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礼仪常识分享做文明徐记人——礼仪规范常识共享壹什么是礼仪?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
随着生产力发展礼成了“礼治”。
中国传统礼学均源于“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源自网络文章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于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且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壹个人来说,礼仪是壹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于表现,对壹个组织来说,礼仪是壹个组织的形象、精神、道德的反映。
礼仪是塑造个人或组织形象的艺术。
——源自网络文章二礼仪的原则有哪些?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壹)是敬人的原则。
“礼者,敬人也。
”——金正昆《礼仪》;(二)是自律的原则。
就是于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壹,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
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
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壹。
——源自网络文章三个人礼仪(壹)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壹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壹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和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壹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均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理发、洗头、洗澡、勤剪指甲,讲究梳理勤更衣。
不要于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和人谈话时应保持壹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不化妆或不化浓妆。
服饰:服饰反映了壹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
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于公司,上班时间要穿厂服,着装要按公司要求。
——教育课整理礼仪资料服装不但要和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仍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且努力于穿着打扮的各方面和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壹致。
——源自网络文章。
服饰礼仪1、上班时要穿厂服,仪容朴素大方,不可标新立异、奇装异服,更不可浓妆艳抹。
2、厂服要保持整洁,不能有脏迹,不能打皱。
3、穿着要规范,夹克要拉上拉链,扣上扣子,T恤扎入裤内。
4、饰整体搭配得当,不能繁冗拖沓,不伦不类。
——源自教育课整理礼仪资料。
(二)言谈言谈作为壹门语言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壹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
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
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
当下,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3、要把这十个字运用于以下方面:•称呼语•问候语•感谢语•道歉语•征询语•应答话•赞美语•慰问语•拒绝语——源自网络文章(三)仪态举止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壹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
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保持壹定的距离,以壹米为准,不能够太远或太进,二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东张西望、见书见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
否则,会给人心不于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如松”,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壹种静态的美。
站立时,身体应和地面垂直,重心放于俩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颈、抬头、双肩放松。
双臂自然下垂或于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于壹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于裤袋里或交叉于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壹种静态造型。
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
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
女性应俩膝且拢;男性膝部可分开壹些,但不要过大,壹般不超过肩宽。
双手自然放于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
于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
不论何种坐姿,上身均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
若坚持这壹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均会优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壹种动态的美。
