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上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申请陆清声-长海医院

2019上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申请陆清声-长海医院

申报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申报奖励类型: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被提名人:陆清声
所在单位: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简介:
陆清声,男,1974年5月生,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外科临床医师,从事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近20年,经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吴孟超医学青年奖”等人才计划的资助与培养下,逐步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临床研究型人才。

主攻方向为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研究,专注于血液对血管壁作用的特殊力学机制,打破了血液动力学在此研究领域的瓶颈,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创新腔内微创技术,发明腔内微创手术器具。

1、主要成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军队、上海市及人才项目等省部级课题3项。

201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2013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2012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2)。

发表SCI论文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35篇,总影响因子124.25,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9.895。

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3项,完成成果转化1项。

在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的资助下,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分支型胸主动脉腔内隔绝移植物”,并成功转化,通过CFDA,已成为上市产品,应用于临床,市场价值约1亿人民币。

该产品被国际著名血管专家Frank Veith教授评价为“主动脉弓腔内领域的突破,是中国为全世界贡献的发明创造”。

2、临床应用
将血液动力学研究发现应用于临床技术创新,解决主动脉疾病治
疗中的临床难题,提高救治率。

2017年获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

(1)在国际上率先采用瘤腔瞬间凝结技术,解决主动脉瘤腔内治疗近端内漏难题,使得术后近端内漏的发生率从10%下降至0.14%,并降低了瘤颈锚定区的要求,从原来的15mm缩短为5mm,扩大了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适用范围。

相关研究发表在JEVT等杂志上。

德国的Dorothee H. L. Bail教授在Vasc Endovasc Surg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本中心在国际上率先使用的瘤腔瞬间凝结技术是治疗术后内漏的有效方法。

作为大会特邀嘉宾,被邀请在第9届亚洲国际血管外科会议上就此技术做大会发言。

(2)在国际上率先实用多层裸支架叠加技术,解决了累及分支区的主动脉瘤腔内治疗难题。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VS、Medicine等杂志上。

著名医学前沿报道期刊《Medical Device & surgical Technology Week》认为本中心提出的新理论“革新了血管外科的理念”。

此观点被Nature reviews in cardiology作为腔内治疗主动脉瘤的新理论引用。

国际血管外科学会(ISVS)主席Christos D. Liapis 教授在《Ann Vasc Surg》杂志中指出该技术治疗效果令人鼓舞,且更易于推广应用。

作为大会特邀嘉宾,被邀请在血管外科世界顶级大会第39届、第40届和第43届Veith大会上就此理论特别发言及操作演示。

(3)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采用0%-5%的放大率治疗主动脉夹层,打破国际上覆膜支架直径选择比近端正常主动脉直径大15%-20%的传统方法,使得逆撕发生率从11.2%降至0%。

同时,在国际上率先将“支架限制”技术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使术后远端破裂率由 2.9%降至0%。

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心血管杂志JEVT、JVS上。

美国华盛顿医学中心血管外科主任Sean Donnell发表相关文章指出“支架限制技术是预防再发破裂的有效方法”。

作为大会特邀嘉宾,被邀请在第40届Veith大会发言。

(4)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升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打破了传统腔内治疗的禁区。

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死亡率0%,成果发表于美
国心脏学会官方杂志JACC上,是国际上微创腔内治疗该禁区的首篇研究论文。

作为该杂志当年的“highlight”, 被杂志主编Anthony N.DeMaria教授及美国心衰学会主席Barry H.Greenberg教授等共同指出“这项成果为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升主动脉夹层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有效治疗选择”。

随访结果于2016年发表于JACC杂志。

斯坦福大学Michael D. Dake教授在同期杂志评论“该团队成功将TEVAR治疗升主动脉A型夹层的探索从可行性讨论实质性推进至即将开展临床试验的发展阶段,这是极具价值的贡献”。

3、教学培养
1999年至今担任本科生、研究生、国外留学生、住院医生、规培医生、进修医生的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

为第二军医大学“A级优秀教员”,校“教学督导专家”,长海医院“优秀临床带教教员”。

2013年获校“雨善”精品课堂“外科学总论”第一名,2013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获总后优秀军事训练数字化教学优秀奖(本校唯一)。

主编及副主编教材及专著5部。

4、组织管理
2012年至今担任长海医院血管外科行政副主任,协助科室主任管理科室全面建设,科室成为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并于2017年获集体三等功。

担任党支部副书记,身体力行,冲锋在前。

为5.12抗震救灾医疗队“突击队员”,在无路、无电、无通讯的汶川县三江乡奋战40余天,出色完成抗震救灾任务,被授予“三江荣誉村民”称号,获集体二等功。

2014年在湖北襄阳477医院代职近1年,获优秀代职干部。

自2014年以来,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总干事,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重要学术任职,组织各类国际及国内学术活动和会议,为推动国内血管腔内领域学术发展做贡献。

提名者:上海卫生健康委员会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