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法.ppt.deflate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法.ppt.deflate




结构模式:
厂房向阳侧:侧柏(或华山松、桧柏、蜀桧、云 杉) + 毛泡桐(或银杏、构树、臭椿、流苏、毛 白杨、栾树)——丰花月季+平枝子——早熟禾 厂房背阴侧:金银木(或天目琼花、矮紫杉、珍 珠梅、紫穗槐)——沙地柏(或崂峪苔草)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4 功能性树群 2)保健型树群的结构模式 北方:油松(或圆柏、侧柏、雪松) + 臭椿(或国槐、白 玉兰、绦柳、白蜡、栾树) —— 大叶黄杨 + 碧桃 + 金银木 (或紫丁香、紫薇、紫穗槐、接骨木)——矮紫杉+丰花月 季(或连翘、玫瑰)——鸢尾或麦冬; 华山松(或白皮松、云杉、粗榧、洒金柏) + 银杏(栾树、 黄栌、杜仲、核桃、暴马丁香)——早园竹+海州常山(玫 瑰梅、平枝栒子、枸骨、黄刺玫)——萱草+早熟禾等


4 树丛造景形式设计 六株以上树丛:由二株、三株、四株、五株几个 基本配合形式相互组合而成。庇荫树丛,最好采 用同一树种;观赏树丛可用两种以上乔灌木组成。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四、树群
定义: 将二、三十株以上至数百株的乔木、 灌木混植成群叫群植。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四、树群
(一)树群的功能与布臵 功能:展现群体美,可作背景,或自然风 景区中作主景;两组树群相邻时又可起到 诱景、框景的作用。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4 功能性树群 1)观赏型树群
华北地区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配臵模式:
秋景:柿树或银杏 + 火炬树 —— 白扦 + 金银木或平 枝栒子——大丽花+宽叶麦冬; 水杉+油松+五角枫或洋白蜡——白皮松+荚蒾或山 楂+小花溲疏——月季+紫叶小檗或铺地柏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2 )三株树木的大小、姿态应有差异和对 比,但应符合多样性统一构图法则; 3 )三株树忌栽植成同一直线或等边三角 形;两个树种异者不能单独成组。


4 树丛造景形式设计 四株树丛:1)宜用同一树种或两个树种,不要 乔灌合用; 2)应为3:1组合,忌两两为组;

3)平面布臵成不等边三角形或不等边四角形, 最大的和最小的都不能单独成为一组;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一、孤植 3 孤植树布臵场所
1)开朗的大草坪或林中空地构图的重心上;
2)开朗的水边或可眺望远景的山顶、山坡; 3)桥头、自然园路或河溪转弯处; 4)整形花坛、树坛的中心;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一、孤植 4 孤植树造景时注意事项
1 )必须注意孤植树的形体、高矮、姿态等都要 与空间大小相协调。如开阔空间选高大乔木,狭 小空间选小乔木或灌木;自然式景观孤植树避免 植于场地正中央
园林植物造景
第四章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第一节 植物造景的原则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第三节 花卉景观 第四节 草坪与地被植物景观 第五节 藤本植物景观
第六节 专类园植物景观
第七节 意境主题景观 第八节 植物空间景观


第九节 季相景观
第十节 整形植物景观
第一节 植物造景的原则


5)根据景观的需要选择植物的规格和树丛 体量。

4 树丛造景形式设计

两株树丛:1)树木大小、姿态、动势不同, 树种相同或外形相似; 2)动势呼应; 3 ) 栽植距离不大于两树冠半径之和。

4 树丛造景形式设计 三株树丛: 1 )选择同一树种或两个树种, 两种树时需同为常绿树或落叶树,同为乔 木或灌木;
4)树种不同时,只能三株为一种;另一株为一 种,且此株不能最大,也不能最小,不能单独 成为一组,不能靠边,要居于另一树种中间。


4 树丛造景形式设计 五株树丛:1)同一树种时,通常采用3:2分组, 组合原则同三株式和两株式树丛,两小组各具 动势,且取得均衡; 2)两个树种时,一种三株,另一种两株易取得 平衡;也可以是一种四株,另一种三株。

4 功能性树群 1)观赏型树群
华北地区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配臵模式:
冬景:白皮松 + 白桦 ——腊梅 + 枸骨 ——矮紫杉 + 书 带草; 油松 + 金枝柳 + 银白杨 —— 竹类 + 火棘或银芽柳 —— 荚果蕨或三叶草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4 功能性树群
2)保健型树群:利用产生有益分泌物和挥发物的 植物配臵,形成一定的生态结构,达到增强人们 健康,防病治病目的的树群。
白头翁
紫花地丁
第一节 植物造景的原则


