儿自由观察,发表意见。
提问这件衣服的图案是怎么排列的?3.教师对服装图案排列规律进行小结。
4.一桌提供一张服装图,让幼儿观察。
提出观察要求。
师:老师这些服装里都藏有许多的小秘密,请小朋友看一看,找一找,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
5.幼儿自由观察交流,教师指导。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服装的秘密,它的图案是怎么排列的?6.操作活动:为新衣添色彩。
提出操作的要求。
师:这些服装的图案都没有全部完成,请小朋友找出服装图案的规律,按规律把没画完的画完。
7.幼儿交流展示完成操作情况:这件衣服的图案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序的。
8.评价幼儿完成情况。
活动二:不同行业的制服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几种行业制服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倾听、辨别不同音效,尝试根据音效分角色扮演。
3.萌发对各行业工作者的尊重、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课件,拼图,不同的音效,挂图。
活动过程:2.拼拼讲讲。
(1)提出拼图要求:引导语:今天老师为每组的小朋友准备了一幅拼图,每幅拼图都藏着一位客人,请你们小组合作拼出这位神秘的客人,看看他是谁。
(2)组织幼儿拼图,教师巡回指导。
(3)每组派一名组员介绍本组拼出的客人:拼图里的客人是谁?你怎么知道的?(4)教师小结:是的,我们可以通过客人的衣服,猜出他们从事的工作,因为许多行业都有自己的工作服装,也叫制服,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制服。
2.看看说说。
(1)出示教育挂图《不同行业的制服》,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消防制服:消防服上有荧光条。
警服:警察的制服是蓝色的,袖子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的徽章。
医生的白大褂:医生穿着白大褂,载着白色的帽子,显得圣洁、干净。
军装:海军、陆军、空军。
(2)教师小结:不同行业的制服是不一样的。
制服一般是上班时穿的。
制服的用途可大了,它不仅是一种标志,有的还有保护和清洁作用等。
各行各业的人工作都很辛苦,小朋友要尊重并感谢他们。
3.演演玩玩。
4.教师小结。
11月9日上午活动三:不同季节的服装活动目标:1.感受服装的厚薄及着装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2.认识四季服装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3.尝试合理改编儿歌。
活动准备:(1)分类筐(2)环境创设:将幼儿小时候穿的四季不同服装展示在活动室四周。
活动过程:比一比。
谈话激趣。
小兔服装店今天进货了啦。
看,这么多的服装!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这些服装适合什么季节穿?为什么?自由观察悬挂在活动室四周的服装。
交流:我看到X X(服装名称),它X X(服装特点、如厚薄、长短等),适合X X季节穿。
小结:不同的季节,人们穿的服装是不同的。
2.分一分。
(1)出示分类筐,提出操作要求。
师:小兔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把这些服装按照春、夏、秋、冬季节的不同分一分,看看每个季节的服装有什么特点。
(2)幼儿分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幼儿分类结果。
(4)引导幼儿小结各季节的天气和服装的特点。
提问:夏(冬、春秋)天的服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什么夏(冬、春秋)要穿这样的衣服?小结:夏天天气炎热,我们穿的服装比较薄,大部分是短袖的,比较凉快。
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我们穿的服装比较厚,比较多,如棉袄、皮衣、毛衣等,比较暖和。
春天和秋天天气不冷也不热,所以我们穿的服装不像夏天那么薄,也不像冬天那么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