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史复习资料第一章世界上最早的石器是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发现的,距今约有300万至500万年。
旧石器时代平面艺术的代表作品是窑洞壁画,描绘大型哺乳动物。
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个时代人类文明常足进步,其主要标志是磨制石器的出现。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欧洲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建筑物一一巨石建筑。
第二章建筑在古代埃及艺术设计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其成就主要集中于皇陵建筑。
伊姆荷太普是第一位被载入埃及史册的艺术家,他在埃及纪念性建筑物的发展演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是公元前27世纪~前26世纪建于开罗近郊的吉萨金字塔群,它由三座巨大金字塔组成。
图坦哈蒙的黄金面具代表了埃及金属工艺的高度发达。
埃及家具设计最光辉的典范还是低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哈蒙的随葬家具。
巴比伦的建筑风格,一是就地取材,二是防风抗热。
例如公元前7世纪左右三狮金杯表面采用浮雕的手法来塑造狮子的躯体,狮子的头部刻画也十分逼真和细致,并采用了圆雕的镶嵌手法使躯体和头部结合在一起。
在古希腊建筑中主要有三种柱式,分别是多利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与科林斯柱式。
-多利克柱式,起源于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后在希腊各地庙宇中使用。
特点:由下往上逐渐缩小,柱头为简洁的倒圆锥台,柱身有尖棱角的凹槽,中间微鼓出,没有柱础,柱子直接立在建筑物的台基上,檐部较厚重,线脚较少,多位直面,柱头简单,没有任何装饰。
总体上,力求刚劲、挺拔、严峻,具有男性特征。
代表----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爱奥尼亚柱式,产于小亚细亚地区。
这种柱式比较纤细、纤巧、柔美,并富有精致的雕刻。
柱身较长,上细下粗,收分不明显,但无弧度。
柱身的沟槽较深。
并且是半圆形的。
柱头有装饰带及位于其上的两个相连的大圆形涡卷,柱础为复杂组合且具有弹性,匀称轻快又被称为女性柱,总体分格秀美、华丽,具有女性体态的柔美之感。
代表-----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
-科林斯柱式是从爱奥尼亚柱式演变过来的,比爱奥尼亚柱式更为纤细、柔美,柱头更为华丽,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代表作……雅典的宙斯神庙希腊陶瓶画还经历了“黑绘”与“红绘”两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2世纪左右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最大特色就是在结构上广泛使用各种拱券技术。
万神殿是拱券建筑的杰出代表,它建于公元2世纪,是古代罗马城中心的供奉众神的神殿。
中国从夏朝开始铸造青铜器,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设计铸造达到了顶峰,鼎盛时期延续1600年。
西周时已有选茧、剥茧和缫丝的工序,并且出现了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一一缫车、纺车和织机。
纤维和纺织机械的广泛使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7000多年前河姆渡文化遗址岀土朱漆木碗。
《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第一部手工艺专著,曾被后世奉为经典。
该书总结了工艺制作的各种原则,全面记录了长期以来手工业生产所积累的各种丰富经验。
“天有时” --- 季节时间条件,“地有气”——空间环境条件,“材有美”——材料条件,“工有巧”——制作工艺条件。
《考工记》中包含了丰富的古代手工艺设计思想、工艺规范和完备的生产管理制度,最可贵的是它第一次提出了朴素的工艺观,深刻影响了我国古代的手工艺的设计与设计理论,对当今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世纪建筑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式风格、哥特式风格等。
拜占庭建筑屋顶为拱劵和穹顶。
罗马式建筑的另一个创新是把钟楼组合运用到教堂建筑中,后来塔楼逐渐固定在西面正门的两侧,成为罗马式建筑的标志之一。
哥特式建筑已经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以尖拱、飞扶壁、彩色玻璃窗等构成建筑形象和结构要素。
公元7 世纪制作的“蒂奥多林达装饰版”是用黄金制作的封面装帧手抄本,周边装饰精美细致,并有一些原型的浮雕装饰,中心和四周都镶嵌着宝石,充分展现了意大利匠人的制作技巧。
被誉为世界建筑奇迹的泰姬陵,是陵墓建筑的最杰出代表。
孔雀成为奥斯曼土耳其时期的一个独特的装饰主题,可谓一大特色。
这个时期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木结构技术,抬梁式和穿斗式主要木结构已经基本成型,砖、瓦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已经开始普遍生产和使用。
在明末清初出现了专门介绍园林设计的论著《园冶》一书。
明式家具主要采用红木、樟木、紫檀、花梨木、楠木等优质硬木材料制成。
请辞以南方浙江的“越窑”为代表,白瓷以北方河北的“邢窑”为最佳,邢窑与越窑齐名,因而有“南青北白”之说。
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五大名窑,享誉海内外。
斗彩定义:明清釉上彩品种丰富,绚丽多彩,真奇斗胜,故后世称为“斗彩” 。
“斗彩”的出现是明清彩瓷发展的卓越标志。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设计标志着建筑设计复兴的到来。
继布鲁内莱斯基之后最著名的建筑加合理论家是阿尔伯蒂(1404—1472). ,他的《论建筑》一书,系统的阐述了建筑学的一些经典理论。
《论建筑》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部完整的建筑理论著作。
巴洛克设计风格特点: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堂皇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富有生命力和动感,有一定的宗教特色和享乐主义的色彩。
“巴洛克”的原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
巴洛克建筑艺术设计最早起源于意大利,以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大师贝尼尼( 1589 —1680)为主要代表。
贝尼尼是17 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刻家和建筑大师,被称为“巴洛克风格之父” 。
“洛可可” 原意是指岩石或贝壳饰物,后来特指盛行于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
洛可可风格具有纤细典雅、轻巧华丽和繁缛的装饰性,多用C形、S形和涡卷形的曲线和艳丽浮华的色彩作装饰构成,具有反古典主义的特点。
