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老管道连接施工方案

新老管道连接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在污水管道施工时为了有效防范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和身体健康.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特对新老管衔接的部位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测量需要接入管道的污水检查井的深度、井直径、井内爬梯高度以及相邻检查井间距.与原设计文件是否相符。

2、委托专业单位检测污水检查井及雨水检查井内气体情况及管道沉淀物等。

3、井下作业前须与工作面的前后雨、污水提升泵站协调.降低工作面区间内的雨、污水井中内水位。

三、施工工艺流程1、管道施工段两头封堵作业前.提前一至二天打开工作面及其上、下游的窨井盖.进行通风.并经硫化氢试仪等气体检测后方可下井。

下井操作人员委托专业的施工队伍下井封堵作业.作业人员必须需佩戴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装具.佩戴安全绳.并在井口安排至少2名安全监护人员.操作人员下井后.井口需继续排风(需进行封堵的井位见后附图)。

2、新管接入老污水井在管道两头封堵的管段间施工.佩戴好防毒用具下井封堵后.用简易生物检测法.即在管段内放鸽子或小鸡等小动物.三十分钟后.若小动物无异常.且经硫化氢测试仪测试合格.施工人员方可在井上作业。

施工期间每隔半小时用硫化氢测试仪检测和随时观察小动物是否正常.以判断作业环境有无毒气等情况.有异常情况时须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在老污水检查井需要接入新管道时.采用大开挖挖除老井(老井开挖至新管管底).然后用强排风方法排除老井内有毒气体.绝对禁止施工人员下到井内施工作业.管道接好后直接砌筑检查井至井顶。

在施工中万一发生安全事故禁止任何人不佩戴任何防护用具盲目施救。

3、拆封堵委派专业施工人员下井拆封头.敲封头时必须遵循“先下游、后上游”的原则.严禁同时拆除两只封头。

拆除头前应做好抽水超越与泵站的调水协调准备。

拆除的杂物应全部清除出井.以防止出现杂物堵住井口.而导致排水不畅。

四、施工方法的选择(一)、封堵头子的部位选择.首先要考虑拆除头子的方便和安全.无论封上游头子还是下游头子要结合实际调查清楚.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1、封堵原有管道头子的原则是:应充分利用下游能利用的泵站抽吸以降低管内水位.如上游能利用抽水机降低管内水压力.则更为可靠。

2、本工程的新旧雨污水管接管属于在上游新建管道.接通下游管道.需封堵原管的下水头子.为可靠起见.再加封原管的上水头子.见图(1-1。

如在原窨井内封堵原管的下水头子.则在封堵时.下游泵站必须抽水降低原管内水位.在封堵时密切配合.如下游无泵站时.则趁落潮期间待管内水位自然降低时封堵;以上封堵头子的部位和拆除头子的时间都要作出详细的原始记录.记好记点、窨井编号、封塞方法、上游或下游的部位.附平面图说明.以及封拆的日期等.在系统工程施工时.更要切记不得遗漏.以免工程完毕后.发现局部不通水。

(二)、封堵头子后必须达到不渗漏、不倒塌.拆除时方便.目前常用的方法有:1、干封:操作较简单.小口径管道∮400以下有定型的橡皮夹板塞头.为双面铁板夹橡皮板.橡皮圈.中间有出水管孔加扁担形夹紧螺栓所组成.安装时掌握塞头四周与管壁接触.保持垂直旋紧螺栓即可.水量较大时可先留管孔口出水.然后再旋紧孔口压盖螺栓;管径在∮600以上可用砖块及1:3水泥砂浆封砌.1:2水泥砂浆粉刷.砖砌不得同缝.砂浆必须密实挤紧.特别是上圆部分要用楔形的砖片.敲紧挤实.砖墙封砌厚度根据不同管径及封砌后承受水压力大小决定。

(见附表二)封堵管道头子砖墙厚度参考表附表二管径(mm)砖墙厚度(上游水位低于2.5M)∮600以上下半部(管径)-砖墙.上半部(管径)半砖墙∮800-1000 下半部(管径)-砖墙.下半部(管径)半砖墙十一砖立柱∮1200-1500 全管用-砖墙∮1500以上下半部(管径)-砖半墙.上半部(管径)半砖墙十一砖半立柱注:如上游水位高于+2.5M以上时.应按表列各增加一档半砖厚度2、带水封堵头子.当水位不高.流速不大时也可用砖墙封堵.但不能用水泥砂浆砌筑.一般用无杂质的黄粘土拌高标号普通水泥.搅拌均匀.软硬适度不含僵块.(水泥:粘土为1:2~3).随用随拌.封砌时先清除管口污泥杂质.用烂泥水泥打底.砖块顺序踏实3~4皮后.在中心位置设出水管孔.根据管径.较大的(∮1200以上)可予埋∮230或∮300混凝土短管.当管径不大时.也可埋入∮75~∮150铁管.当水量很大时可安放二个或二个以上出水管.但与砖块都需挤紧.排列不同缝.待烂泥水泥粘结牢固后.再用橡皮塞或木头塞.塞住预留出水管孔;3、如流量较大而非涡流时.可在其上游1~2节窨井内采取降压措施.一般在窨井内插入木板.用麻袋灌泥吊放入窨井内阻流.降低其流速后再用上法封砌砖墙;4、小口径沟管带水封堵.不能下井操作时.往往用刨成平头圆锥形木塞头.用竹杆钩住沉入下游上端头子即可封住拆除时钩出木塞头会自动上浮.或单纯用麻袋包泥也能堵封小口径沟管;5、水中封塞头子.原管经常满流.管径大.无法降低水位时.则必须由潜水员下井封堵头子.除遵守潜水操作规程外.所使用材料、方法基本上同第2.8.4条二。

