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7课辛德勒名单节选教学案苏教必修4Word含答案5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7课辛德勒名单节选教学案苏教必修4Word含答案5

第7课 辛德勒名单(节选)作者简介(一)背景链接托马斯·肯尼利的父亲和两个兄弟都代表英国参加了二战,父亲从非洲战场邮寄来的东西,给童年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写《辛德勒方舟》与童年的记忆有很大关系。

他在英国的一家箱包店修理自己的旅行箱时,这家店的老板给他详细讲述了辛德勒的故事(这位老板就是被辛德勒救出的犹太人),托马斯由此萌发了写这个故事的念头。

此后,他调查了有关情况,采访了包括辛德勒夫人在内的很多当事人,完成了小说《辛德勒方舟》。

斯皮尔伯格把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辛德勒名单》,托马斯的这部作品也随之誉满全球。

(二)常识整理电影文学剧本1.定义电影文学剧本是一种运用电影思维创造银幕形象的文学样式。

它按照电影表现手法(包括场景、环境、人物形象、行为、动作、说白、音响及其他细节)通过文字描述以表达自己对未来影片设想的作品。

在文字描述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剧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态度,可以作为独立的文学作品供读者阅读和欣赏。

2.特点①富于造型表现力和鲜明的动作性。

形象可视,动作鲜明,画面感强。

②高度的逼真性,形象的画面感和声音元素的有机结合,使读者在阅读剧本时,能“看见”或联想出影片中一幅幅运动的画面,“听到”这些画面中的声音。

③蒙太奇结构,时空可以自由转换。

(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诧.异(chà) (2)引擎.(qíng) (3)噙.满(qín) (4)拎.着(līn) (5)恻.隐(cè) (6)搭讪.(shàn) (7)濒.临(bīn) (8)噩.梦(è) (9)搪.瓷(táng) (10)推搡.(sǎng) 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笼⎩⎪⎨⎪⎧ 笼.罩(lǒnɡ)牢笼.(lóng ) (2)柏⎩⎪⎨⎪⎧ 柏.林(Bó)松柏.(bǎi ) (3)佣⎩⎪⎨⎪⎧ 雇佣.(yōng )佣.金(yòng ) (4)露⎩⎪⎨⎪⎧ 甘露.(lù)露.怯(lòu )2.语境辨析法(1)《这里的黎明静悄.(qiāo)悄》这部经典作品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悄.(qiǎo)然流逝而暗淡,时至今日,它依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2)中国的对外援助物资都尽可能挑.(tiāo)选最好的,但国外总有一些政治势力说中国以次充好,妄图以此来挑.(tiǎo)拨中国和受援国的关系。

(二)写准字形1.⎩⎪⎨⎪⎧ jué(诀)窍jué(抉)择2.⎩⎪⎨⎪⎧ xuān (喧)哗 寒xuān (暄)3.⎩⎪⎨⎪⎧ sī(厮)打sī(撕)扯4.⎩⎪⎨⎪⎧ 和ǎi (蔼)暮ǎi (霭)5.⎩⎪⎨⎪⎧ 蒙bì(蔽)bì(弊)端bì(敝)帚自珍6.⎩⎪⎨⎪⎧ 烟dì(蒂)dì(缔)造真dì(谛)(三)用准词语Ⅰ.明确词义 1.灭顶之灾:致命的灾祸。

2.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

3.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

比喻陷入绝境。

4.鬼使神差:好像鬼神暗中差使一样,形容意外地发生某种巧合的事或不由自主地做出某种意想不到的事。

5.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6.白头偕老:形容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7.恻隐之心:对受苦难的人产生的同情和怜悯的心情。

8.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语境运用(辨析正误)①河南无腿女孩王娟,在父死母嫁的情况下,和爷爷相依为命,她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与爷爷白头偕老....。

②骗子巧舌如簧,手段颇多,被骗的人往往会鬼使神差....“着了道”,被骗子牵着鼻子走。

辨析:“白头偕老”使用错误,该词用于夫妻之间。

此处使用对象错误。

“鬼使神差”使用正确。

Ⅱ.易混辨析1.凝视vs 注视课本原句 人们满怀希望而又忐忑不安地来到登记台前核对姓名。

辨析 忐忑不安:心神不安定,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

着重形容心理上的不安。

坐立不安: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心绪不宁,烦躁焦急的样子。

着重形容行动上的不安。

即境活用 ①第一天上班,内心忐忑不安,感到既新鲜又紧张。

②此前一直极力反对解除对伊朗制裁的沙特阿拉伯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其官员们实际上已是坐立不安。

第一步| 快读课文·明大意1.“外景”和“内景”各指什么?答: 明确:(1)外景:戏剧方面指舞台上的室外布景,影视方面指摄影棚外的景物。

(2)内景:戏剧方面指舞台上的室内布景,影视方面指摄影棚内的布景。

2.课文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答: 明确:辛德勒和高斯。

3.辛德勒是怎样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计划的?答: 明确:①辛德勒先是良心发现,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之后,他决定用金钱来换取高斯的同意。

高斯认可后,他又在人数上大做文章,尽量争取要更多的犹太人。

虽然与服装厂老板的交易没有成功,但他还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②在满载妇女的列车鬼使神差般地驶入奥斯威辛集中营后,辛德勒又用自己的钻石买通了主管的将军,救下了她们。