室内墙面粉刷常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颜色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
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是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造型上轻柔的曲线代替了过去僵硬的风格,装饰手法上广泛运用雕刻、贴木、镶嵌、贴金等技术。
材料的运用上,开始运用木质细腻、纹理优美的胡桃木、花梨木等精选材料。
第三章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 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
是世界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第一个有广泛影响的设计运动,这场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了不少欧美国家,并对后世的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水晶宫” 一方面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艺术与技术的不和谐。
拉斯金准则(建筑和产品设计)①师承自然,从大自然汲取营养,而不是盲目的抄袭旧有的样式。
②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反对使用钢铁、玻璃等工业材料。
③忠实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反映材料的真实质感。
威廉•莫里斯(1834 —1896)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设计家、诗人、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也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与领导者。
他开设了世界第一家设计事务所,其设计的产品采取哥特式和自然主义风格,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具有鲜明特征,促进了英国和世界设计的发展,他被后人尊称为“现在设计的先驱”(现代艺术设计之父),其提岀了设计民主思想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①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活动;②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美国工艺美术运动主要代表有斯蒂克莱、赖特、格林兄弟等,他们的设计宗旨和基本思想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相似,但较少强调中世纪或者哥特式风格特征,更加讲究设计装饰上的典雅,特别是明显受东方风格的影响是美国与英国最大的不同。
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因为它迈岀了现代设计的第一步,最先提岀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特点:①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②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③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④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华而不实的趋向。
⑤具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运动。
主张艺术应立足于现实,抛弃旧有的风格元素,创造岀具有青春活力和现代感的新风格。
同时,在师承自然上,他们又提岀了应该去寻找自然造物最深刻的本质根源,发掘决定植物、动物生长、发展的内在动力。
以英国、法国和比利时为中心,波及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许多国家在短时间内都岀现了新艺术现象。
格拉斯哥的设计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格拉斯哥风格”,主要的奠基人有麦金托什、赫伯特•马克奈、麦当劳姐妹,被称为“格拉斯哥四人团”。
新艺术运动时期,法国的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也非常岀色,被设计界公认为是现代商业广告的发源地。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设计史上被称为先锋派运动,始于19世纪80年代。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最富有代表性的人物有两位,即亨利•凡•德•威尔德和维克多•霍塔。
主要设计组织有1884年成立的“人小组”和后来由它改名的自由美学社。
西班牙的新艺术风格被称为“年轻风格”,高第是一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建筑师,其著名设计作品有古埃尔公园、圣家族教堂、米拉公寓。
德国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德国青年风格因时髦的先锋期刊《青年》而得名。
’青年风格’受到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欧洲其他国家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因此这场运动一方面强调装饰,希望重新使用中世纪风格来抵抗维多利亚式的繁琐装饰风格,另一方面则反对机械风格。
美国的新艺术以’芝加哥学派’建筑和蒂芙尼的玻璃作品为代表。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建筑师路易斯沙特文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新艺术运动是世纪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在思想上实际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和传播。
这场运动具有浓郁的自然主义思想,在设计中避免使用直线,注重对自然中获得的形式的作用。
他们主张利用自然元素,用自然装饰纹样取代旧的程序化图案,艺术家在’师法自然’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抽象的形态,把自然形式富有一种有机的审美诉求,以运动感的线条作为形式美的基础。
在家具、灯具、首饰和玻璃工艺中,艺术家大量采用自由连续弯转的曲线和曲面,形成自己特有的富有动感的造型风格。
在工艺形式上作品承袭了工艺美术运动中流畅的自然曲线和简洁的造型,后艺术印象艺术和东方艺术影响较大。
新艺术运动反对任何学院派和复古主义的装饰纹样,从自然界中寻找艺术灵感,不像工艺美术运动那样从中世纪的设计中寻找灵感,把哥特式当成一种重要参考与借鉴来源。
它完全走向自然主义之路,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在装饰中突岀曲线、有机造型,装饰的构思主要来源于自然形态。
装饰广泛使用有机形态和曲线,特别是花卉和植物等,但又不完全写实,多以象征有机形态的抽象曲线作为装饰纹样,呈现岀错综复杂、富于动感的旋律及优雅细腻的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