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第四版)一基础知识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钱以明编1、在工程上,将只实现内部环境空气温度的调节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_ ,将为保持工业环境有害物质浓度在一定卫生要求范围内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 。
(第1页)供暖或降温;工业通风。
2、空气调节应用于工业及科学实验过程一般称为“ ______________ 空调”,而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环境调节则称为“ _________ 空调”。
(第2页)工艺性;舒适性。
3、湿空气是指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的混合气体。
(第5页)干空气;水蒸气。
4、根据道尔顿定律,湿空气的压力应等于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之和。
(第5页)干空气的压力;水蒸气的压力。
5、在理论上,__________ 是在定压绝热条件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也称__________ 。
(第11页)湿球温度;热力学湿球温度。
6、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____________ 和空调设备____________ 的基本依据。
(第20页)送风量;容量。
7、在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年恒温恒湿房间内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和。
(第20页)得热量;得湿量。
&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 ___________ ;为补偿房间失热而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___________ 。
(第20页)冷负荷;热负荷。
9、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 ___________ ;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___________ 。
(第20页)冷负荷;湿负荷。
10、房间冷(热)、湿负荷量的计算必须以室外____________ 和室内要求维持的____________ 为依据。
(第20页)气象参数;气象条件。
11、空调房间室内温度、湿度通常用两组指标来规定,即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第20页)温度湿度基数;空调精度。
12、室内温、湿度基数是指在空调区域内所需保持的空气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
(第20页)基准温度;基准相对湿度。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空调系统所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空调和空调。
(第20页)舒适性;工艺性。
14、在ISO 7730标准中以PMV —PPD指标来描述和评价热环境。
该指标综合考虑了人体活动强度,衣服热阻(衣着情况),___________ ,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和 ____________ 等六个因素。
(第23页)空气温度;空气湿度。
15、指标代表了对同一环境绝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因此可用该指标预测热环境下人体的热反应。
由于人与人之间生理的差别,故用_____________ 指标来表示对热环境不满意的百分数。
(第25页)PMV (预期平均投票);PPD (预期不满意百分率)。
16、ISO 7730对PMV —PPD指标的推荐值为:PPD<10%,即PMV值在一0.5~+0.5之间,相当于在人群中允许有10%的人感觉不满意。
(第25页)17、我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 2003)中规定采暖与空气调节室内的热舒适性指标宜为:—1 < PMV < +1 , PPD~ 26%。
(第25 页)18、室内空气温湿度设计参数的确定,除了要考虑室内参数综合作用下的舒适条件夕卜,还应根据__________ 、经济条件和___________ 进行综合考虑。
(第25页)室外气温;节能要求。
19、工艺性空调可分为一般降温性空调、____________ 空调和___________ 空调等。
(第26页)恒温恒湿;净化。
20、净化空调不仅对空气温、湿度提出一定要求,而且对空气中所含尘粒的_______ 和_____ 有严格要求。
(第26页)大小;数量。
21、计算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或由室内传至室外的热量,都要以室外空气计算温度为计算依据。
(第26 页)22、得热量是指在某一时刻由室外和室内热源散入房间的热量的总和。
(第34页)23、根据性质的不同,得热量可分为________ 和 ____ 两类。
(第34页)潜热;显热。
24、瞬时冷负荷是指为了维持室温恒定,空调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必须自室内取走的热量,也即在单位时间内必须向室内空气供给的冷量。
(第34页)25、冷负荷与得热量有时相等,有时则不等。
_____________ 及__________ 决定了得热和负荷的关系。
(第34页)围护结构热工特性;得热量的类型。
26、在瞬时得热中的潜热得热及显热得热中的对流成分是直接放散到房间空气中的热量,它们立即构成瞬时负荷,而显热得热中的辐射成分则不能立即成为瞬时冷负荷。
(第34页)27、得热量转化为冷负荷过程中,存在着_______ 和 ____ 现象。
(第34页)衰减;延迟。
28、在非稳定工况下空调设备自室内带走的热量称为“除热量”。