二、植物景观配臵原则
自然原则


生态原则
文化原则

美学原则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主要内容 孤植


对植
丛植


群植
林植
篱植
列植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一、孤植 定义:是乔木的独 立栽植类型,又称 为独赏树、标本树、 赏形树或独植树。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基本内容
园林植物选择的原则 植物景观配臵原则
第一节 植物造景的原则

一、园林植物选择的原则
1 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种外来植物;
2 以基地条件为依据,选择适合的园林绿化 植物; 3 以落叶乔木为主,合理搭配常绿植物和灌 木; 一般常绿乔木所占比例应控制在20%以下
4 以速生树种为主,慢生、长寿树种相、丛植
3 丛植景观设计的配臵原则 1)同一树种组成的树丛,植物在外形和姿 态方面应有所差异,既要有主次之分,又 要相互呼应; 2)讲究植物的组合搭配形成优美群体景观 效果,基本原则是“草本花卉配灌木,灌 木配乔木,浅色配深色”;


3 )树丛前要留出树高 3-4 倍的观赏视距, 在主要观赏面甚至要留出 10 倍以上树高的 观赏视距; 4)可作为主景、背景或配景,主景树丛要 求和配臵要求同孤植树,配景和背景树丛 应选择花、叶不醒目的植物;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四、树群
(二)树群设计 2 混交树群 特点:具有多重结构,层次性明显,一般 3-6层,水平与垂直郁闭度较高。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二)树群设计 2 混交树群 1)立面布局:中心至边缘渐次排列乔木层、亚乔木层、 小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及多年生草本植被,形 成封闭空间,天际线应富于起伏变化;树群外缘可造景12个树丛及孤植树。 2)平面布局:处于树群外缘的花灌木有呈不同宽度的自 然凹凸环状配植的,但一般多成丛状造景,自然错落、 断续。 3)树种选择:符合单体植物的生理生态要求。第一层乔 木为阳性树、第二层亚乔木为半阴性树,乔木之下或北 面的灌木、草本应耐阴或全阴性植物。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二、对植
4 布臵场所 建筑大门两侧、园林入口、桥头、假山蹬 道、园中园入口两侧等,起强调、装饰作 用。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三、丛植 1 定义


2 丛植的功能与布臵
3 丛植景观设计的配臵原则
第一节 园林树木景观

三、丛植

1 定义:二至十几株乔木或灌木做不规则 近距离组合种植,其树冠线彼此密接而形 成一整体的栽培方式。

一、孤植 1 园林功能与布局形式

功能:主景树、遮阴树、目标树,表现单 株形体美或兼有色彩美,可独立成主景或 配景
布局形式:一般单独栽植,也偶有 2-3株合 栽成一个整体树冠的。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一、孤植 2 孤植树种选择要点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树形高大,树冠开展,枝叶繁茂,姿态 优美的树种; 2)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开花繁茂,花 色艳丽,芳香馥郁,果实累累或彩叶树木 等;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一)树群的功能与布臵 布臵:在有足够面积的开朗场地上,如靠 近林缘的大草坪上、宽广的林中空地、山 坡、土丘、岛屿及宽广的水面之滨等,其 观赏视距至少为树高的4倍,树群宽的1.5倍。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四、树群
(二)树群的设计 1 单纯树群 一个树种构成,树丛下可用耐阴宿根花卉 等作地被。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三、丛植
2 丛植的功能与布臵 功能:主景、配景、障景、诱导功能,兼 有分隔空间与遮阳作用。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三、丛植
2 丛植的功能与布臵 1)大草坪中央、土丘等地作主景; 2)草坪边缘、水边; 3)园林入口、路叉和弯曲道路的部分; 4)建筑两侧自然对植; 5)廊架角隅起缓和与伪装作用。
紫荆——紫花地丁+崂峪苔草或马蔺;
垂柳 + 鹅掌楸或臭椿 —— 女贞 + 丁香或紫叶桃 —— 榆叶梅+太平花(或迎春、野蔷薇、锦带花、海 州常山)——鸢尾+二月兰或五叶地锦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4 功能性树群 1)观赏型树群
华北地区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配臵模式:
夏景:圆柏 +国槐 +合欢 ——紫叶李+紫薇或石榴 — —平枝栒子或卫矛+蜀葵——玉簪或荷兰菊; 毛白杨+栾树+云杉 ——小叶女贞+木槿或珍珠梅 — —月季或美人焦+石蒜或半支莲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二)树群设计 4 功能性树群
观赏型树群
保健型树群
环境防护型树群
知识型树群 文化型树群 生产型树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