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员-必修课-3-团体训练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30 分。
)V1. 团体训练的目的是(C)。
A. 寻求娱乐B. 追求胜利C. 实现自我成长D.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满分:1 分2. 各种情绪的体验是不同步的,一般来说(A )发展较早,()等次之,而()等情绪发展较晚。
A. 愉快感和愤怒感;恐惧和焦虑;羞愧和委屈B. 恐惧和焦虑;愉快感和愤怒感;羞愧和委屈C. 羞愧和委屈;恐惧和焦虑;愉快感和愤怒感D. 愉快感和愤怒感;羞愧和委屈;恐惧和焦虑满分:1 分3. 下列活动中,训练学生创造力的是(A)。
A. 拯救阳光城B. 古老的密码C. 韦恩图游戏D. 大汉堡与小薯条满分:1 分4. 在每次团体训练活动的最后,教师常常通过(B )的形式来达到结束当次团体训练的目的。
A. 热身、分享和家庭作业B. 讨论、分享和任务布置C. 讨论、热身和任务布置D. 讨论、分享和家庭作业满分:1 分5. 一般的暖身活动时间是(A)。
A. 5-10分钟B. 3-5分钟C. 10-15分钟D. 15-20分钟满分:1 分6. “火星人来了”活动的活动时间一般在(A )。
A. 10分钟B. 20分钟C. 30分钟D. 40分钟满分:1 分7. 下列活动中,能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活动是(B)A. 哑剧串串烧B. 邻居一堆堆C. “哈姆雷特”表D. 镂空的书满分:1 分8.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A. 小学生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逐步发展,自我体验能力有较大提高B.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必须干预情绪的社会知觉能力,以形成良好的情绪认知习惯C. 教师应将小学生的情绪干预活动与自我接纳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D. 团体中活动涉及的主题不需要刻意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匹配满分:1 分9. 思维过程分为七个阶段,以下对各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D)。
A. 观察阶段:通过语言、文字或艺术图形的方式,与其他人交流信息B. 信息交流阶段:通过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检验一种新事物C. 联系阶段:根据逻辑关系(包括顺序、序列、先后、组别、分类或归并等)对事物进行归类D. 推理阶段:推论从特定时间以后的某个时间、空间将发生的事情。
满分:1 分10. 一个人从了解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进而到能够肯定自我、接纳自我的过程被称为(C )。
A. 自我认同B. 自我肯定C. 自我接纳D. 自我发展满分:1 分11.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生团体的设计思路(C )。
A. 团体建立B. 人际适应和熟悉C. 人际信任与合作D. 人际交往与沟通满分:1 分12. 教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团体训练时,应注意将活动涉及的主题与(B )相匹配。
A. 训练的内容B. 学生自我的发展水平C. 学生的成熟度D. 学生的人格特征满分:1 分13. 团体活动“螺旋握握手”属于(C )。
A. 开始活动B. 暖身和分组活动C. 结束活动D. 破冰活动满分:1 分14.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
A. 在这一个阶段,教师应该着重让学生认识到不同人之间存在差异,让学生学会如何主动积极地认识他人B. 教师应让学生熟悉简单的人际交往规则C. 教师在应该让学生懂得,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兼顾到对方的情绪和态度,在与人和睦相处中增进人际关系D. 这一阶段教师不用对学生做过多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自觉的学习人际交往策略。
满分:1 分15. 下列哪项不是发展学生自我接纳能力的目标(D )。
A. 自我体验能力B. 自我认知能力C. 自我接纳能力D. 自我发展能力满分:1 分16. “我的同伴”活动的参与人数在(D)最佳。
A. 10-20B. 20-30C. 30-51D. 人数不限满分:1 分17. 人的认知经验、动作经验和情绪经验等也是可以通过(B )获得的。
A. 社会需要B. 社会交往C. 社会互动D. 社会学习满分:1 分18. (C )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A. 需要的满足B. 生理的成熟C. 一定的社会交往D. 完整的家庭满分:1 分19. 什么是破冰活动。
AA. 破冰活动是一类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冷淡,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活动B. 破冰活动是一类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热情交往的活动C. 破冰活动是一类能够让熟悉的人们互相冷淡的活动D. 破冰活动就是暖身活动。
满分:1 分20.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A. 小学生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逐步发展,自我体验能力有较大提高B.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必须干预情绪的社会知觉能力,以形成良好的情绪认知习惯C. 教师应将小学生的情绪干预活动与自我接纳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D. 团体中活动涉及的主题不需要刻意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匹配满分:1 分21. 对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情绪体验的重点在于(C )。
A. 失去控制B. 成人意识膨胀C. 压力体验D. 丧失感满分:1 分22. 各种情绪的体验是不同步的,一般来说(A )发展较早,()等次之,而()等情绪发展较晚。
A. 愉快感和愤怒感;恐惧和焦虑;羞愧和委屈B. 恐惧和焦虑;愉快感和愤怒感;羞愧和委屈C. 羞愧和委屈;恐惧和焦虑;愉快感和愤怒感D. 愉快感和愤怒感;羞愧和委屈;恐惧和焦虑满分:1 分23. 下列活动中,能训练学生推理能力的是(B)。