(第35页)29、在计算空调负荷时,必须考虑围护结构的吸热、_______ 和______效应,根据不同的得热量,分别计算得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
(第35页)蓄热;放热。
30、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两部分。
(第42页)瞬变传热得热;日射得热量。
31、室内热源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_ 及人体散热等。
(第50页)工艺设备散热;照明散热。
32、室内热源散出的热量包括_____ 和_____ 两部分。
(第50页)显热;潜热。
33、根据各种热湿交换设备的特点不同可将它们分成两大类: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第61页)接触式热湿交换设备;表面式热湿交换设备。
34、包括喷水室、蒸气加湿器、高压喷雾加湿器、湿膜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以及使用液体吸湿剂的装置等;___________ 包括光管式和肋管式空气加湿器及空气冷却器等。
(第61页)接触式热湿交换设备;表面式热湿交换设备。
35、在所有的热湿交换设备中,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应用最广。
(第61页)喷水室;表面式换热器。
36、是热交换的推动力,___________ 是湿(质)交换的推动力。
(第62页)温差;水蒸气分压力差。
37、质交换有两种基本形式: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第62页)分子扩散;紊流扩散。
38、在静止的流体或做层流运动的流体中的扩散,是由微观分子运动所引起的,称为分子扩散,它的机理类似于热交换过程中的导热。
在流体中由于紊流脉动引起的物质传递称为紊流扩散,它的机理类似于热交换过程中的对流作用。
(第62页)39、在紊流流体中,除有层流底层中的____________ 外,还有主流中因紊流脉动而引起的 _____________ ,此两者的共同作用称为对流质交换,它的机理与对流换热相类似。
(第62页)分子扩散;紊流扩散。
40、著名的刘伊斯(Lewis)关系式表明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之比是一常数。
(第65页)对流热交换系数;对流质交换系数。
41、根据刘伊斯(Lewis)关系式,可以由____________ 求出 ___________ 。
(第66页)对流热交换系数;对流质交换系数。
42、麦凯尔(Merkel)方程表明在热质交换同时进行时,如果符合_______________ 的条件存在,则推动总热交换的动力是___________ 。
(第66页)刘伊斯关系式;空气的焓差。
43、喷水室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实现多种空气处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能力,耗金属量少和容易加工。
但是,它也有对水质要求高、占地面积大、水泵耗能多等缺点。
(第66页)44、在喷水室中通常设置一至三排喷嘴,最多四排喷嘴。
喷水方向根据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同与否分为顺喷、______ 和 _____ 。
(第66页)逆喷;对喷。
45、喷水室的底池与四种管道相通,它们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补水管、泄水管。
(第66、67页)循环水管;溢水管。
46、为了观察和检修的方便,喷水室应有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第67页)防水照明灯;密闭检查门。
47、_________ 是喷水室的最重要部件。
_____________ 是影响喷水室处理空气效果的又一重要部件。
(第67页)喷嘴;挡水板。
48、喷水室有卧式和立式,单级和双级,低速和高速之分。
此外,在工程上还使用带旁通和带填料层的喷水室。
(第67页)49、带旁通的喷水室是在喷水室的_______ 或 ______ 增加一个旁通风道,它可使一部分空气不经过喷水处理而与经过喷水处理的空气混合,得到要求处理的空气终参数。
(第68页)上面;侧面。
50、喷水室的热工计算方法主要分两类,一类基于_____________ ,另一类基于 ____________ 。
(第68页)热质交换系数;热交换效率。
51、影响喷水室热交换效果的因素很多,但对一定的空气处理过程而言,可将主要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四个方面:__________ 、喷水系数的影响、喷水室结构特性的影响、_______________ 。
(第70、71页)空气质量流速的影响;空气与水初参数的影响。
52、喷水室的结构特性主要是指、喷嘴密度、 ___________ 、喷嘴形式、喷嘴孔径和喷水方向等,它们对喷水室的热交换效果均有影响。
(第71页)喷嘴排数;排管间距。
53、表面式换热器包括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两类。
前者用热水或蒸气做热媒,后者以冷水或制冷剂作冷媒。
(第77页)空气加热器;表面式冷却器。
54、表面式冷却器可分为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两类。
(第77页)水冷式;直接蒸发式。
55、由于表面式冷却器工作时,表面上常有凝结水产生,所以在它们下部应装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第79页)接水盘;排水管。
56、按空气流动方向来说,表面式换热器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或者既有并联又有串联。
到底采用什么样的组合方式,应按通过空气量的多少和需要的换热量大小来决定。
一般是通过空气量多时采用______ ,需要空气温升(或温降)大时采用________ 。
(第79页)并联;串联。
57、表冷器的热工计算分两种类型,一种是____________ 的,多用于选择定型的表冷器以满足已知空气初、终参数的空气处理要求;另一种是____________ 的,多用于检查一定型号的表冷器能将具有一定初参数的空气处理到什么样的终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