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地区1.中国南极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于2014年2月建成,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回答下题。
下列对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B.昆仑站气压最高C.泰山站年日照时数最长D.长城站降雪量最大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
下图为计划中的北极航线示意图(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A.可全年航行B.不宜使用罗盘导航C.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D.单位距离能源消耗少3.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是()A.中国—巴西B.越南—法国C.日本—英国D.美国—印度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它位于中山站(69°22′S,76°22′E)与昆仑站(80°25′S,77°07′E)之间,可为中山站通往昆仑站考察提供物资及应急保障的中间支撑。
读图1、图2,回答下面四题。
4.泰山站位于北京的()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5.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A.长城站濒临印度洋B.中山站常年盛行东北风C.泰山站与昆仑站相距约1300千米D.昆仑站终年盛行下沉气流6.图2所示泰山站主体为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该式建筑的主要作用是()A.通风防暴雪堆堵B.利于防寒保暖C.防紫外线辐射D.利于天文观测7.泰山站为度夏站,在使用期间()A.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B.泰山站极昼天数少于昆仑站C.泰山站自转线速度高于中山站D.泰山站正午太阳高度大于长城站2013年11月7日,第30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此次考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建立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为南极内陆考察度夏站。
回答下面两题。
8.下列关于泰山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②泰山站站旗飘向西南方向③海拔高,空气稀薄④长城站的极昼时间最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9.当“雪龙”号出发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A.从上海到法国的船经过印度洋时顺风顺水B.淮河流域的农民在忙着种小麦C.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向北大迁徙D.日本九州岛樱花烂漫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体育专电:北京时间16日零点15分,当地时间15日13时15分,福娃在南极极点所在的标志——南极柱向全世界发出“北京欢迎您”这一冰雪纯真的邀请。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0.该照片拍摄日期,图中南极柱日影变化是()A.不断变短B.在不断变长C.日影长度不变D.日影在不断东移11.照片中,拍摄者或南极柱影子的方位是()A.南极柱影子指向正南B.拍摄者位于南极柱东南C.拍摄者位于南极柱正北D.南极柱影子指向东北12.与图示地区相比,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①3月份累计昼长短②7月份冰层厚度大③8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为“我国南极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3.长城站位于乌斯怀亚的()A.正北方B.西北方C.正南方D.东南方14.我国“雪龙号”科考船在长城站和阿根廷南端的乌斯怀亚港之间往返航行,可能遇到的困难是()A.难辨方向B.雷雨频繁C.极夜漫长D.狂风巨浪15.2013年,我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海拔4093米)地区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
该地区大气条件极佳,对天文观测十分有利,其原因主要是() A.高压控制,天气晴朗B.纬度较高,极昼漫长C.冰层巨厚,风力较小D.地势较高,空气稀薄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
16.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月份出现的原因是()A.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渐长B.海洋水体升温较慢C.秋季北极地区多阴天D.此时北极冰川融化慢17.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下列做法均合理的有()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③利用太阳能发电④改进农业灌溉技术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北京时问2014年2月8日上午11点国家海洋局宣布,中国南极泰山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8.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19.图中①②③海域对应的大洋依次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20.北极地区较南极地区()A.气温更低B.降水更多C.风速更大D.纬度更高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1.某日,科考队员小王于北京时间3时30分在图中Q处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太阳位于地平线的时间间隔是()A.24小时B.19小时C.21小时D.23小时22.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的中国极地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
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A.全天空,观测广B.海拔高,气温低C.极夜长,空气稀D.纬度高,重力大23.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2005年11月18号上午,参加第22次南极科考活动的145名科考队员搭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进行为期四个月的科学考察。
“雪龙号”出发后,在香港加油补给,然后穿过马六甲海峡,跨越赤道到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口停靠休整,12月下旬到达中山站。
