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酸应急处置预案

硫酸应急处置预案

硫酸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二〇一四年一月十日第一章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危险目标确认我公司危险化学品硫酸主要在硫酸罐区供铜箔事业部生产储存或使用。

在储存方面,有 2 个储罐位于公司铜箔事业部,正常储存硫酸30 吨,我公司在储存过程中涉及硫酸,一旦发生大量泄漏,将产生毒害性、腐蚀性和刺激性危险,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2硫酸危害程度分析硫酸是腐蚀性最强的化工产品之一,是活泼的无机酸,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和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盐。

硫酸对金属材料的腐蚀与浓度、温度、流动速度和其含有的杂质有很大的关系。

稀硫酸是一种非氧化性酸,随着浓度的升高就会形成氧化性酸,它可以被还原成二氧化硫。

硫酸中氧的溶解量呈U 形曲线,即在稀硫酸和浓硫酸中氧含量较高,中等浓度时氧含量较低。

因此,金属在稀硫酸和浓硫酸中容易被钝化(即在金属表面形成坚固的硫酸盐或氧化物保护膜过程),形成的保护膜能阻止或减缓金属继续被腐蚀,降低了腐蚀速度;在中等浓度中则钝化膜难以生成,这就是中等浓度硫酸的腐蚀极为苛刻的原因。

浓硫酸是一种很好的吸湿剂,它会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被稀释,酸浓度逐步下降,一旦被降到68%以下时,进入了腐蚀性较强的浓度围,碳钢和铸铁将会受到严重的腐蚀。

随着温度的提高,硫酸中的氧含量降低,硫酸的活泼性增加,金属的钝化越加困难,甚至能使已经钝化的金属又处于活化态,而使腐蚀加剧。

硫酸对金属材料的腐蚀,一般是随着酸的流速的增大而增加,而其含有杂质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可以增强,也可以减弱,硫酸对有机物质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它能夺取木材、衣物、皮革、纸和其它有机物质中的水分,破坏其组织成分,甚至使其碳化,封口不严的浓硫酸流入杂草、木屑等有机物,酸液就会变黑就是例证,而浓硫酸挥发出的三氧化硫气体,不仅对人体有相当的毒害作用,也对贮存的库房的屋架、门窗和苫垫用品有腐蚀作用,对运输工具也有腐蚀作用。

3硫酸对人体的危害硫酸对人体的危害大致有三个途径——皮肤、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而其危害性又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3.1.1 急性人体一接触到浓硫酸,便即刻遭到烧伤,如果进入眼,会使眼睛失明,喝入硫酸会使部器官严重损害或死亡。

如果吸入大量热硫酸蒸汽或发烟硫酸放出的浓蒸气,就要损害上呼吸道以至肺部组织,严重时会失去知觉。

人体对这种蒸气的敏感性因人而异,通常在(0.125~0.5)×10-6 围时会使人感到轻度不快, (1.5~2.5)×10-6 围时会使人感到明显不快,( 10~20)×10-6 围时则会使人感到难以忍受,经常处于低浓度硫酸蒸气下操作人员,对此种刺激的敏感性会逐渐减退,即所谓“耐酸”,反而更易受硫酸蒸气的毒害,必须注意。

3.1.2 慢性与硫酸接触引起皮肤炎症,经常吸入硫酸蒸气或酸雾会引起呼吸道或支气道管炎。

长期吸入硫酸蒸气会引起牙齿的酸蚀症,先是失去珐琅质的光泽,继而露出象牙质,而造成缺损,表面变黑。

所以在劳动场所一般工厂规定硫酸蒸气的最高浓度不得超过 1mg/m3。

3.2 硫酸的爆炸性和燃烧性硫酸本生虽无爆炸和着火性质,但由于硫酸的氧化性和脱水性,当它与可燃物接触时,有时即会着火。

当硫酸在设备或管线腐蚀金属产生的氢气蓄积,并达到爆炸围时,遇明火时即会产生爆炸。

因此,硫酸应与有机物、硝酸盐、碳化物、氯酸盐、金属粉等隔离放置。

装满硫酸的容器,汽车槽车、火车槽车及酸罐附近,必须严禁吸烟和明火,并且不能用锤子敲打部件,以免发生火花。

在硫酸贮藏设备和管线上焊接及进行其它明火作业时先要进行动火前的分析,必要时将管道和设备拆开,进行空气置换或充气洗涤,分析设备和管道气体含氧量大于20%时才可动火。

3.3 施工安装缺陷施工选材与设计要求不相符,或者施工焊接方法不正确,焊接工艺不规,焊接存在气孔、夹渣等,易产生腐蚀而泄漏。

3.4 操作与管理缺陷人工操作进行卸车,且收付料泵开停未实施远程控制;操作人员缺乏对其危险性的认识,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4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硫酸泄漏事故多发生在开停车或夜间,由于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焊接工艺不规、材质不过关、加上光线不好的前提下可能会发生事故。

发生泄漏时可能对泄漏点周围10 米围的人员造成伤害,严重的可能导致人员灼伤死亡。

5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发生事故前多数会出现轻微渗漏、喷雾现象,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事态扩大和人身伤害事故。

第二章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分级响应。

第三章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体系1.1 公司应急救援体系分两级建设,重大事故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体系,一般事故只启动车间级应急救援体系。