(三)、带水封堵头子.根据雨污水管分流制或合流制的性质.必须充分抓住有利条件;1、落潮时间.水位下降到尚未涨潮的一段空隙时间;2、泵站配合抽水.预降水位时间;3、晴天无降水量增加时间;4、午后、夜间用水量低谷时间;5、附近地区排水量大的厂商单位休息时间;6、采取临时岔道引开水流量后的时间;封拆头子须填写“下窨井工作申请单”.落实监护人员和抢救措施.经过有关部门审查和批准后实施。

五、项目管理体系:作业现场负责人的职责。

作业负责人应确认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上岗条件.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和防范设施用品符合作业要求;同时检查、验证应急救援服务、呼叫方法的效果.并负责与业主的协调;在作业完成后.要确认作业人员及所携带的设备和物品均已撤离。

作业人员的职责。

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知识培训;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应与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沟通。

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

安全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知识培训.持证上岗;在作业人员作业期间保证在作业场所外部安全区域持续监护;适时与作业人员进行必要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定时更换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在履行监测和保护职责时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

六、安全文明施工防范措施1、施工中需封堵排水管道头子.在工程结束时.确属不能拆除的.应在竣工图上注明.并向接管单位办理交接手续;2、施工中需封堵原排水管道头子.必须要有解决地区排水的过渡措施.并事先向养护管理单位办理封堵手续经审定后才能封堵.工程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和接管单位应负责检查管道是否畅通及头子拆尽情况;3、施工中需封堵原排水管道头子.必须事先对原管道调查水流方向.水位高低以及充分估计封塞头子后.上水水位增高后的水流方向.必要时采取临时溢流等措施.特别要调查附近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废气的有害程度.以便确定封堵、拆除头子的安全防护措施;4、确定封塞头子的部位后.下井操作前必须把前后窨井盖开启(至少三只)使其适当通风.并用有害气体测量仪测定其浓度.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含量以及水质情况.(测定前应对井内污水充分搅动).发现有危害操作人员生命健康的废水废气时.下井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防毒面具和穿戴防护衣裤、手套等;5、井内需要照明灯具时必须使用防爆灯.并严禁明火下井.防止沼气燃烧或爆炸;6、操作人员下井必须在腰部系好悬托式安全带.吊索应同向井上.井上至少要有二人监护.井下有人操作时严禁离开岗位.上下窨井需用竹梯.如水流较急.操作者下井须持有一定长度的竹捧.横向搁住下游管口.防止被水流冲倒。

有稳定条件方可操作;7、操作人员在操作前.井上四周要设置护栏.下井必须清除井内杂物(如玻璃、烂铁丝、污泥、石块等).大口径窨井可容纳二人下井时.一人主封。

一人协助.相互配合;8、拆除头子除必需具备上述条件外.在拆除方法上要注意.先拆除预留出水管孔塞头.无预留出水孔时.则先敲拆上半部两侧.当拆除塞头或敲拆穿孔通水时应立即上井.进行气体、水质测定.防止中毒.如来不及上井的.井上监护人员应立即采取救护行动;9、待水流平稳.对有毒有害气体消除或采取措施后再下井进行自上而下逐层拆除.切记连底敲拆.以防墙倒压伤.最后把残留砖块吊运清理完毕;10、封拆头子操作人员(包括潜水员)应经过健康检查和专业知识培训.必须熟悉泥水工作.并体质强健、技术熟练、经验丰富.严禁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人员下井。

11、要在可能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悬挂或张贴警示标志.并为从事危险作业的从业人员配备气体检测、报警仪器、呼吸器、救护带、通讯设备(对讲机)以及医疗救护设备、药品等安全设备(装备)。

施工单位还要采取可靠的通风措施.保证作业面的条件安全。

在作业过程中.要安排专人对作业人员实施作业监护.一旦发生中毒事故.要按照预案科学施救。

12、认真向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应急措施.并为作业人员配备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毒用具。

13、所有打开井盖的窨井旁均应设置围栏.夜间抢修时应使用涂有荧光漆的警示标志.并在井口周围悬挂红灯.以提醒来往车辆、行人.防止人、车坠入。

工作完毕后应立即盖好全部井盖.以免留下隐患。

14、下井前.作业人员应检查各自的个人防护器材是否齐全、完好(包括湿毛巾、防爆手电、手套、胶靴、安全绳、腰带、保险钩、安全帽等)。

当使用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装具时.应由专人负责检查压力.并做好记录;如需要潜水员下井时.潜水服、面罩、导气管、地面设备等应有专人负责.并书面确认后才可下井。

15、下井人员通常按1-2人为一组.井上留2-3人.井上人员应密切注意井下情况.不得擅自离开。

当井下人员发生不测时.及时救助.确保井下人员安全。

16、井上人员禁止在井口吸烟、闲聊、抛扔工具.以防止物品、烟蒂等掉入敞开的井内.发生危险。

17、作业人员下井前.应穿着防毒衣、胶靴、系好腰带.戴好安全帽.上、下井时系好安全绳.由井上人员拽往后上、下井.以免意外跌落危及安全。

佩戴供应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装具或穿戴潜水服时.应检查呼吸器面罩是否与面部紧贴密闭.防止井下作业时漏气而发生危险。

18、下井作业前必须由施工现场负责人确认市政雨、污水管网下、进管相关作业单.并由安全员签字认可。

19、下井使用自备的梯子.以防井壁的爬梯年久锈蚀断裂而发生危险。

20、井下人员在行进途中应留心观察井内、管内的情况.发生紧急情况时不要慌乱.顺原路返回.或从最近的井口上到地面.不能在井下卸下面罩。

21、井上人员应在规定路线的下一个井口接应井下操作人员.发现有反常现象应立即协助井下人员撤离或做好急救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