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在运输和保管期间,应注意 ( D ) 方面。
、防潮 B 、不能混杂 c 、有效期 D( D ) 。
、流动性和保水性 B 、黏聚性和保水性、流动性和黏聚性 D 、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19 、测定砂浆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是 A 、70.7 X 70.7 X70.77mm 3第二章 《建筑材料》一、单项选择题: 1 、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 (D ) A 、密度 B 、视密度 C 、表观密度 D 、堆积密度。
2、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称为 A 、吸水性; B 、吸湿性;、亲水性; ( B ) D 、憎水性。
3、绝热材料受潮后,其热导率将 A 、减少; B 、增加; )。
、不变;D 、不确定 4、 材料的软化系数越大,则其耐水性 A 、越好; B 、越差; C 、5、 亲水性材料的润湿边角 ( B ) A 、9 <1800: ( A ) 无影响; 、不确定。
9 < 900; 6、含水率为 3%的湿砂 l00kg ,其中水的质量为 9 >90°; D 、>1800A 、 3kgB 、 2.5kg 7、砖、石、混凝土等材料,其强度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抗拉强度;B 、抗压强度;C 、抗弯强度; 8、矿渣水泥等三种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它们的共同特性是 A 、快硬、旱强 B 、水化速度慢、水化热低、抗腐蚀性强 3.3kg D.2.9kgD 、 抗剪强度。
C 、抗冻性好 9、既能在空气中硬化、、有机D 、水化热大 又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称为、无机 C 、气硬性( D ) 胶凝材料。
D 、水硬性11 、 国家标准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为 、不早于 30 分钟 B 、不迟于 30 分钟 )。
、不早于 45 分钟、不迟于 45 分钟12 、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 B ) 。
、可以用于工程中 B 、不能用于工程中、可以降低标号使用 、可以降低等级使用13 、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并做到节约水泥应选择 、级配好,粗细程度又适宜 、级配好,粗细程度偏大( A ) 的砂。
B 、级配差,粗细程度适宜 、级配差,粗细程度偏小10 、、以上全部14 、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 15、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A 、等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不得B 、 ( B ) 的 1/4. 大于结构截面最小C 、等于钢筋间最小净距 16、砂率是指混凝土中 ( B ) 、砂的质量占混凝土质量的百分率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砂的质量占混凝土中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17、、砂、石的质量占混凝土总质量的百分率 当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偏小时,应采取 ( D ) D 、砂的质量占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的办法来调整。
、增加用水量、增加砂用量、增加石子用量 18、用于吸水基面的砂浆,其强度与 A 、水泥强度、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用量( C ) 无关。
、水泥用量、水灰比D 、砂浆特征系数40 X 40 X 160mm335、用于吸水基面的砂浆,其强度主要取决于 ( D )A 、水灰比与水泥标号B .水灰比与水泥用量C .用水量与水泥标号D .水泥用量与水泥标号36、经常位于水中或爱潮严重的重要结构物的材料,其软化系数不宜小于20Kg,烘干到恒重时质量为16Kg ,则材料的(A ) 、质量吸水率为 20% ;体积吸水率为 20%( B ) 都是一定值。
A 、体积密度B 、密度C 、导热系数。
D 、平衡含水率A 、 0.75 、0.70 、0.85 D.0 .90C 、1 50 X 150 X 1 50mm 3D、 200X 200X 200mm 320、仅能用于砌筑填充墙的是 ( C )。
A 、烧结普通砖B 、烧结多孔砖C 、烧结空心砖D 、烧结煤矸石砖21 、下列元素中, ( D ) 是钢材中的有害成分。
A 、碳和铁B 、硅C、锰 D 、磷和硫22 、钢材经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后,其 ( B ) 。
A 、强度提高,塑性,韧性提高B 、强度提高,塑性, 韧性降低C 、强度下降,塑性,韧性增加D、强度下降,塑性,韧性下降23 、下列钢材中,质量最好的是 ( C ) 。
A 、Q235一 A- FB 、Q235-B • FC 、Q235一 CD 、O235一 D 24 、石油沥青的塑性是用 ( D ) 指标来表示的。
h 、延伸度 B 、针入度 C 、软化点D、粘滞度25 、坍落度表示塑性砼的 ( B ) 指标A 、和易性B 、流动性C、粘聚性 D、保水性26 、砼用粗骨料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 ( D )A 、 1/4B 、 2/4C 、4/4D、3/427 、当砼拌合物的流动性偏小时,应采取 ( A ) 办法来调整。
A 、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泥浆数量 B 、保证砂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砂石用量 C 、直接加水泥 D 、直接加水28 、要求早期强度高,抗冻性好的砼应优先选用 ( A ) 。