1.1.1 公司级应急救援体系主要由一个指挥部和六个应急救援小组构成。

1.1.2 车间级应急组织体系由一个车间应急指挥部和两个小分队构成。

2.1 公司级应急救援机构构成及职责2.1.1 指挥部机构及职责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副总经理、生产总监成员:安委会、行政人事部、仓管科等部门负责人。

职责:a 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修订、审查和批准工作;b 负责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训练工作;c 负责建立通讯和警报系统,筹措并管理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的装备和物资;d 负责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及时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e 发生重大事故时,负责发布或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f 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g 负责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并向上级、当地政府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h 必要时由公司生产总监代表公司接受媒体等采访,并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生产总监不在现场时,由现场总指挥指定人员代表公司接受媒体等采访。

要求: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现场应急指挥。

a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铜箔事业部总监室,联系:0。

b 当总指挥不在企业时,按下列顺序进行替补,履行总指挥的现场指挥工作:公司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生产总监、安委会主任、生产科科长、技术科科长、工程科科长 (夜间为生产值班科长或当班调度)。

c 预案开始时可以先由当班调度担任总指挥,等总指挥到达现场后,把相关信息向总指挥汇报,并移交指挥权。

d 当成员不在现场时,由总指挥现场任命熟悉业务的人员代替。

2.1.2 协调联络队构成及职责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生产科科长成员:生箔科长、后处理科长、分切科长、技术科、品质部等部门负责人。

职责:a 负责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各小分队快速集合,到达认定地点;b 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或进行相应调节的调度工作;c 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接警、部情况通报;d 负责配合指挥部做好各小组之间的联络。

2.1.3 抢险抢修队构成及职责组长:工程科科长副组长:机修班长、电工班长成员:机修人员、电工人员职责:a 负责实施抢险、抢修措施,控制住危险源;b 负责清理进出事故现场的主要通道;c 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现场指挥工作;2.1.4 事故处置队构成及职责组长:制液科科长副组长:制液科班长、安全员成员:制液科全体人员职责:a 负责事故现场处置、有害物质的洗消、检测工作,并及时将各项检测数据报指挥部;b 负责将事故污水引流到事故水池,防止造成环境污染事故;c 负责根据指挥部命令调配公司应急救援器材;d 负责事故调查和取证。

2.1.5 物资保障队构成及职责组长:行政人事部副总经理副组长:供应部部长、仓管科科长成员:采购员、行政人部部全体人员、仓管员职责:a 负责协调应急救援急需物资的供应和应急车辆的安排;b 负责配合事故处置队做好事故调查和取证。

2.1.6 治安消防队构成及职责组长:安全员副组长:保安班长成员:义务消防队员职责:a 负责事故区警戒、治安保卫、道路交通管制工作;b 负责事故现场火灾的扑救;c 负责接应外部救援队伍;d 负责协助后勤医护队做好事故区的人员疏散。

2.1.7 后勤医护队构成及职责组长:行政人事部副总经理副组长:行政人事科科长成员:行政后勤所有成员职责:a 负责事故污染区无关人员的疏散、安抚、管理工作;b 负责受伤或中毒人员的护理、转送、入院治疗工作,并依情况做好 120 联络和接应工作。

2.1.8 六个应急小分队集合及替补:a 发生事故时,由组长和联络队负责组织集合本小组有关人员,到达指定地点等候指挥部下达指令,组织人数由组长根据救援实际需要确定。

(小组成员以正在公司上班人员为主体)。

b 组长根据指挥部指令和本小组职责任务进行现场抢险(修)工作,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抢修(险)工作的进展情况。

c 当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副组长担任小组指挥工作,没有副组长的由总指挥现场指派人员担任。

d 公司所有成员接到事故救援指令后,必须无条件并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接受救援工作安排。

e 应急救援小分队集合地点:当硫酸装置出现泄漏时,抢险小组应快速集合到泄漏目标附近的上风向,所有人员必须距离围堰 50 米以上,其它小组人员按下列要求进行集合:若刮东风、东北风、北风、西北风或西风时,小分队全部到办公楼前集合;若刮东南风、南风或西南风,小分队全部到厂区南门口集合。

2.2 车间级应急救援机构构成及职责2.2.1 指挥部构成总指挥:生产总监副总指挥:安全员、总工程师成员:各科科长职责:负责组建车间级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训练工作;负责车间级事故的应急指挥和协调工作;事故升级时,负责及时向公司汇报;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

指挥部设在事故现场上风向。

2.2.2 抢修小分队构成队长:工程科科长副队长:机修班长、电工班长成员:机修、电工全体人员及工艺人员职责:负责实施抢险、抢修措施,控制住危险源;及时处置异常情况,并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2.3 处置小分队队长:品质副科长副队长:品质班长成员:品质部全体人员职责:负责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各小分队成员快速集合,到达认定地点;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或进行相应调节;负责配合事故处置队做好事故调查和取证。

第四章预防与预警1危险源监控为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预防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公司采取了严格的监控和预防措施。

具体容如下:1.1 公司成立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小组,编写详细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由制液科科长定期对操作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对员工的每一项操作进行规化、制度化,杜绝违章操作。

同时要求操作人员要精心操作,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求当班人员每小时进行一次巡回检查。

1.2 制液科所有人员负责危险源的分管,负责人要定期对危险源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容有:《岗位作业指导书》和各种管理规定的落实执行情况,定期对液位计、消防设施、洗眼器等防护器材的维护、运行、保养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