"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
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俩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源自网络文章。
四交往礼仪壹部门内部工作人员日常礼仪。
1、5S的标准整理办公室。
保证环境的整洁和工作的高效率。
2、不随意翻阅、拿走他人文件。
借用他人物品要即及时归仍。
注意保守办公秘密,不可有意或无意见泄露公司秘密。
上班时间不使用私人手机。
不做和工作无关的事情。
3、称呼上司以姓加职务进行称呼。
不喊哥哥、姐姐、妹妹、弟弟。
4、于办公楼遇到领导要打招呼(微笑、点头致意或礼貌问好)以示意尊敬。
行走时要礼让,不可抢行。
领导进入车间、办公室,微笑点头后,立即投入工作。
5、因公务外出,应该向主管或部门内的人打招呼,告诉你的去向,和联系方法,以便有事联系。
需登记的,应该登记。
需戴外出公务帽的要登记、领取、使用公务帽。
——教育课整理礼仪资料1、对公司的物品要爱惜,不能野蛮对待或挪为私用。
2、文件应及时整理、归档,办公用品应节约使用,不能无端浪费。
3、借用他人办公用品或文件资料,使用后应该及时当面归仍。
未经主人许可,不要私自挪用他人物品。
如果用时没来得及打招呼,事后也应告诉主人且表示歉意。
4、工作台上不能摆放和工作无关的物品,例如杂志、报纸、餐具等,办公室里严禁翻见和工作无关的书籍、报纸,不准于工作岗位上吃零食,或做其他和工作无关的事情。
5、纸废物应及时丢进纸篓里。
不得于办公室内乱扔垃圾,保持办公室整洁、清新。
6、下班之前,应将办公室桌上的物品收拾整齐,文件归类,椅子放回原处。
——教育课整理礼仪资料二部门内部人员日常相处礼仪。
同事交往礼仪同事是和自己壹起工作的人,和同事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工作、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如果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和谐,人们就会感到心情愉快,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反之,同事关系紧张,相互拆台,经常发生磨擦,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阻碍事业的正常发展。
处理好同事关系,于礼仪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同事。
相互尊重是处理好任何壹种人际关系的基础,同事关系也不例外,同事关系不同于亲友关系,它不是以亲情为纽带的社会关系,亲友之间壹时的失礼,能够用亲情来弥补,而同事之间的关系是以工作为纽带的,壹旦失礼,创伤难以愈合。
所以,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尊重对方。
2、物质上的往来应壹清二楚。
3、对同事的困难表示关心,且给予帮助。
如生产部赵迎遭遇车祸壹事。
4、交往要交心,要坦荡、正直,不于背后议论同事的隐私5、对自己的失误或同事间的误会,应主动道歉说明同事之间经常相处,壹时的失误于所难免。
如果出现失误,应主动向对方道歉,征得对方的谅解;对双方的误会应主动向对方说明,不可小肚鸡肠,耿耿于怀。
6、不受欢迎的同事类型有:鲨鱼型: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不愿和人合作。
这样的人如果再壹意孤行,势必不仅使自己孤立,也容易被倡导"团队精神"的职业社会所抛弃。
古董型:墨守成规,不愿意甚至拒绝任何新鲜事物,陈腐发迂。
这种不能主动适应变化着的时代的人只有死路壹条。
机器型:发个指令,揿动按钮才会动壹动,缺少积极主动精神。
想壹想瞬息万变的社会愿意要这样的人吗?喇叭型:呜了哇啦,只喊不做,或雷声大雨点小,同那些"少说多做"的实干家相比,于竞争中更容易失去机会。
狐狸型:未来社会需要真正的实干家而非阴谋家。
智慧和品德的结合,才会天下无敌。
迟缓型:于市场竞争中,那些动作迟缓,办事效率低下的人,将毫无疑问地被竞争大潮所淹没。
多病型:弄坏身体既是自己的损失,也给集体添麻烦,此事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总之,同事相处,应有礼有节,真诚相待,做到互敬、互信、互助、互让、真正达到团结和谐,携手共进。
——源自网络文章三和外部门进行工作联系时的礼仪。
电话联系的礼仪要求:打电话时的礼仪:应该先准备好后于打电话。
要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准备好,要有条理,吐字要清晰,要把时间、地点、人、事件均讲清楚。
言语简洁明了,通话遵守“三分钟原则”,不煲电话粥。
、不用公话打私人电话。
接电话的礼仪:1、电话铃响三声内,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
2、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且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
声音清晰、热情柔和,不粗暴、无理。
3、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
不随意告诉别人的号码。
4、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5、位尊者于讲话完后先放下电话。
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教育课整理礼仪资料于和部门外人员进行工作联系或约谈时的礼仪:1、不要居高临下。
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均应该放下架子,平等地和对方交谈,切不可给人“高高于上”的感觉。
、2、不要心不于焉。
和领导或同事谈话的时候,要注视对方的脸,认真聆听,不要左顾右盼,或面带倦容、连打呵欠,或神情木然、毫无表情,不要摆出懒散的姿态。
3、要善于倾听,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不能随便打断他人的谈话。
这样才能于听取别人谈话的同时,获得对方的好感。
4、注意控制声调,和人交谈时吐字要清晰,音调要低沉有力,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且博得信任和尊敬,确保沟通效果。
——教育课整理礼仪资料四和外单位的人员联系、接待时的礼仪电话联系的礼仪:——参照前面提供的电话礼仪参考资料来客接待的礼仪1.客人要找的负责人不于时,要明确告诉对方负责人到何处去了,以及何时回本公司。
请客人留下电话、地十,明确是由客人再次来公司,仍是我方负责人到对方公司去。
2.客人到来时,我方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接见,要向客人说明等待理由和等待时间,若客人愿意等待,应该向客人提供饮料、杂志、如果可能,应该进常为客人换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