寻找陨石“富矿”、群峰命名全球发布、冰盖考察、筹建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是本次科考的主要任务。
(1)图中甲、乙两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________,丙、丁两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西风漂流方向的是________。
(2)下列洋流中,“雪龙号”科考船经过的有A.西澳大利亚寒流B.本格拉寒流C.西风漂流D.秘鲁寒流E.加那利寒流F.东澳大利亚暖流(3)南极大陆为什么是最难接近的大陆?(4)试从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方面分析南极大陆气候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5)简述南极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7日至2014年4月15日,我国进行了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
在此次考察活动中,中国在南极建立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并执行首次环南极航行等科学考察任务。
下图为我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航线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描述泰山站与昆仑站的相对位置及此次科学考察期间泰山站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2)说明南极大陆最丰富的自然资源类型和该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分布特征。
(3)比较甲、乙两地荒漠带成因的差异。
(4)此次“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的航线基本呈顺时针方向,简析其主要原因。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人们设想在白令海峡打隧道、架大桥,并修建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铁路,创造现代人类跨越“天堑”的奇迹。
材料二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以往因受冰封影响航运有限。
但由于全球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西北通道有望未来实现通航。
(1)从北京直达洛杉矶,沿该铁路线比海运航线路程要____________,从北京到洛杉矶沿海运航线可以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说明温哥华与海参崴的气候差异及其成因。
(3)比较说明图中甲、乙两处铁路走向不同的主要原因。
(4)该设想铁路沿线环境恶劣、生态脆弱。
为了解沿线环境对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在可行性论证时需要对铁路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模拟预测。
你认为该模拟系统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5)试分析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对北冰洋交通及沿岸经济布局的影响。
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中山站位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常年吹东南风,A选项错误;昆仑站海拔最高4 087米,因为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所以气压不是最高,B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昆仑站(离海最远)降水最少,海拔最高,(日出最早,日落最晚)日照时间最长,所以C选项错误;因为南极地区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越往南极中心,降水越少,所以纬度最低的长城站降雪量最大,D选项正确。
2.【答案】B【解析】北极航线纬度高,只有夏季短暂时间段能通航,A错;北极地区磁场较强,不宜使用罗盘针,B正确;浮冰易冲撞船体,破坏船只,维护费用较高,C错;北极航线浮冰较多,运行速度慢,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多,D错。
3.【答案】C【解析】从日本到英国通过北极航线比走其他航线距离近得多,运输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效益自然较大,C项正确;A、B、D所示国家间都不是走北极航线最近。
4.【答案】C【解析】泰山站位于南半球,位于北京以南;泰山站为76°58′E,位于北京(116°E)以西。
因此,泰山站位于北京西南方向。
5.【答案】D【解析】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濒临大西洋;中山站位于南极圈内,常年盛行东南风;泰山站和昆仑站经度接近,纬度约相差约7.5°,其距离大约为800km;昆仑站位于北极附近,热量少,气流以下沉为主。
6.【答案】A【解析】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通风好,可以防暴雪堆堵房门,A对。
通风性好,不利于防寒保暖,B错。
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不能防紫外线辐射,C错。
利于天文观测不是主要目的,D错。
7.【答案】B【解析】泰山站为度夏站,在使用期间,南半球为夏季。
此时地球公转到轨道上的近日点附近;昆仑站纬度高于泰山站,极昼天数较多;泰山站纬度高于中山站,自转线速度较小;泰山站位于长城站以南,其中午太阳高度小于长城站。
【解析】9.【答案】A【解析】10.【答案】C【解析】12月南极极点处于极昼期,由于极点是一个点,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不变,始终与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所以图中南极柱日影长度不变;由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运动呈顺时针,所以太阳的视运动方向呈逆时针,所以影子在不断向西移,故选项C正确。
11.【答案】C【解析】由于站在南极点的任意一个方向都是北,图中南极柱位于南极点上,所以照片中,拍摄者或南极柱影子的方位始终在南极柱的正北,故选项C正确。
12.【答案】C【解析】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3月1日—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极点及周边为极夜,所以3月份累计昼长短;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北极点及周边冰层厚度小;由于南极点附近海拔高,冰雪厚,气压低,所以北极点及周边8月份近地面气压相对较高;9月份北极点及周边大部分时间是极昼,所以平均气温比南极较高,故选项C正确。
13.【答案】D【解析】14.【答案】D【解析】15.【答案】A【解析】16.【答案】B【解析】冰川面积最小,表明此时北冰洋地区气温最高,6月22日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但不是气温最高,北冰洋最高气温推迟到9月份,是因为北极地区大部分为海洋,海洋的热容量大,接受太阳辐射增温慢。