A 、硅酸盐水泥 B 、矿渣硅酸盐水泥 C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D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9 、提高砼抗冻性和抗渗性的关键是 ( C )A 、增大水灰比B 、选用合理砂率C 、提高密实度D 、增加骨料用量 30 、止水带、止水条属于防水材料中的A 、防水卷材B 、防水涂料 )、密封材料、刚性防水材料31、在钢结构用钢中,所用的钢种是 ( A 、普通碳素结构钢 C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 高合金钢32、碎石混凝土与卵石混凝土相比较,A 、流动性好B 、粘聚性好、保水性好强度高33 矿渣水泥包装袋上要求用 ( B ) A 、红色 B 、绿色字体印刷。
,、黑色、黄色34、用于配制水泥砂浆的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宜大于A ) 级。
A 、 32.5、42. 5 C52. 、62.37. 某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 A 、质量吸水串为 25% C 、体积吸水率为 25%38、对于某一种材料来说,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其39、在下列胶凝材料中,( B ) 在硬化过程中体积有微膨胀性,使此材料可独使用。
A 、石灰B 、石膏C 、水泥D 、水玻璃40、将一批混凝土试件,经养护至此28天后分别测得其养护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3Mpa,干燥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5Mpa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平均抗压强度为22Mpa则其软化系数为(B )。
A、0.92 B 、0.88 C 、0.96 D 、0.13二、多项选择题1、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根据其是否能被水润湿,可将材料分为( AC ) 。
A 、亲水性B 、吸水性C 、憎水性D 、吸湿性2、材料吸水率大小决定于材料的( BC ) 。
A 、表面粗糙程度B 、孔隙率大小C 、孔隙构造特征D 、形状尺寸3、材料的吸水率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可能为( BC )A 、吸水率小于含水率C 、吸水率大于含水率4、石灰硬化时的特点是( BC ) 。
A、凝结硬化快 BC硬化后体积有较大收缩 D B 、吸水率等于含水率D 、大于含水率也可小于含水率、凝结硬化慢、硬化后体积产生微膨胀、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石油沥青纸胎油毡、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石油沥青玻璃布油毡5 、下列混合材料中属于活性混合材料的有( ACD )A 、粒化高炉矿渣B 、慢冷矿渣6、硅酸盐水泥的特性有( ABC ) 。
A 、强度高B 、抗冻性好CC 、粉煤灰D 、火山灰耐腐蚀性差D 、耐热性好7 、混凝土用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A 、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ABl/4 、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C 、等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等于钢筋最小净距8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要确定的参数为A 、水灰比,B 、砂率9 、混凝土按体积密度可分为( ABC )、普通混凝土A 、重混凝土10、墙用板材的种类很多,A、水泥类墙用板材C墙面石膏板材ABC ) 。
、单位用水量C 、水泥混凝土D 、水泥用量D 、轻混凝土主要有( ABD ) B 几类。
、石膏类墙用板材D 、植物纤维类墙用板材11、碳素结构钢的牌号是由( ABD ) 组成的。
A、代表屈服点的字母Q B. 屈服点数值C含碳量多少、质量等级符号12 、划分石油沥青牌号的主要技术指标是( ABD )。
、针入度 B 、延度、溶解度D 、软化点13、常见的高聚物改性沥青肪水卷材有AB ) 等。
钢材的下列元素中,(、碳 B.BD )锰是有害元素。
、硅、硫15 、石油沥青的主要组分有( ABC )A 、油分B 、树脂C 、地沥青质D 、煤焦油16 、钢材按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 ACD )A 、碳素钢、沸腾钢C 平炉钢D 、合金钢17.下列材料性质中,属于基本物理性质的有 ( ACD )第三章《建筑识图与构造》 一、单选题1 、圆的中心线一般用 ( C ) 表示。
A 、实线B 、虚线C 、单点划线D 、折断线2、面积为4cm 2的正方形,按I : 2的比例画出的图形面积为(A )。
2 2 2 2A 、 IcmB 、 2cmC 、 3cmD 、 4cm3 、建筑工程图的尺寸标注中,以下 ( D ) 以米为单位。
A 、平面图 B 、立面图 C 、剖面图 D ,总平面图 4、以下缝 ( D ) 必须沿建筑的屋顶至基础底面全高设置。
A 、施工缝 B 、伸缩缝 C 、防震缝 D 、沉降缝5 、当地下水的最高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 ( D ) 时,只需做防潮处理。
A 、I00 一 200mm B 、200-400mm C 、1 50 — 300mm D 300 一 500 mm 6、 37墙厚度的构造尺寸为 ( C ) 。
A 、 375mmB 、 370mmC 、 365mmD 360mm7、 高级抹灰是指 (D )。
A 、一层底层抹灰、一层面层抹灰B 、一层底层抹灰、一层中间抹灰、一层面层抹灰C 、一层底层抹灰、一层中间抹灰、多层面层抹灰D 、一层底层抹灰、多层中间抹灰、一层面层抹灰8当房间的跨度超过10m 并且平面形状近似正方形时,常采用 (C ) A 、板式楼梯 B 、肋梁楼梯 C 、井式楼梯 D 、无梁楼梯 9、一般建筑物楼梯应至少满足两股人流通行,楼梯段的宽度不小于 ( C )A 、 900MmB 、 1000mmC 、 1100MmD 、 I200mm10 . 按照檐沟在屋顶的位置,有组织外排水的屋顶形式没有 ( D ) 等。
A 、沿屋顶四周设檐沟 B、沿山墙设檐沟13 、对于 ( A ) 一般由分轴线表达其位置A 、隔墙B 、柱子C 、大梁D 、屋架14 、建筑首页图没有 ( C )。
A 、图纸目录B 、设计说明C 、总平面图D 、 工程做法表15、建筑立面图不可以用 ( C )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