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信息化建设方案商业地产要在“策、招、售、营”四个环节中保持竞争力,正确的管理方式、高效准确的管理手段则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从管理需求出发,反向推衍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和建设是本文的主要阐述的内容。
目录商业地产信息应用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主要的认识体现在财务应用、销控、以及工作流(O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知道需要有,但需要有什么、还能做什么很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提供解决方案的乙方主导着甲方的需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摸着石头过河,边用边补,缺少整体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息孤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需要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过程如何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BSC到B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平衡计分卡(BS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商业智能(B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BSC到B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KPI到系统模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系统模块到关键流程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系统模块到关键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结果导向到过程导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知道目标没达成,更要知道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借助信息化工具实现过程导向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总结:看看我们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商业地产信息应用现状主要的认识体现在财务应用、销控、以及工作流(OA)•财务系统在当下企业中应用比较普及,主要围绕着总账、固定资产、报表等环节。
常见的有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
但在商业经营过程中,由于缺乏业务端的流程数据介入,经常会出现财务与业务的数据不统一,不能很好的反映业务开展情况。
•房产销售系统在房地产企业中应用较为普及,主要承担着销控,网签,合同打印等功能。
但在商业地产中,房产的销售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返租,租赁,合约的执行变更,优惠,按年、季、月各种档期的租金催缴,以及预收租金的按月摊销,还有现场经营的各个环节均无法支持。
•工作流(OA)系统在多机构,多地办公的企业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的功能是各种流程单据的节点审批,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将传统纸质的表单进行电子化传输,浏览,批复。
节省了人员送单耗费的时间,同时解决了异地办公的问题。
其实无论财务、销售、或者工作流OA,都是企业信息化中的一部分,都体现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某些人力不可及,或者严重影响效率的时候,我们借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工具的意愿。
但商业信息化不仅仅如此。
比如OA只能重现节点领导签字决策这一动作,但决策依据在哪里?有没有一些例行的事务,我们制定好严格的游戏规则,凡是在规则内开展的正常工作可以缩短签批过程,解放领导去把精力放在更高层次的战略构思上。
而财务、销售,都仅仅能体现事实真相的一个面,如何全方位的去了解、把控我们手中的运营项目?知道需要有,但需要有什么、还能做什么很茫然•信息化的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话题。
有的企业面对强力的市场竞争,不提高生产力只能败北,所以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展信息化,并确实从中得到了甜头,比如大多数的制造、生产企业。
•在服务行业,大多数的企业领导着都认可信息化,但信息化被等同于各种厂商提供的各种名目的“系统”,而且觉得“系统”就是信息化。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一种舍本逐末的认知。
不是因为当前的管理手段跟不上管理需求而去寻求工具,而是觉得应该有而去买下工具。
结果就是放在那里,因为即便没有“它”我们的工作好像也不会比现在差,当然也不会更好。
提供解决方案的乙方主导着甲方的需求•在以往的实施经验里,向我们提供解决方案的乙方厂商,都会有这样一个环节:便是由企业去提出自己的需求。
往往一切问题的起始就是在这里。
事实上经验告诉我们,当前的企业其实很难靠自身提供出完整的,切实信息化建设需求。
那些“迫切的”被反复提出,那些“重要的”却总被忽略。
因为我们通常会以部门为单位,来汇总需求,但对于信息化这种结合了信息技术,传统管理等多重元素的工具,不可能每位领导知道它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地步,于是我们在几经周折反复催着各部门上报需求之后,最后的结果,其实还是在跟着“乙方的产品能干什么”这一需求在走。
而代价就是被迫被教着使用着这个产品的功能。
摸着石头过河,边用边补,缺少整体性•商业地产不同与制造业,它是一个很年轻的行业,虽然有很多专业机构可以帮我们去做流程的梳理,制度的规范,但更多时候,尤其在管理工具的选择与使用上,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最明显的特征是诸如万达等典型的商业地产运营商,它的信息工具是“补丁式”的,有10年前就在用,也有刚刚实施上线的;有负责租赁的系统,负责物业管理的系统,负责财务的系统,不同的系统,不同的架构,不同的产品厂商,仅通过接口来进行部分数据的交互。
但即便如此,也算是行业中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代表。
信息孤岛•最常见的一种状态:过程参与者被迫进行着一系列被教会的操作动作,管理者依旧看着打印出来的报表,督促助理去追踪布置下去的部门工作。
庞大的数据库仅仅在报表时或整理贷款资料时被专人进行查询,少有人知道其实已拥有的数据足以支撑起反馈各个环节工作的这一秒进展情况,信息成为孤岛,资源被浪费。
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高科技,技术已经不再成为门槛或借口,我们需要一个最直接展现企业所关注内容的工具。
•管理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不通过任何下属人为经手就能看到各项KPI的即时状况,以高压线或仪表盘的形式一眼就能了解所有经营项目的现状;•经营中的各项工作流程,都在既定的规则下变得标准化,在规则的作用下签批的流程变得精简,效率最大提高。
•所有流程作业的参与者成为“流水线”的环节,企业对“人”的依赖减少,基层工作中,各个岗位的“工作手册”成为“不会离职的员工”。
•如果一项工作,按照从最高层首脑,到中层的推动执行,再到最末端的具体操作来划分,那么我们希望对应每一环的工作方式为“决策—制定规则,管控—监督进展,执行—按既定规则进行”,末端的执行被规则制约,人为的干扰降到最低,过程中的记录被即时汇总管控,同时被最高决策层可以第一时间直接了解,整个环节也最大化的避免人为干扰,数据失真。
•在标准化,信息化的共同作用下,多项目同时管控成为很简单的一个过程,为实现快速开店,模式复制,集中化管理提供了充分的基础。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的,不是某台机器或某个国际知名供应商提供的某种方案技术。
我们的需求无关实现的过程,而是实实在在诞生于现代管理的需求中,企业快速膨胀的过程中。
无论用什么方式,切实达到我们的目的,就是我们需要的。
这个过程如何进行?1.确定架构的体量:单项目管理还是多地多项目集中管控?区别在于架设的高度以及流程的通用性2.提炼出针对商业地产策、招、售、营过程中的关键衡量指针也就是KPI3.反向推衍,要呈现这些KPI指标,需要哪些经营数据,覆盖到哪些经营环节。
4.根据商业智能的方法,在覆盖到的经营环节建设信息模型,选择配套工具。
5.与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对接,以实现KPI的准确即时呈现为核心需求,不偏离,不妥协。
总体来说,最关键的内部过程如下:从BSC到BI平衡计分卡(BSC)•KPI能够体现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关注方向,同时也是企业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强调财务结果而忽略客户,会导致根源逐步流失;强调外部而忽略内部,会导致竞争力慢慢落后。
所以我们选择平衡计分卡(BSC)这一策略工具作为我们提炼信息指标的方式。
•BSC这一工具可以将公司策略透过财务(业务)、客户(营运)、内部流程及学习成长等四个方面来检视公司,外部强调财务及客户方面,内部强调流程和成长。
财务要在财务方面取得成功,我们应向股东展示什么股东如何看待我们? 客户要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应向顾客展示什么客户如何看待我们流程为满足客户和股东的需求,我们应该在哪些业务中处于领先我们擅长什么学习与成长我们要去的怎样的进步来适应变革和发展我们是在进步吗商业智能(BI)•BI,就是商业智能,用来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快速准确的提供报表并提出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