A. 拯救阳光城B. 古老的密码C. 韦恩图游戏D. 大汉堡与小薯条满分:1 分24. 我们期望通过团体训练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人际交往活动与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那么哪项不是教师应坚持的认知(C)。
A. 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处于不断发展之中B. 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需要良性引导C. 低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太多的人际交往D. 人际交往技能并非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满分:1 分25. 在一系列团体训练的尾声阶段,教师则常使用讨论、分享、任务布置与(A )相结合的形式来结束这一系A. 告别活动B. 升华C. 座谈D. 家庭作业满分:1 分26. 个体情绪智商发展的最基础部分是什么。
(B )A. 情绪感受能力B. 情绪体验能力C. 情绪认知能力D. 情绪调控能力满分:1 分27. 团体训练的最佳人数是(A )人。
A. 8~12B. 12~16C. 10~20D. 20人以上满分:1 分28. 人的认知经验、动作经验和情绪经验等也是可以通过(B )获得的。
A. 社会需要B. 社会交往C. 社会互动D. 社会学习满分:1 分29. 哪个阶段是针对情绪表达、调节进行干预的主要时期。
(B )A. 小学阶段B. 中学阶段C. 大学阶段D. 青春期阶段满分:1 分30. “大风吹”活动的活动时间一般在。
(A)A. 10分钟B. 20分钟C. 30分钟D. 40分钟满分:1 分、多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1. 团体训练中辅导员应对学生的个人隐私进行保密,保密原则的重要性在于(ABC)。
A. 保护参与的学生不受到团体以外其他人的谴责和窥视B. 让团体内的每个学生感受到安全的氛围,愿意真诚分享内心感受C. 能够使团体产生更强的能聚力D. 作保密原则也存在例外的情况满分:2 分2. “你说,我说”活动的目的是(ABC)。
A. 体验他人眼中的自我B. 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C. 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D. 帮助学生增加在团体中的归属感满分:2 分3. 下列哪些活动不属于结束活动。
(BC)A. “写给未来的信”B. “闻鸡起舞”C. “动物狂欢节”D. “寻找我的小天使”满分:2 分4. 关于人际交往的团体训练的目标是(ABCD)。
A. 环境探索能力B. 自我认知能力C. 社会认知能力D. 人际沟通能力满分:2 分5. 在团体训练中,哪些属于情绪管理能力的四个目标(ABD )。
A. 情绪体验能力B. 情绪表达能力C. 情绪耐受能力D. 情绪理解能力满分:2 分6. 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的内容有(ABCD )。
A. 自我认识与接纳B. 情绪管理C. 人际交往与信任合作D. 思维训练与潜能开发满分:2 分7. 关于自我认知能力,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CD)A. 自我认知能力即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的观察和他人的观察反馈,认识自我的状态,自我的特征,并对自我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概括,形成自我概念的能力B. 自我认知能力不包含学生的自我评价C. 它是学生自我接纳能力发展的目标D. 自我评价的过低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
满分:2 分8. “小鸡快快跑”活动的目的是(ABCD)。
A. 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B.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培养团体合作精神C. 让学生尝试在非语言沟通的情况下进行合作D. 让学生体会人际合作带给他们的成就感满分:2 分9. 团体训练之所以能提供心理成长的动力,主要依靠以下元素(ABD )。
A. 团体动力B. 体验式学习C. 课堂讲授D. 游戏治疗满分:2 分10. 把团体训练设计成游戏活动的形式具有多项优点,表现在(ABC)。
A. 游戏过程容易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B. 游戏过程不带有鲜明的任务色彩C. 游戏的形式对几乎多有年龄的参与者而言都具有吸引力D. 能帮助“差生”重新建立对学习和人际关系的自信心满分:2 分11. 下列有关于“神探柯南” 活动目的,正确描述的是(AB)。
A. 提高学生观察敏锐度,训练观察力B. 帮助学生学习系统、全面观察的习惯和策略C. 帮助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和难度D. 引导学生练习信息交流的技巧,提高思维和表达的逻辑条理性满分:2 分12. “火星人来了”活动的目的是(ACD)。
A. 活跃团体气氛,舒展身体B. 缩小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C.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热情D. 分享团体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满分:2 分13. 下列有关于“知识拍卖场” 活动目的,正确描述的是(BCD)。
A. 提升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想象力引B. 导学生重新审视每种学科的趣味性、意义和价值C. 帮助学生改变偏科的学习态度,树立全面发展意识D. 协助学生练习团体合作、创作以及言语说服技术满分:2 分14. 下列有关于“关闭耳朵听自己” 活动目的,正确描述的是(BC)。
A. 帮助学生了解价值观的分类B. 澄清他人要求与自身期望C. 探索自身价值观和职业兴趣取向D. 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取向满分:2 分15. 下列有关于“寻找王小华” 活动目的,正确描述的是(ABCD)。
A. 教会学生根据具体指导,完成一系列移动与定位B. 训练学生能够有条理地给出一系列关于移动与定位的指导语C. 帮助学生掌握方向知觉和查看地图的技能D. 提升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想象力满分:2 分16. 关于“闻鸡起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A. 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在轻松的音乐背景下,用有趣的方式将团体中的学生分成小组B. 本活动适宜于任意年级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