直到他亲自救下德国士兵试图从队伍中拉出的几个孩子,目送火车驶出这个人间地狱,他才彻底实现了自己的“拯救计划”。

第二步| 精读课文·细揣摩[学习目标]1.了解电影剧本特点,掌握欣赏电影剧本的基本方法。

2.寻找剧中人物在特殊环境中的人性发展轨迹,体会人性的复杂性。

(一)阅读剧本镜头101~103,完成下面的问题。

1.镜头101中的环境描写和辛德勒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明确:①波兰儿童无忧无虑地玩耍与犹太儿童的苦难对比,反衬德军的残忍。

②雪花似的骨灰从天空飘落反映大屠杀的残暴无情。

③辛德勒“拢”“捻”的动作,暗示丰富的内心活动,是他人性复苏的开始,为下几个镜头的展开做铺垫。

2.镜头102中的辛德勒“连忙”“注视”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明确:“连忙”形容辛德勒转身动作之快,“注视”体现辛德勒对高斯的关注度高。

这表现了辛德勒对高斯无意中透漏的消息——“所有犹太人不久都要被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高度关注,也为后面他的“拯救”做了铺垫。

3.镜头103中有三个“特别待遇”,其内涵是否相同?答:明确:三个“特别待遇”内涵不完全一样:第一个是本义,指特别关照,第二个是指纳粹用毒气等手段屠杀犹太人,第三个是临时借用纳粹“特别待遇”这个词语,但表达的是特别关照的意思,在当时的环境中,这反而成了“特别待遇”的特殊用法,所以后两个“特别待遇”加了引号。

4.镜头103中“辛德勒眼中已噙满了泪水。

伊特兹哈克:我想还是现在喝比较好,要不然就来不及了”,这两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明确:(二)阅读剧本镜头106~116,完成下面的问题。

5.镜头106中的特写在全剧中起什么作用?答:明确:(1)这个特写镜头描述了辛德勒和助手伊特兹哈克忙着打印名单的情形,这个名单就是辛德勒名单,是整部电影的核心。

(2)作为贯串整部电影始终的一个特写镜头,它客观上起到了线索作用,也表明克服兽性走向美好人性的辛德勒拯救犹太人这一举动的伟大意义。

6.镜头109所记叙的事件表现了人性怎样的复杂?答:明确:(1)镜头109中辛德勒要买走海伦,高斯坚决不同意。

从台词中可知高斯内心确实爱着海伦,表明高斯还有一点儿人性。

可当他清醒地认识到这绝不可能时,他又改变了主意。

他总在人性与兽性之间挣扎。

(2)此情节说明人性是每个人都有的,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用人性战胜兽性的。

7.说说镜头116中下列句子的含意。

①我们都需要发顺手财。

②你应该知道我有强大的靠山。

③你不应指名要人。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辛德勒一眼)那会增加文书作业的负担。

答:明确:①我会给你很多好处。

暗示将军:我了解你贪婪的性格,没有必要在我面前装腔作势。

②我已疏通了和你上级的关系,我是不会被你吓倒的。

说明了辛德勒与纳粹周旋的智慧。

③暗示辛德勒想要回名单上的人,还得送上一笔钱,说明了将军的贪婪狡猾。

(三)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8.高斯这一形象的塑造对表现人性的复杂有什么作用?答:明确:①高斯是剧本中很重要的人物,他很喜欢女佣海伦,在辛德勒要买海伦时,他说要带海伦回维也纳,可最终又否定了这样的想法,这一情节,表现了人性中善与恶冲突的激烈和复杂。

②高斯是与辛德勒构成鲜明对比的人物。

通过对比说明:人性是每个人都有的,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用人性战胜兽性的。

③辛德勒也曾企图唤醒高斯内心深处的人性,但最终没有成功。

虽然没成功,但高斯的心灵深处曾有一瞬间被唤醒的宽恕之心,同样证明了人性的力量。

巧描细节绘华章[写法领悟]节选部分有大量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揭示主题。

如镜头102通过一个德国军官“发疯”的细节表现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镜头103通过一个“特别待遇”,一个“深情”的眼神,一个“噙满了泪水”的细节表明辛德勒已经由一个纳粹分子变成了一个“人”。

这是他后面所有行动的基础;镜头108则通过吸烟的细节表现出辛德勒的忙碌和焦虑;镜头114通过水龙头的细节描写表现女工们的恐惧,反映纳粹分子的狠毒。

这些细节描写,让人物栩栩如生地站在我们面前。

[写法指导]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具体、细腻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以及景物、事件的发展、场面氛围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一种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的方法主要有:1.选用典型细节可以选择人物的音容笑貌、体态服饰、表情变化的细微之处进行描写,以形传神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如《孔乙己》一文对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这一典型细节的描写。

2.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就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做非常细致的观察。

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对荷的叶、花、香的细节就描写得细腻生动,让人如临其境。

3.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例如:“宣布开会之后,一个青年教师跑上讲堂,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条一条地边念边讲。

他的声音由低而高,渐渐地吼叫起来,脸色涨红,渐而发青,颈子涨大得像要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拳头在讲桌上捶得砰砰响。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这一连串动作的细节描写可谓传神。

4.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例如:“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严肃的脸,有如昆仑的耸峙;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郁怒的脸,有如雷电之将作。

”(叶圣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这些文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爱国青年们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和对敌人行径的愤慨。

[针对练笔]以“妈妈的汗珠”为中心,描写一个感人的细节。

答:参考答案:烈日下,田野里,母亲挥动着锄头,在她那黑黑的面颊上,滚动着许多细密而晶莹的小汗珠。

渐渐地,这些小汗珠汇集成一颗豆粒般大的汗珠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往下淌,淌到下巴上挂了片刻,闪闪欲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